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分华丽的坟墓是骗夺来的钱、穷人的汗和泪给建造起来的,现在战争把它裂开了,一个愤恨的敌人疯狂地把腐烂的尸骨抛来抛去……
——格吕菲乌斯
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那浓烟迷雾覆盖着。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阴惨世界。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父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战后疮伤经久未复。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虽然在一些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但很缓慢。德国仍然分裂为300多个封建小邦国,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落后状态。这些小邦国的宫廷贵族大都仿效法国宫廷,实行专制统治,大小公侯骄奢淫逸,道德败坏。为追求时髦的风尚,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和豪华,都设有歌剧团和乐队。在德国大小宫廷中,到处都充斥着外国的文化。模仿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文学,模仿意大利的歌剧,用重金聘请法国、意大利的演奏名家和歌剧女明星。对民族的文学艺术采取鄙视的态度。普鲁士王弗里德利希二世竟用法语轻蔑地说:“哼!德国的歌唱家唱歌。我们听起来简直和我们的马叫一样。”正像17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格吕菲乌斯在名诗(见前诗)中指出的那样,战争固然恐怖、罪恶,但比死亡、瘟疫,火灾和饥饿更为可怕的是许多人丧失了灵魂。
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这期间,市民阶层反对封建割据,要求民族统一的情绪也有所增长,法、英等国启蒙运动的浪潮也波及了德国。当时流行的《道德周刊》,就起着传播启蒙思想,教育广大市民阶层,唤醒民族意识的作用。在莱比锡的德国启蒙文学的早期代表人物高特舍特(1700~1766)就曾主办过《道德周刊》。但由于德国市民阶层在经济上、政治上都依附于贵族宫廷,所以又具有思想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市民艺术家要么出国(像亨德尔那样),要么就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未来世界音乐的发展。
音乐世家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省的爱森那赫市。这里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的故乡,又曾是16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的中心。生活在这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几个字。
巴赫出身于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他的高祖面包师菲特·巴赫就是个音乐迷,甚至在他去磨房磨面的时候,也带着他心爱的齐特拉琴(一种在德奥流行的弹拨乐器)。他的曾祖约翰内斯(约1580~1626)是远近闻名的乐师。约翰内斯的长子约翰(1604~1673)是巴赫家族的第一位作曲家,现在还存有其三首作品,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三十年战争时期的社会风貌;次子塔利斯朵夫(1613~1661)是巴赫的祖父,也是个乐师;三子海因利希也是个著名的音乐家。巴赫的父亲是爱森那赫市的小提琴家。到巴赫已是第五代了。巴赫的儿子们也都是著名的音乐家。200年来,巴赫家族先后出现了50多位音乐家,以至于巴赫的姓氏在当地简直成了音乐家的同义语了。巴赫家族最后一人殁于1871年,这伟大的一脉到此也就告终了。
这个家族常年生活在德国的中心地图林根丛山所集的诸小邦国里,对外面的世界难得闻问。他们以音乐为职业,像那时的铁匠、裁缝等行业的习惯一样,也是辈辈相传。大抵都从事教堂管风琴手、学校音乐教师兼教堂圣歌队队长、城市公共团体的吹奏手等职业。和这个家族来往的也大都是手艺人。
他们每年总在图林根地方举行家族聚会。在聚会中,他们要聚餐、跳舞、唱歌、议论工作。他们爱唱一种叫做“杂曲”的合唱曲。这种歌曲是德国民间特有的产物,是把各种不同的流行曲调缀合在一起,各声部往往填上不同的、不连贯的诙谐歌词。巴赫年轻时也编过这样一首歌,名叫《结婚杂曲》,歌词如下:一座海上的宫殿,渐渐飘浮过来,它愈来愈大,因为它愈来愈近。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待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骑马骑得这样笨,把车轮背在背后?真好像刽子手穿着丧服。谁想坐船到印度,我们这里有船。虽然没有帆和桅杆,可是船毕竟还有。裁缝师父在做什么?在替我们缝补衣裤。
