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15642400000005

第5章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作品作于1822年,时值舒伯特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惟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b小调,3/4拍,比较简单的奏鸣曲形式。曲初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旋律,名指挥家温加纳形容为“好像是来自地底世界的声音”。这段旋律,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中都担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E大调,3/8拍。整个乐章行如流水,布局和发展都舒缓自然。这一乐章的主题十分出名,是一个旋律优美的典雅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幻想的意境。

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手稿直到40多年后才被发现,1865年才有机会在维也纳首演。而那时他已经离开人世37年了!

除了前两个完成的乐章,舒伯特还留下了第三乐章的九小节手稿子,说明他原是打算要写完它的。据此,后世便有不少学者企图将它续完。譬如马里纳版的“第八”就被加上了由布里安·纽波德续写的第三乐章,以及他声称是从舒伯特戏剧配乐《罗莎蒙德》的b小调幕间曲“找”着的第四乐章。

当然通常的演奏都只是两个乐章。乐评家们坚持认为这已经很完整也很完美了,无需再作添足。哪怕是舒伯特本人再生,看样子他们也会竭力劝阻,打消他续写后两章的念头。

的确,光是现在的这两章就已经美得让我们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温馨、柔和的首乐章主题紧接在一个无比凄凉的引子之后,令人倍觉惆怅,而行板中那个天使歌唱般的平滑、舒展的曲调,又是那样地迷人,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