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15642400000023

第23章 生命旅途中的流浪者

舒伯特是维也纳土生土长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著作甚丰,却未曾得到任何应得的荣誉和地位,只能出入于一些小型的音乐场合,终日为生计奔忙。他最大的幸事可能就是在贝多芬出殡的队伍里手举火把护送灵柩,就连这也只是个传说,没有确切的证据。

矮胖身材,戴一副近视眼镜,不善言辞,因而也得不到任何女子的青睐,木讷胆小的他只能暗恋,并把感情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舒伯特生前以一名歌曲作者而小有名气,身后却成为德国歌曲之王。这些歌曲为出版商赚取了巨额的利润,而作曲家却常常填不饱肚子。《美丽的磨坊姑娘》《天鹅之歌》等优秀的作品如浩瀚的海洋,令任何一位后来歌曲作者五体投地。这些天使之声,在德奥甚至欧美的家庭火炉边传唱了一个半世纪,并且将继续传唱下去。

舒伯特同样写了9部交响曲。从第五开始他逐渐显露出自己的风格——可与莫扎特媲美的旋律才华和贝多芬那样驾驭大型乐队的能力。第八堪称古典交响曲里的维纳斯,因为他只有两个乐章(通常为四个),作曲家莫名其妙的在第二乐章住笔,给后世留下一个不解之谜,甚至有人组织续写,最终证明都是续貂,连作者本人都难以为继,旁人更是白搭。第九交响曲“伟大”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以宏大的气势震撼了每个听众,使人难以想像这是出自一位被当时被称之为小歌曲作家的性格内向的舒伯特之手。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的时候,总会觉得题目叫流浪者不太合适。印象里流浪者都是惨兮兮的,无依无靠,浪迹天涯。而舒伯特的这首曲子里,有迈开大步的雄壮,有辗转柔缓的沉思,有胸怀希望的豪迈,至于忧愁、凄苦,或许有过吧,但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决不会像柴科夫斯基“只有一颗寂寞的心”那样悲悲切切一路到底。一个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吟游诗人,这是这首曲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舒伯特和莫扎特一样富有天赋,但莫扎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用快乐伪装自己的天使,洒向人间都是爱,无论快乐或痛苦,你从他的音乐中读到的都是优美和欢愉。你想去了解他,接近他的内心,却发现全都被欢乐的音符包裹了,真正属于莫扎特心思只是在少数的作品中才能体会。舒伯特不同,他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很多作品当中,听着舒伯特的音乐,就像浏览老朋友给你写的书信一样亲切。舒伯特只活了31岁,少年时期就染上了疾病,后半辈子一直在忍受着重病的折磨,可能对生命有一种紧迫感,他不停的谱曲,灵感就像喷薄的火山一样,不会枯竭。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又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1919年夏天,舒伯特徜徉在阿尔卑斯山的葱翠密林间,此情此景让他流连,连溪水中的小鳟鱼都显得那么的顽皮可爱,天才的舒伯特迫不及待的要将这一切都用音乐的语言记录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开心感受。所以,我们就有了这一条活泼悠游的小鳟鱼,听到这首曲子,不用出门,也可以想像到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满眼绿色,天高云淡,舒闲自在。

快乐只是舒伯特的一面,从本质上来说,舒伯特更像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者。在事业上,大部分时间都靠偶然赚点稿费、朋友们和兄弟费迪南德的帮助过日子;在生活中,缺少终身伴侣相随,一路走来,虽然潇洒,却难免寂寞。

舒伯特31岁英年早逝,去世时口袋里只有几个硬币,财产是一套破烂的礼服。抽屉里锁着大量作曲家自己从未聆听过的手稿,包括他所有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