勤奋学艺
巴赫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民族的和群众性的音乐生活中长大。同时,他的父亲安普罗修斯·巴赫向他传授音乐技艺。7岁那年,巴赫入当地一所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是个成绩超群的学生。他还参加由学生组成的圣歌队,在各种节日演出中,在婚丧大事的仪式上唱宗教歌曲,挣一些钱交学费。
9岁那年,小巴赫不幸父母相继去世。他的长辈约翰·赫里斯托夫(1671~1721)将他带到奥尔得鲁夫城,在那里他一边上学,一边跟哥哥学音乐。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表现出突出的歌唱才能。
小巴赫对音乐的爱好与日俱增,他开始不满足兄长那种手艺匠式的教学,他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也使他哥哥恼火。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韩罗伯盖尔(1616~1667)、凯尔(1627~1693)多人作品的手抄谱。小巴赫好几次想看这些谱子,都遭到他哥哥的拒绝。但小巴赫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起来,从书柜里拿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起来。就这样抄啊,读啊,半年过去了,终于被他抄完了。有一天,这件事被他的那个哥哥知道后,竟无情地从孩子手中夺去了这些辛苦抄来的乐谱……
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刻苦勤奋的自学,导致了将来的成功。巴赫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小提琴、古钢琴,特别是管风琴的演奏练习上。他哥哥是当时德国大音乐家帕赫贝尔(1653~1706)的弟子,通过哥哥,巴赫学习了帕赫贝尔的风格,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奥尔得鲁夫一晃5年过去了。当哥哥有了第5个孩子后。早有独立生活夙愿的巴赫离开了哥哥的家,只身来到了吕奈堡。这时他才只有15岁。
吕奈堡是德国北部宗教歌唱音乐中心,这里的童声合唱团相当出色。少年巴赫以他美妙的歌喉,灵巧的小提琴、古钢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属的“优秀歌手”合唱团录取,同时入神学校学习。在这里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微薄的薪水,但还得和同学们上街卖唱。
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不少古代德国和意大利音乐家的作品,巴赫一头扎进去,用全身心钻研这些手稿,大大开阔了巴赫的音乐视野。他又与另一教堂的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彪姆交往,向他请教,并且不只一次地到汉堡去听彪姆的老师、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演奏,聆听了德国歌剧作曲家凯塞(1674~1739)的歌剧。他又为了研究法国音乐,到且勒宫廷去当临时乐师,从而接触了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的弦乐曲,还听了许多法国古钢琴音乐的演奏。
巴赫像一块海绵那样,尽力吸收、融合了当时欧洲各流派的艺术成就,愤发地进行了刻苦的钻研,成为一个杰出的演奏家、乐器鉴定家和作曲家。后来,当有人问起巴赫的艺术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境地时,他严肃而简单地回答道:“这是由于我们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像我们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奴仆和叛逆者
1702年巴赫从神学校毕业了。巴赫的学业是优良的,他完全可以上大学深造,但为了生活,不得不自谋职业了。这一年他在吕奈堡小镇谋得管风琴手职务。翌年4月赴魏玛,任约翰·艾涅斯特大公的宫廷乐团小提琴手。由于他不满意一个宫廷乐师的工作和地位,没多久就离开了这里。
