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15640400000001

第1章 音乐造就了爱因斯坦

——音乐魅力谈

本讲概要

★重要的音乐氛围

★音乐训练的综合培养

★音乐的神奇功能

人们生活在世上,都无法脱离音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到处都是音乐:人的呼吸一强一弱、说话的抑扬顿挫、雨滴、风声、四季的变换……都是一种节奏;音乐时时与我们同在,而对音乐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小朋友学音乐,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个个都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经由音乐获得能力后,再到别的领域亦能表现很高的能力。就像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本身也是一位小提琴名手一样。因此,老师要提供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给学生们,并且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音乐游戏。

列宁从小就听母亲优美的摇篮曲入睡,8岁就能熟练地弹钢琴。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作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科学实验:同样的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各种课程都一样,只是甲类学校加强音乐教学,乙类学校不加强。每年两类学校都进行总结,比较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全面发展程度。结果甲类学校的学生表现得更有才能,发育更好,更懂事。

一、脑力结合体力

在弹奏乐器的时候,眼睛要看乐谱,耳朵要听声音,手指要靠触觉操纵,四肢以至整个身体的许多肌肉每一刹那都要在大脑的统一支配下集中注意力进行有节奏的活动。如果是合奏,还要力求跟别人高度协调一致。在弹钢琴的时候,常常一只手弹旋律,一只手弹伴奏,一手弹强,一手弹弱,甚至弹几个声部,脚还要踩着踏板来控制音色的变化。这样多方面综合的刺激就使大脑得到良好的锻炼。

弹奏乐器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生理和心理相结合,需要把思想感情逐步融化到乐曲之中,达到高度艺术的意境。所以,弹奏乐器是一种眼、耳、手指、肢体、肌肉和相关的神经系统全面而协调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毅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对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等,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品德,美化学生的心灵。通过学习演奏,胆小的勇敢了,怯懦的自信了,内向的开朗了,浮躁的稳重了。

二、神奇的音乐

许多人都反映过,孩子多接触音乐变得聪明了。有一位当军医的母亲说她3岁半的女儿5个月前在幼儿园小班,胆子很小,经常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懦弱怕人,作智力游戏常常落在别人后面。可是学了不到半年钢琴以后,变化很大,爱提问题了,和小朋友合群了,反应敏捷了,登台表演也落落大方了。

7岁的小钢琴手吴立研1985年4月在福建省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中获得了少儿组的一等奖。他母亲说,音乐可以开发孩子智力,热爱音乐的孩子比较聪明。自从立研学弹钢琴以后,变得文雅了,数学、语文的作业也做得干净和清楚了。

原鼓浪屿人民小学校长叶灿云说,酷爱音乐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也比较好。在鼓浪屿举行的一次英语讲演比赛中,获得第一、第二的学生,都是厦门市钢琴比赛的得奖者。他们认为音乐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人们要凭音符去想象它的内容,人的情绪起伏,手和眼的高度配合,都能锻炼思维敏捷。

在学校,凡是有歌声的班级,一般说来,学生性格往往比较活泼、开朗。

爱因斯坦从小就受音乐的陶冶,6岁能演奏乐器,而且终生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到苏黎士工学院报到时,手里还拿着小提琴。日本心理学家铃木镇一认为,正是音乐所赋予的灵感使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获得重大发现。

你至少可以知道:音乐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学习音乐,是希望经由音乐获得能力后,再到别的领域亦能表现很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