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15634900000058

第58章 自我保健从点滴做起(9)

当今中年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营养障碍(过剩或不足)、大量饮酒、药物中毒、妊娠及许多慢性疾病等。大约半数脂肪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表现有:肝区闷痛不适、食欲缺乏、恶心、腹胀、体重下降等。目前B超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建议中年以上的人群应定期通过B超进行排查。

患脂肪肝者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逆转的,但不可掉以轻心。对轻型脂肪肝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对中、重型可选择使用干预脂蛋白代谢的调脂与去脂药物。常用的中药有何首乌、泽泻、丹参、山楂和柴胡等有调脂作用的药物。中药大小柴胡、胆宁、血脂康、脂必妥对调脂和治疗脂肪肝有一定作用,而且毒性也较小。

增强免疫力的方法多种多样

免疫力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承担着抵抗病菌侵入、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功能。如何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这是很多人尤其是体质较差的人群特别关心的问题。

1.运动增强免疫力

(1)每天运动30分钟

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强度只要达到心跳加速即可。晨起慢跑和晚餐后散步,都是比较合适的运动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太过激烈的运动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

(2)练习“打坐”

作为古老的修身养性术,“打坐”确实有益身心健康。“打坐”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病痛,有助于促进大脑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经常打坐的人情绪较饱满、精力较充沛,体内抵抗疾病的水平较高。

(3)坚持冷水浴

冬泳者的免疫球蛋白数目要比一般人高。冷水浴时身体的应激状态与冬泳时十分相似,可以有效刺激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不过冷水浴也要循序渐进,水温由高逐渐降低,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可盲目进行。如果有条件交替进行冷水浴和桑拿浴,效果则更好。

2.饮食增强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后天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又以饮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白细胞和抗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严重缺乏会使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球数目减少,造成免疫机能的明显低下。

(2)维生素

维生素C、维生素B6、叶酸以及胡萝卜素等与人体免疫力关系密切。这些维生素缺乏时,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西红柿、胡萝卜、草莓、橘橙等,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对免疫细胞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每天应确保食用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大米和其他富含淀粉的食物。

(4)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一种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增加抗氧化剂的吸收,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绿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类物质,如黄酮和茶酸等。每天喝些绿茶,不仅可以利尿解毒,而且可以提高免疫功能。

3.按摩增强免疫力

擦胸揉腹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养生方法之一,对防止肥胖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着良好的作用。通过擦胸揉腹,可以使休眠状态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增加胸腺素的分泌,作用于各脏器组织,提高免疫功能,对延年益寿极度为有利。

擦胸揉腹的方法很简单,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推到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共推擦36次。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圈为一次,共揉50次以上。擦胸揉腹通常可以在起床和睡前各进行一次。

4.心理调节增强免疫力

(1)交三五知己

朋友多的人不但不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性格内向的人强。有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人们对抗生活中的压力,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

(2)参加艺术活动

经常带着愉悦的心情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可使干扰素的功能明显增强,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起来。据研究,经常听音乐可以增强人体中对抗感染及癌症的抗体的数目。

(3)闭目遐想

每天花5分钟,一边深呼吸,一边做白日梦。让愉快的画面从脑中飘过,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目和活力。由于精神放松,免疫系统的损耗也随之减少。

(4)情绪乐观

笑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研究认为,经常大笑能使干扰素的作用明显增加,从而刺激免疫功能。应学会乐观地对待眼前的状态,逐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5.药物调理增强免疫力

适当吃些人参,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其他一些中草药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如胡麻含有维生素E,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柏子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首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灵芝、广豆根、杜仲等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强免疫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中草药,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滥用抗生素可以干扰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除非确定遭受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养生保健需要有劳有逸

现代养生学上提倡劳逸结合的养生方式。事实上,无论在生活的哪一方面,劳逸结合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只在工作学习中,在娱乐养生中也是一样。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道林养性》中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实践证明,劳逸结合对老年人的养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调节心情,消除劳累感和烦躁感

老年人在做某件事时,如果强度太大或压力太大,往往会感到精神紧张、情绪烦躁,很容易产生劳累感和疲倦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人的情绪健康和心理健康。

同样,老年人在养生保健中如果过于劳累就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危害情绪和精神。只有劳逸结合才是让养生活动顺利、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劳逸结合能够消除人在“劳”中的疲劳感和烦躁感,平复心情。所以,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同样也不能忽视劳逸结合的必要性。

(2)劳逸结合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

适当的劳作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经常合理地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有利于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身健体,还能锻炼意志和毅力,保持生命的活力。此外,合理的劳动对于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和肌肉系统等各个系统都有好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调节精神等等。而适当的劳作,就是有劳有逸的劳作,劳逸结合的劳作。

事实上,适当的休息也是生理的需要,它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调节身心所必不可少的。如果过于疲劳,会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易于受到疾病的侵袭。

(3)劳逸结合可以益智和防衰

在用脑方面同样需要劳逸结合。用脑的劳逸结合既有对“用脑”的要求,也有对“不用脑”的要求。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勤用脑,注重对大脑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对大脑功能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潜能。一个人经常开动脑筋,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会激发大脑的活力,保持大脑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脑的衰老和退化。老年人经常合理地用脑可以提高智力,预防老年痴呆。

但是,过度用脑会让人体容易感到疲劳。如果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甚至会导致头痛等。因此养生保健尤其需要合理用脑,在用脑中注意劳逸结合。

(4)劳逸失度不利于健康

劳累过度会导致“劳伤”,而劳伤则可能引起内脏的受损,最终引发疾病。人到老年,体质下降,气血渐衰,尤其应该注意劳逸的适度。

过分的安逸也会伤人。贪恋安逸会使气机凝滞,引起疾病。缺乏劳动锻炼的人会使体内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可以影响到五脏六腑,使其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