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15642400000008

第8章 《第21钢琴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降B大调,B960,作于1828年,音乐评论家认为,此曲第一乐章是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鸣曲,也是钢琴曲之冠。

全曲共4个乐章:1.确实的中庸,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以圆滑奏,第二主题先是升F小调,移调而成A大调,历经D小调、B小调,最后以F大调。发展部体现巧妙的转调效果,再现部第二主题以B小调转降B大调,结束于第一主题形成的尾奏。2.行板,升C小调,三段体。第一段在柔音踏板声中奏轻快的旋律引出主题,中段为A大调,体现情感起伏,回升到升C小调,第三段重现后,是升C大调尾奏。3.谐谑曲,优美活泼的快板,降B大调。以轻妙的主题开始,进行曲部分左手风格节奏有明显强音,右手切分音配合产生趣味效果。谐谑主部反复,通向尾奏。4.不太急的快板,降B大调,不规则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部以C小调始,其中第一主题发展以降B大调,转成F大调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部为第一主题延伸,呈示部结尾具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省略发展部后直接进入再现部,主题以发展式再现,尾奏变成急板。

舒伯特的一生命途多桀、穷困潦倒,虽天赋奇才却不受重视,去世也极早。他虽然推崇贝多芬,在创作技法上也颇受贝多芬影响,但表现气质则相去甚远。贝多芬在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雄壮的悲伤、令人激动的奋斗和扼住命运咽喉那钢铁般的意志,是一种力量的美、英雄的美。而舒伯特的音乐则充满了温婉的憧憬和梦幻、忧郁和悲伤淡然的彻悟。第21号钢琴奏鸣曲D960是舒伯特的最后一首奏鸣曲,它写于作者临终的1828年,这部被评为自贝多芬之后所作的最完美的奏鸣曲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成就最高、内涵最深的一首。乐曲以一段简洁如歌、略带叙事性的旋律开始,带出一片幽幽伤感的梦幻,绵绵不绝、悲欢交织的情感。仿如听到一个在都市中飘忽不定的灵魂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他遍尝苦涩艰辛的百味人生。挺着卑微的余生,唱着温婉、宁静的歌去安慰别人、抚慰自己。让听者感受到历尽沧桑后的旷达与包容,对命运无情的慨叹与彻悟。在平静的表象中参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