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栽培已成为我国和世界栽培的重要果树之一。
李果及其加工品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从国际市场分析看:在我们的周边国家中,除日本、韩国及西亚部分国家外,基本都不适宜李子一类小果品的生产。日本的李子近年呈下降趋势;韩国的小果品面积较少,果品价格昂贵,西亚的发展又极为落后。因此,抓住机遇与周边国家互补,使李子大量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希望大。
从国内市场分析看:近年来像李子等名、优、稀小果品竞相走向市场,得到了不同规模的发展。
另外,由于李进入结果期早,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简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也是一个重要树种。因此,大力发展李生产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李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发展李生产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安全优质的果品生产是世界果品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
今后应大力提倡和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高档果品,以开拓国际市场。
(2)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并注重发展极早熟和极晚熟名优李品种,提早和延长李鲜果的市场供应期。
(3)适当调整品种结构,扩大加工品种的生产,与加工企业紧密配合,生产高档李果加工品。
(4)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贮藏、保鲜、运输能力。
(5)李子的栽培在我国相当广泛,但能够成为商品的李子品种仅有2~3个。这些品种不仅货架寿命短(为5~7天),而且上市集中在7~8月份,导致了市场供应的不稳定,易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
美国大李子属中晚熟品种,采摘期在“春节”前,正值市场水果旺季,每千克价格在30元左右,且供不应求,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了创收的项目。近几年来,国内引进的几个美国布朗品种:安哥诺、富莱、凯尔斯等成熟期均在9月或10月份,正值李子市场淡季而且这些品种具有果个大、味香甜、品质优,在自然条件下货架寿命长等突出特点,可以加速发展。在生产中应以发展安哥诺为主,适当搭配凯尔斯、富莱。
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专家建议果农朋友多引进些新品种,比如美国大李子,它不仅易管理,而且好储藏。
开发系列产品,也是果农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有专家指出,假如我们总是固守在葡萄酒这一传统而古老的领域,将会严重制约果酒行业的快速发展。事实上,欧美国家近年来也在大力提倡用苹果、樱桃、梨子等水果酿造果酒,投资市场后取得了较大成功。我国政府也大力提倡利用十分丰富的水果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果酒品种的多样化发展,满足快速成长的果酒消费市场。因此,开发李子果酒不仅可填补果酒市场空白,且前景十分乐观。
总之,李果的种植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