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山
15639000000010

第10章 雄险的北岳——恒山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贾岛《恒岳庙》

坐落在山西省浑源县以南的恒山,北距大同市62千米。相传远在四千年前,舜帝北巡见此山气势雄伟,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

五岳的风光,各有特色。如果就山的高度来说,五岳中数北岳恒山最高。古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只是当时的一种感慨之言。其实,泰山并不太高,海拔只有1532米,而恒山海拔2017米,比泰山高出大约1/4。

恒山东跨太行山,西控雁门关,南接五台山,北临大同盆地,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150多千米,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从盆地向南看,恒山重峦叠嶂,气势雄伟,主峰天峰岭高入云表,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

恒山自然风光很吸引人。唐代诗人贾岛曾有诗句形容:“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恒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地,在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了许许多多奇峰怪石。整个恒山的形态特别,北宋画家郭熙说:“泰山如坐,华山如站,嵩山如卧,恒山如行。”

中午时分上山,山风轻柔似水。除五岳共有的崇楼杰阁,寺庙道观,摩崖刻石和老柏古松外,恒山还拥有悬崖峭壁上堡楼营垒、吊桥栈道的史迹斑斑。恒山一百余峰,位处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当时名将杨业镇守三关,置重兵于恒山山上,修桥造垒,威震敌胆。寺以山传,山以寺名。恒山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山中的名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这里曾有过许多寺庙,目前尚有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来处,其中尤以悬空寺闻名遐迩。说到恒山,不能不提及悬空寺这座建筑奇迹。它建在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据《恒山志》记载,始建于北魏晚期,全寺有殿宇楼阁40间,断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础,楼阁之间用栈道相勾连,集险、奇、妙于一体,寺庙就像是从崖上长出来的一样,真是巧夺天工!若从谷地仰望,就像是抬头看天上宫阙;再登楼俯瞰,又像是飞机凌空的感觉;如果隔楼回首,那飞檐翘角仿佛凤凰振翅。寺庙背西面东,院内南北各有危楼对峙,它们既是碑亭,又是门楼,下面砌砖壁,上部筑楼阁,楼阁起三层檐歇山顶殿阁两座,南北高下照应,中间有断崖空谷,凌架栈道相通,布局错落,参差有致。

悬空寺集中国封建文化之大成,将佛、道、儒三教并于一寺三殿,即三宫殿、三圣殿、三教殿。寺内塑像,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右为圣人孔子,左为道祖老子。他们神态各异,竭力表现出所主教宗的雍容大度。这是北岳恒山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悬空寺建筑特色全国罕有其匹。全寺多以栈道为基,上铺龙骨,向外悬空。不但外观高低参差适度,协调秀丽,内部联系也是曲折迷离,颇见匠心。有的以栈桥凌空飞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板上攀登而过,有的拱越石壁穿窗进室。有时使人好像已面临尽头,几经回旋,又柳暗花明。凡来到恒山的游人,无不感叹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