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15643100000009

第9章 其他陶器

一、民间陶器

民间陶器泛指历代在民间烧造的陶器。一般来说,陶器制作成本低,对于制作条件要求不高,所以它不仅是瓷器的母体,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民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与官窑的最大不同处是,在工艺上善于因材施艺,发挥材料的天然美感;贴近人民的生活,尚朴实而忌奢华;在艺术上追求放达不羁,洒脱肆意的表现境界。正因有如此优点,所以在民间历千年而不衰,具有独特的地方乡土气息。有些很突出的产品,如河北磁州窑陶器、安徽界首刻画陶、四川荣昌陶、湖南铜官陶和宜兴紫砂陶、石湾均釉陶、洛阳三彩陶等。

二、宜兴陶器

江苏宜兴鼎蜀镇所产的陶器。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质坚耐用。其中紫砂工艺陶更为著名,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大方,装饰淳朴,具有民族风格。据民间传说,紫砂陶器盛暑贮茶不易变味,盆栽花草不易烂根。其传统造型样式有掇球、合菱、竹扁、鹅蛋等多种。宜兴制陶历史悠久,旧有“陶都”之称,建国后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综合性的主要陶瓷产区之一。

三、淄博陶器

淄博官窑,在今山东淄博磁村,故名。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子唐而终于元代。该窑在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有剔花、刻花装饰,金代出现蓖划、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新装饰,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区瓷窑风格。

四、界首陶器

安徽界首所产的陶器。最早发现于唐代民窑遗址中。主要生产以工艺三彩陶刻画为装饰的瓶、坛、罐等日用器皿。成型后挂化妆土。刻画剔地,点缀绿釉,施以透明釉。烧成后呈赭红、绿、米黄三色的花纹相对照,造型厚朴,刻花饱满,形成独特的三彩风格。一般多以民间故事、人物、山水、花草等为题材。

五、石湾陶器

广东佛山石湾镇所产的陶器。相传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人物、鸟兽等雕塑陈列品为主。釉色丰富,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别具风格。此外还有大量的日用陶器。建国后,还首创了“结晶釉”。

广东石湾也是我国陶器的著名产地之一,以陶塑最为著名。其艺术风格造型古朴,神态生动,充分发挥坯料和釉料不同质地的特长,独具地方风格和特色。

六、法华器

初名“粉花”、“珐华”、“法华”。明代山西南部流行的一处低温釉陶器。其釉的配制与成分和琉璃釉大致相同。只是釉中助熔剂不同,琉璃釉以铅为助溶剂,法华釉以牙硝为助溶剂。法华器装饰方法沿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法,在陶胎上以特制的管袋将立粉勾勒成凸出的纹样轮廓,然后再填入黄、绿、紫等釉料,入窑烧成。明代法华器多陶胎,清代则用瓷胎。制品有花瓶、香炉、塑像、罐、钵。纹样有花鸟、人物等。

七、马镫壶

辽代陶器器形。又名“鸡冠壶”。因器型像马镫和饰有鸡冠装饰而得名。由北方契丹族用的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是北方少数民族具有特色的瓷器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