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服装设计漫谈
15639600000011

第11章 大师风范(5)

在谈到女性从商这一问题时,布拉沃表示在美容界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像雅诗·兰黛、海伦娜·鲁宾斯坦和伊莉莎白·雅顿,她们都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企业。”紧接着她又说,“而倩碧公司几乎全是女性员工。”而今,在布拉沃的带领下,至少有12个女精英在Burberry里充当要职,当然人们感兴趣的还是布拉沃本人,2002年她以高达920万英镑的年收入荣登英国收入最高的女性行政人员榜首。

布拉沃穿着Burberry的鲜红中式外套,配着巧克力色的图腾花纹,“我喜欢红色和褐色的搭配,看上去是不是挺捧的?”显然这是个有主见的女人,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秘密。

意大利的传奇——缪科雅·普拉达

正如欲望是人类的天敌一样,对权力的过分追求,随即带来的是无止境的恐惧。而她所要想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地设计和规划属于她自己的品牌。缪科雅·普拉达,作为Prada创始人马里奥·普拉达的孙女,她的成长史可以算得上是意大利的一个奇迹。你无法想像一个就读于米兰的政治学博士和戏剧学生会对当时的时装界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缪科雅1978年正式接手主持Prada时,这个曾经风靡意大利的品牌已经江河日下,失去了往日的名声。在实干派丈夫的帮助下,加上她过人的创作天分和时尚灵感,缪科雅在2002年使Prada销售收入达到了19亿美元,使得Prada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以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潮流动向的时尚品牌。20世纪90年代,缪科雅设计的黑色尼龙迷你双肩背包风靡了全球,而影星乌玛瑟曼身着由她设计的Prada晚装出现在奥斯卡红地毯上时,成了人们追逐的焦点。

对于时尚,缪科雅·普拉达一直有着自己的见解,敢于蔑视随波逐流的时尚趋势,也从不受人指点,从不让自己的设计落入已有的审美框条中。现在缪科雅·普拉达在纽约和东京各有一个前卫时尚店。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他想要设计的服装,普拉达的创造理念却十分有趣,她通常会选择一种她最不喜欢的颜色,然后通过在款式上的设计去完善自己的作品,她称这样可以让她每次都有新的突破。

尽管Prada已经成为影星们所推崇的时装品牌,但是缪科雅·普拉达几乎没有名流界的朋友。她依旧住在儿时生活的公寓里,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当然她从不会丢下心爱的设计工作,在米兰的时装周上你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如果你想了解新一季的时尚风潮,就千万不能错过Prada的时装秀。”这就是人们对Prada的评价。

时尚界核武器——安娜·温特

冷艳的外表、难以捉摸的脾气以及高贵的装束,安娜·温特已经成为公认的最能影响时装界的人物,这位《时尚》杂志的总编辑一直掌握着美国时装界的生杀大权。

自1988年温特接管后,《时尚》杂志的销量以及威信一直处于美国时装杂志的榜首,同时她还大胆变革了以往《时尚》所走的贵族化路线,转而走更为大众化的年轻路线。为了保证杂志的销量,温特会尽可能地和每一位读者进行交流,很快这些营销策略都有了成效,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高品位定位,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发行量。另一方面,温特也时刻不忘提携有潜力的设计师,2003年温特加入了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并建立了一个培养年轻设计师的基金会。在她的倡导下,《时尚》杂志在阿富汗首都卡布尔开设了美容院,为获得人身解放的当地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而“9·11事件”后,温特还组织设计并销售了一批特别的T恤,为双子塔基金筹款。

“如果《时尚》杂志能带给读者一些帮助或是支持的话,”安娜·温特说道,“这是让我最引以为傲的事。”

低龄时尚代言人——奥尔森姐妹

也许在不久前的学校的舞会上她们还穿着Fendi或Versace品牌的衣服,而今经她们手设计的服饰品牌玛丽-凯特和艾斯莉却正在全球5300家沃尔玛连锁超市热买,缔造这个神话的奥尔森姐妹也成为全美青少年服饰的代言人。

现在,玛丽-凯特和艾斯莉品牌已经成为美国同一路线服装发展最快的牌子。同时该品牌已经进驻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和法国的平价自选商店。奥尔森姐妹联手打造的时尚王国还包括服装、配饰、洋娃娃、录像带和DVD等产品,总资产达到了10亿美元,现在这对姐妹花已经成为时装界最有权力的女性之一,而她们的个人财产也分别达到了1.5亿美元左右。

美国晨星公司的零售分析师海瑟则认为:“一般来说,沃尔玛的东西通常给人便宜没好货的感觉,然而奥尔森姐妹推出的服饰品牌就成功地走出了沃尔玛怪圈。”现在姐妹俩即将进入纽约大学学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出所有人喜欢又能承受的品牌!”

奢侈品牌的红人——安吉拉·艾伦德斯

1981年,安吉拉·艾伦德斯从印第安纳州鲍尔州立大学一毕业,便立即踏上了回程之路,这倒不是说她不喜欢印第安纳州,而是她已经清楚地设计好了自己的未来。“我一直梦想成为时装设计领域里的一员,”艾伦德斯笑着说道,“星期五我拿到毕业证书,星期六我就坐在飞往纽约的飞机上了。”而今,安吉拉·艾伦德斯依旧保持她惯有的高效率和清晰的目标感,目前她身兼数职,唐娜·凯伦高级时装品牌的设计师、海瑞·班德尔服饰公司副总裁以及罗兹·里斯克莱尔公司的执行副总裁。

