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15638600000006

第6章 先贤祠

174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为此他许下誓愿:如果此番能够痊愈,一定建一座新教堂献给圣·吉妮维耶,以代替已经残破的老修道院。事隔多年之后,路易十五终于还了这个愿,在首都巴黎塞纳河南岸的圣·吉妮维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

圣·吉妮维耶高地是用一位女圣者的名字命名的。传说公元451年,当匈奴王阿提拉率军威胁巴黎时,一个虔诚的女基督徒圣·吉妮维耶劝说巴黎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家乡,在她顽强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巴黎人众志成城,固守家园,结果入侵者反而绕过了这座城市,转而攻打别处。据说,她还曾在法兰克人攻打巴黎时,为巴黎人民运送食物。后来法兰克人的首领克洛维斯将巴黎定为他的首都,并改信了基督教,与圣·吉妮维耶死后都葬在了这座高地,高地从而得名,圣·吉妮维耶也被奉为巴黎主保圣人。

路易十五的新教堂就建在这座高地的顶部,耸立在圣·吉妮维耶墓的上方。这座18世纪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以后流行的建筑风貌之一,以法国为中心,否定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排斥哥特文化,提倡古罗马柱式,在总体布局、单体平面和立面造型上强调轴线、对称和几何构图,突出中心,强调主从关系,富于统一性和稳定感。的代表作品,是建筑师苏夫洛(1713—1780)的手笔。工程于1764年奠基,但因为经费困难,进展迟缓,直到苏夫洛因疲劳过度去世,穹顶工程犹未开始。他的学生龙德莱接过老师未完的工程,于1790年将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后仅一年,大革命时期(1789—1794)的制宪会议就决定把它从教堂改为存放国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贤祠(Pantheon)。后来又经过几次反复,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从安放雨果骨灰开始,再度改成国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先贤祠建筑平面成希腊十字形,长100米,宽84米,高83米。设计非常大胆,柱细墙薄,加上上部巨大的采光窗和雕饰精美的柱头,室内空间显得非常轻快优雅。它体现了苏夫洛力求把古代建筑的崇高纯正同中世纪(5—15世纪)建筑的浪漫热情结合起来的愿望,室内是哥特式的秀丽轻快,建筑外观则是古罗马的作风。建筑的正面仿照罗马万神庙罗马万神庙:古罗马建筑,位于罗马,始建于公元前127年,公元118—128年彻底重建,3世纪初又两次稍作改动。609年改作圣玛莉亚圆厅教堂,沿用至今。Pantheon即“万神庙”之意,故而也有人称先贤祠为巴黎万神庙。,本堂与侧廊之间,用华丽的科林斯式科林斯式:是起源于古希腊的3神古典建筑柱式之一,发展最晚,但最为华丽。包括檐部、柱头、细而带凹槽的柱身和有线脚的柱础。雕有爵床叶饰的柱头是其主要特征。柱廊分割。

由22根柱子组成的巨大柱廊耸峙在台阶上,柱高19米,配置方式奇特。柱廊上立三角形山墙(即“山花”),这是古希腊神庙正面的顶部特征,这里对山花的使用在巴黎还是第一次。檐壁上刻有著名的题词:“献给伟大的人们,祖国感谢你们。”山墙壁面上有著名雕刻像大卫·当热的大型寓意浮雕;中央台上站着代表“祖国”的女神,正把花冠分赠给左右的伟人;“自由”和“历史”分坐两边。这件作于1831年的浮雕是大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堂与侧廊之间的上部设计一反传统基督教教堂的做法,不用拱顶,而用带帆拱的扁平穹顶。中央穹顶是立面最突出的部分,直径达21米,有三重结构。内层穹顶上开圆洞,空间直达中层穹窿,其顶离地近70米。1849年,物理学家傅科利用从穹顶上悬下的摆锤,完成了著名的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穹顶外包铅皮,由高大的鼓座承托。鼓座外部环绕科林斯柱廊,由于柱身比例纤细而且根根独立,因此显得秀美有余而雄浑不足。建筑的其他各面原来有窗,1791年决定改名后,就将底层原来设计的42个窗户全部堵死,好让光线如同古代神庙那样只能从上部泻入。这样底层就形成了大片实心墙面,仅上部还有连续的垂花雕饰檐壁,使原来轻快的外貌变得严肃庄重,而前面的柱廊则显得更加华丽突出。先贤祠的装饰除室外的雕刻外,主要是绘画。中央穹顶内壁的巨画是画家格罗斯(1771—1835)于1811年受拿破仑之托绘制的,表现圣·吉妮维耶的神化。通过下层穹顶的圆洞向上望,倍觉画面深远。用这种方式来造成虚幻的高度感觉是17世纪以来惯用的手法。室内的其他壁画大都作于1877年之后。最著名的一组为画家伯维(1824—1898)所作,描绘圣·吉妮维耶的身世经历。先贤祠内的地下室纵贯建筑全长,里面名人祠墓林立。在法国大革命前后,许多伟大的人物次第涌现,无论他们生前得到的评价和待遇如何,在过世后,他们都作为对法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伟人而被埋葬或迁葬于先贤祠。其中有政治家米拉波;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卢梭;文学家雨果、左拉;数学家拉格朗日以及先贤祠的建筑师苏夫洛本人等等,构成了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天空里的一个庞大璀璨的星系。最后葬在这里的国家名人是法国抵抗运动领袖让·穆兰(1899—1943),他被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折磨至死,1964年移葬先贤祠。这些名人中,入葬先贤祠最风光最隆重的要数19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的雨果(1802—1885)了。作为19世纪法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著作宏富,多数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明显的人道主义倾向。他拥护共和,反对帝政,曾为此被迫流亡国外,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垮台才返回巴黎。他卓越的才华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使他广受尊崇爱戴,因此当他于1885年5月22日卒于巴黎后,他的遗体被盛装停置在凯旋门供民众瞻仰凭吊,国人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葬于先贤祠。先贤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是观赏巴黎的一个好视角,爬到顶层,便可以眺望巴黎市景。每逢假日,这里游人如织,访客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