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15638600000010

第10章 列宁陵墓

1924年1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前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弗拉基米·伊里奇·列宁(1870—1924)因脑溢血与世长辞。1月27日举行列宁安葬礼,下午4时整,列宁的遗柩移进了克里姆林宫墙下待建的陵墓里。这就是庄严典雅的列宁陵墓。

这座陵墓坐落在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说起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来历,还有一则轶事。相传伊凡三世伊凡三世(1440—1505),亦称伊凡大帝,莫斯科大公。他在位时,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基本形成。曾想以莫斯科取代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使之成为东正教的中心,于是命令在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莫斯科城四周建起红色围墙,并不惜重金聘请意大利建筑大师巴洛克设计城内的建筑,这就是现在的克里姆林宫。为防御敌人突袭及万一城中失火时火势蔓延,又下令在围墙之外保持一定的空旷地,这便是今日的红场。不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如何,克里姆林宫这座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的政治活动中心以及红场这座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的确是莫斯科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列宁逝世以后,每周总有两天(陵墓每周开放2次),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人们都能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肃穆地穿过红场,沿着微坡,来到克里姆林宫墙前拜谒列宁陵墓,透过墓中的水晶棺、瞻仰伟大的列宁的遗容。

从青年时代起,列宁就开始为推翻旧制度而奋斗。1897年12月,这位曾在中学里获得金质奖章的好学生被喀山大学开除,因为他参加了学生运动。为此他还遭到了逮捕和流放。警察问他:“小伙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墙上撞吗?”列宁回答:“是的,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的。”

这时,他是一个具有初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1897年,已经转变成共产主义者的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都叶尼塞河畔的舒申斯克村,一待就是3年。这3年,是他为新的斗争作准备的3年。1901年,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从此就成为这个伟人光辉的名字。据亲属推测,他很可能是选了西伯利亚的一条美丽而雄伟的河流的名字来纪念这段生活。这条河叫“勒拿河”,与“列宁”一词的词根相同。列宁是如此热爱他的祖国,他曾借涅克拉索夫“俄罗斯母亲啊,你又贫穷又富饶,你又强大又软弱!”的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因而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就提出,建设强大富饶的俄罗斯是“当前的主要任务”。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建立平等的共和国联邦”的指示下,苏联成立了。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以后的岁月里迅速崛起,终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直至解体。1922年底,列宁疾病缠身,从此,他一面与病魔作顽强的搏斗,一面时刻不忘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甚至在他病危之际,他还因十分担心党内分裂的危险而口授了三封《给代表大会的信》,信中分析了几位著名领导人的优缺点,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贯彻集体领导原则,防止党的分裂,并建议调整总书记人选。这些信用火漆印密封好后,到1924年5月由他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交给了中央全会。事实证明,列宁的分析是客观公允的,他的建议也极有政治远见。可惜当时的代表大会未能采纳,使斯大林最终独断专行,造成很大恶果。列宁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逝世以后,除了前苏联各族人民,还常常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前来红场谒陵,寄托他们的敬仰与哀思。列宁陵墓是根据舒谢夫院士的设计建造的,舒谢夫因此获得了“苏联功勋建筑师”的称号。他在列宁逝世以后两天就开始设计陵墓,在安葬日以前匆匆赶建成一座木质结构的临时性陵墓,里面安放着列宁的水晶棺。1925年,列宁墓被改建,显得更加雄伟,但仍为木结构。1929—1930年,又用磨光了的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重建。卫国战争以后,水晶棺也被换成新的,陵墓内部重新加以修葺。1974年在改建红场的同时又对陵墓进行了修整。1976年又作了预防性检修。陵墓的结构与色调肃穆、凝重,外面镶嵌贵重的大理石,黑色和灰色的拉长石,深红色的花岗石和云斑石。深红色代表革命旗帜的颜色,黑色表达人民的永远悼念之情。陵墓体积为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立方米。墓前的碑石刻有“列宁”字样,净重60吨。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其外形底部是稳重的石基座,然后是台阶,向上逐级收小,其上是通往检阅台石级的平座;再往上是五级不同高度的台阶和由36根柱子组成的柱廊;顶部是两级阶梯状的平顶,这里是检阅平台,全民节日时在此检阅游行队伍和武装部队。检阅平台两侧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观礼台。从整体上看是陵墓外观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由于陵墓体型简洁、朴素而庄重,又位于斯巴斯克钟塔横向轴线与克里姆林宫墙纵轴线相交处这一显著位置,从而成为红场建筑群突出的中心。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转弯即进入陵墓中心——悼念大厅。大厅四周环镶红砖,墙壁上有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徽和国旗。列宁的遗体安详地仰卧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里,他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整个陵墓建筑庄严典雅,陵墓入口处有士兵日夜守卫,陵墓四周环绕着四季常青的枞树。克里姆林宫旁边的斯巴斯克塔楼,每隔15分钟鸣响一次,倍增肃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