1704年他又谋到阿恩什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这个教堂有一架性能很好的管风琴,就是这架管风琴强烈地吸引了年轻的巴赫。在这里他全面充分地掌握了管风琴和古钢琴演奏的技艺,开始享有演奏名家的声誉,同时,他多年辛勤钻研艺术的首次的成果成熟了。他这时创作的耶稣复活节大合唱《你不要把我们的灵魂抛弃在地狱里》,就具有宗教音乐所少见的戏剧性,曲中的苦难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乐队中对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的运用作了大胆的尝试。这时他还作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古钢琴作品《为敬爱的哥哥远行而作的随想曲》,是为其兄雅各赴瑞典任宫廷乐师而作。这是一部标题性音乐,由四段组成:1.亲友们劝哥哥留在家乡的亲切的劝说(咏叹调);2.谈到在异乡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的事件(赋格段);3.亲友们全都抱怨他(最慢板);4.亲友们看出劝说无效,只好告别。在第四段出现了邮车的号角声,全曲充满了温柔的抒情和幽默感。从这些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巴赫的创作思想是探求在音乐中如何表达普通市民的生活和普通人的感情。
年轻的巴赫在教堂弹奏管风琴时,往往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创造性的热情。这就破坏了宗教音乐惯有的规范,引起了上司和狭隘的德国市侩们的不满,时有冲突发生。1705年秋,巴赫利用一个月的假期,到吕白克去听德国著名音乐家狄特里赫·布克斯特朗德(1637~1707)的音乐会,由于没有钱坐马车,只得步行去。当时在汉堡的亨德尔也曾到这里来听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布氏的创作和高超的演奏技艺使巴赫赞叹不已,壮丽的管风琴曲和大合唱使他神往。四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已大大超过了假期。当他回到阿恩什塔特的时候,上司暴跳如雷,竟对巴赫进行正式审判。列举了好多罪状,说什么巴赫在圣咏中加进许多怪诞变奏啊,在圣咏中混杂许多异端音响以致使教友大惑不解啊,说什么以前巴赫醉心于管风琴弹奏,一弹就很长时间,而如今批评他后,他又走到另一极端,弹奏时间极短啊等等。又由于巴赫在一次讲道时跑到酒窖里去了,一次和一位不知名的姑娘(即后来成为巴赫的妻子的玛丽亚·巴尔巴拉,是巴赫的远房表妹)在教堂里弹琴取乐等事受到申斥。
面对这些粗暴的审问。带侮辱性的申斥,巴赫气愤极了,他再也不可忍耐了,终于在1707年离开了阿恩什塔特,赴缪尔豪森当圣布拉吉斯教堂管风琴师。同年10月与在阿恩什塔特就已心心相印的巴尔巴拉结婚,后来他们生有7子,长子与次子都成长为出色的音乐家。这里的教堂只有一架破得不堪使用的管风琴,一个没有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合唱队。教会的主事丝毫不注意音乐问题,整天忙于烦琐的神学争论,使巴赫白白地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只好请求离职,他在辞呈里写道:“……我们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和智力,努力改善几乎是所有教区的音乐演唱的质量……但遗憾的是我们遇到严重的阻碍,并且在目前看不出情况好转的迹象……”第二年他就离开了缪尔豪斯。
又回魏玛
1708年7月巴赫在魏玛就任新职。这里是他刚从学校毕业后最初工作的地方,然而今天他不再是一个乐师,而成为宫廷教堂的管风琴师了。巴赫在这个封建势力极顽固的小邦国的宫廷里呆了9年,并没有改善他的处境,公爵和巴赫尊卑分明,巴赫仍然处于奴仆地位,只不过从教堂到了宫廷而已。但在这里他不得不尽快写作,采用各种演奏手法,以应付宫廷的需要。在这里他接触了更多的世俗音乐,在这里他作为管风琴家声誉大振,创作也渐渐成熟。
他那多年磨炼而成的极高的管风琴技艺,连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特别是他的罕见的即兴演奏才能更是所向无敌。当作完礼拜后,巴赫常常应做礼拜人的请求弹奏管风琴,他就随意选一个主题,用一切手法予以展开,甚至可以不间断地演奏好几个小时,还是不离开这个主题基础。有一段轶事,讲的是他和法国杰出的古钢琴家、管风琴家路易·马尔珊(1669~1732)的比赛。1717年巴赫被召到德累斯顿参加宫廷举办的一个音乐会。全城的贵族、名流、富人都来了。比赛开始了,马尔珊将一首法国歌曲弹得十分精致热情,变奏得很巧妙,博得许多掌声。这时站在他旁边的巴赫也被请求弹奏古钢琴,巴赫接受了请求,先奏了一个前奏曲,曲子并不长,然而却意外的巧妙,接着他奏出马尔珊刚才弹过的那首法国歌曲,并将这个歌曲用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新技巧变奏了12次。他弹完后,那些一向崇拜外国人的贵族也不得不为他的即兴才华而震惊。巴赫提出要与马尔珊进行一次友谊比赛,其方式是各自将对方写出的一个主题,不经任何准备即兴展开演奏。马尔现在这以前从未认过输,这次却不敢应战,“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急忙搭上快班邮车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