早在大学期间,艾伦德斯就显示出非凡的设计能力和品位,同时对商业心理学也十分了解,而这点在她为里斯克莱尔公司的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场。现在她要管理32个时装品牌的零售业务,仅在2003年前两个季度中,她就使销售额突破了32亿美元,尽管目前她还不是某个超级公司的头牌设计师,但是她精明的头脑以及果断的判断力都使她成功地成为时装销售界的首席销售大师。

害羞的年轻女董事——戴芬·阿诺尔特

戴芬·阿诺尔特是法国路易·威登-轩尼诗集团现任董事长伯纳德·阿诺尔特的千金。从小就沉浸在服饰文化的熏陶中,28岁的戴芬进入了集团董事会,成为16名董事会成员中惟一一名女性。

过去几年,戴芬的身份一直是见习生。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的她,在加盟路易·威登之前曾在巴黎麦肯锡公司工作了2年,而后在著名的克里斯迪奥公司工作了一年,这是让戴芬受益匪浅的一年。在那里,戴芬先是跟着迪奥的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学习了许多时尚业的运作流程,现在她能在女鞋的设计和开发上独挡一面。她的才能也得到了迪奥首席执行官西尼德·图尔达诺的赏识,“她对时尚产品的判断力很强,眼光很好,就像她父亲一样。”

迪奥的员工们认为戴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有点害羞的女孩,但是很快,你就会为她表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力所折服。

当然要继承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不过通常在法国情况会好些,而有分析家也认为戴芬·阿诺尔特根本无需顾虑什么。他们家族拥有路易·威登65%的投票权以及48%的资本,加上戴芬、她的父亲及她的外公,他们一家就占了董事会16席里的3席。如果戴芬有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不久她就能从她父亲手上接过路易·威登的头把交椅。

职业女性的推崇者——唐娜·卡伦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几乎所有的时尚评论家都认为唐娜·卡伦已经迷失了方向,并预言她将在时装界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她推出的DKNY品牌创造了新的辉煌,她也成为纽约本土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她设计的衣服新颖、性感、干练,深得时尚职业女性的喜爱。

就她本人而言,唐娜·卡伦一直坚持自己并没有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相反她还走在了时间的前头。“我从来就不认为消费者真正接受了我所要表达的东西。”(早在20世纪80年代,唐娜·卡伦创立了二线品牌的新概念,就是以高价位为主的服饰品牌在保持原有设计风格的基础上降低材质及销售成本,从而达到相对较低的市场价格,然而这一销售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风行全球。)

2001年,卡伦的亲密伴侣兼事业伙伴史蒂芬·威斯因肺癌去世,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卡伦开始练瑜珈以寻求心灵的平衡。同时这段时间里,凯伦设计的女装开始走不规则路线,并且开始采用中性颜色,这无疑又给时装界带来了一股新的设计潮流。

“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女设计师寥寥无几时,”凯伦说,“我想说这是一场战争,是职业女性、母亲和妻子三个角色的平衡战。”现在她正迫切地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我错失了成为女企业家的良机,现在我希望一切由零开始。”

雅诗·兰黛的新鲜血液——艾琳·兰黛

清纯、俏丽以及难得的亲和力就是人们对艾琳·兰黛的第一印象,现年33岁的艾琳是雅诗·兰黛创始人的孙女,德国银行的分析师威廉姆·斯密斯则认为:“艾琳现在就是雅诗·兰黛的活招牌,从她那里,人们就能了解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

在成为雅诗·兰黛公司全球广告业务的副总裁后,艾琳对广告宣传策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将旗舰店改头换面,然后将芳华已逝的著名影星伊莉莎白·赫莉换下,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世界名模卡罗琳·墨菲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莉雅·凯贝蒂任产品代言人,同时还起用了镜头感更强的马里奥·塔斯蒂诺作为品牌专职摄影师。“在广告设计上,我们总是惯用一个套路,这根本是错误的做法。”艾琳·兰黛说。对于时尚,艾琳一针见血地说:“五六十年代的东西现在更为流行,时尚就是在无数的重复中不断发展着。”

黑色边缘人——川久保玲

当川久保玲1981年在巴黎第一次展出她的时装发布会时,西方的评论家都用了“原子弹”来形容她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一些主办人甚至认为她设计的不对称式裙装或是暴露在外的缝线装是可笑而荒谬的,而不让她登台。在那个时期的时装界,法国人就是主宰,他们认为黑色不是日常服饰的色彩,而服装也仅仅是装饰而已。而在川久保玲的概念中,服装并不要表现身体曲线,而是要让人们思考。由于她的缘故,黑色成为最时尚女人的永恒形象。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装看上去更像是些未完成的作品,她的衣服不是常规的两只袖子和正常的比例,她的时装充满了变数,扣子不在扣眼里,或是完全不对称的领口,她所创造的和正在挑战的正是“时尚就是美丽代名词”的概念。

欧洲时尚女猎头——佛罗伦娜·德·圣·皮埃尔当佛罗伦娜·德·圣·皮埃尔6岁的时候,母亲便带着她出席圣罗兰在世界各地的时装秀,而今她已成为欧洲顶尖时尚猎头公司的一把手。凭着她睿智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圣·皮埃尔总能为时尚企业挑选最适合、最优秀的人选。按照她的话来讲:“品牌和设计师需要联姻。”在她39岁的时候,圣·皮埃尔挖掘了任Burberry的创意总监的克里斯托夫·贝利,任卡文克莱(CalvinKlein)男装系列的首席设计师Italo Zucchelli,同时她还将Narciso Rodriguez和Alber Elbaz成功推到首席设计总监的位置上。

在著名的克里斯迪奥公司锻炼了6年后,圣皮埃尔于1990年在巴黎开设了自己的时尚猎头公司,当时她只有26岁。现在,她手中所掌握的顶尖人才资源使主宰着世界潮流命脉的顶级国际品牌都要以她为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