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山
15639000000027

第27章 西方奇迹——圣·米歇尔山

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和诺曼底半岛之间的圣马洛海湾里,有一个风光绮丽闻名遐迩的小岛,尽管它的面积不大,海拔不高,却享有“西方奇迹”之美称,是西欧著名的古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小岛就是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距离海岸约2千米,属于芒什省,岛上岩石裸露,呈圆锥形,周长仅900米,山头高出海面78米,四周是悬崖峭壁,攀登十分困难。

在古时,这个小岛荒无人烟,是凯尔特人敬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初,一个名叫圣·米歇尔的神父来到这个荒凉的小岛,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了一座奉献给天使长圣米歇尔的小教堂,从此这个小岛改名为圣·米歇尔山。

13世纪时,人们在小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气势雄伟的圣·米歇尔大教堂,这是一座与巴黎圣母院同时代的著名建筑物,也是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教堂有3个大门洞,门框的上方刻着圣母和耶稣等的雕像,窗户窄而长,距离地面很高,镶着拼成美丽图案的玻璃,墙壁上嵌有众多宗教内容的绘画和浮雕,空旷的大厅里光线暗淡,阴森可怖,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氛。过去的小教堂经常遭到雷击的破坏,而这次大教堂的屋顶设计则是独具匠心。教堂屋顶有许多尖塔,在主教堂的塔顶,是圣·米歇尔雕像,他手中高擎一把剑,是教堂的最高点,它实际上起着避雷针的作用,这绝妙的设计,不能不使我们对教堂的建造者产生由衷的赞叹。

在1203—1228年间,人们又在小岛的北边修建了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整个建筑群朴素无华,古色古香,一米多厚的石墙,三角形的屋脊和巨大的拱柱显示了中古迦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梅韦勒修道院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遭到一定破坏,1658年,修道院改建成国家监狱,这里用铁笼来关押犯人,以酷刑著称,法国著名的作家德弗尔格斯和沙维辛尼都曾被关押在这里。1811年,拿破仑又将它辟为博物馆。事实上,直到1863年,法国政府才停止向这个小岛上流放犯人,从1874年起,这些建筑得到修复,重新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过去,圣·米歇尔山的交通十分不方便,人们到岛山朝拜或游览都必须乘船。1875年,在陆地与小岛之间修筑了一条大堤,人们在海水退潮的时候可以直接进入圣·米歇尔山。在大堤离小岛两三米的海面上还搭建了一座小桥,这是小岛唯一的出入口。过了小桥,人们上山时经过三道大门,便可以游览岛上唯一的一条街。街上商店鳞次栉比,游人熙熙攘攘,可以在这里买到许多纪念品。游人在历史博物馆里可以看到15—18世纪法国的铜版画和大理石雕像,还有19世纪风靡法国的透景画和古代名人雕像。此外,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古代的各种兵器和各种文物。从博物馆出来,再登上石阶,就到了圣·米歇尔山的最高处,可以欣赏岛上的大教堂。不仅如此,游人们还可以眺望碧波万里的大海,湛蓝湛蓝的,如一面镜子一般横于水面,偶尔还有几艘游艇在水面上飞驰,后面的波浪被迅速地分成了两片,那洁白的浪花翻滚着、奔腾着。

现在,圣·米歇尔山是法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前来朝拜。由于泥沙沉积,海底正在逐渐地升高,每当退潮的时候,小岛周围的海底就完全露出了水面,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下去。预计几十年后,圣·米歇尔山将与陆地相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以保护小岛的本来面貌。

圣·米歇尔山与其他名山大川的确无法相媲美,在比例稍小些的地图上根本无法找到它,但是它却因有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