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舞蹈才能的途径
15643200000005

第5章 乌兰诺娃“身上充满了音乐”

——舞姿优美的要诀

本章 概要

★舞姿优美的要诀

一、身体要正、直

想使舞姿美,首先要使你的身体会保持正、直,并会用正、直的身体跳舞。没有正、直的身体,就不会有优美的舞姿。

一个人往那一站,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他会不会跳舞。如果连站都没个样子,怎么能使舞蹈有个“样子”呢?

跳舞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塌腰撅屁股”,这说明他们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者说,他们的身体还处于生活中的自然状态。

跳舞时首先应该把腰立起来,在立腰的同时,把小肚子、小屁股都收起来。这样身体就能保持正直了。

当然,身体正直的要求还不仅这些,它还包括,把双肩打开,后背平直,感觉到往那儿一站,身体好像长高了似的。

能做到这些,身体就能克服自然状态,保持跳舞所需要的那种正直。

所谓正直,并不是要使身体紧张,以致从面部肌肉到脖颈部都僵硬起来。用僵直的身体跳舞,不会带来美感。

在跳舞的过程中,不论是站立、下蹲还是跳跃,身体都需要一种正直而自然的美。

二、手臂伸出长而圆

当一个不善于跳舞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向上举过头顶时,别的孩子往往讥笑他。细看一下他的手臂,有两个毛病:一是手臂弯度太大,二是手臂位置过于往后。

这个例子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手臂要伸得长些才好看。另外,不管是在头上边,还是在身体旁边,手臂都在身体前边一点才好看。

但手臂只有长,长得没有一点弯曲,像个棍儿,也不好看。手臂不能只有长,还要有圆。从肩膀开始至臂肘、手腕、手指尖,都要保持一点弯曲、一点圆。但不能弯曲得过大,过大手臂就显得短了,臂肘、手腕也像要折了。

怎样才能做到手臂长而圆呢?举例来说,两只手臂如果在身体前面或旁边手心相对端平,从肩膀开始至手指尖,应该一点点低下去,在肩头上滴水,可以使它沿着大臂、小臂一直顺着手指尖渐渐流下去。能够大体上达到这种要求,手臂也就显得长而圆了。如果不是这样,手臂弯曲得过大,滴水就流不到手指了。那样,将会破坏手臂的美。

除此,手指也要松弛、自然,不要因为故作姿态,而使手指僵直。

舞姿的美主要表现在上身。而上身又主要表现在手臂上。如果孩子们的手臂理顺了,也就为他们带来了美感上的享受。

三、腿伸直要会绷脚

常见有人跳舞时,把腿翘得很高,但膝盖是弯着的,脚是勾着的,这就显得很不美。

腿的线条美与不美,不在于抬得高与不高,而在于有没有伸直。一个腿抬得很低的舞姿不见得就不好看。

当然,也有使腿弯曲的舞姿。比如常见的一条腿直立、另一条腿向前或向后,小腿向上弯曲的舞姿,也是很美的。但这种弯曲是有控制的,有意识使它这样弯的。敦煌舞蹈中的许多舞姿,不仅膝盖是弯的,脚也是勾的,但那是一种特殊韵味的弯,一种特殊需要的勾。

会跳舞的人,有时也有那种弯腿或是勾脚的动作,不是因为跳舞的人不会伸直腿、不会绷起脚,而是彼时彼地需要他那样做。

但学生们跳舞时表现出来的,常常是不会伸直腿,不会绷脚。比如学生们常做的“跑跳步”

,一只脚踏地、一只脚抬起时的脚是勾着的,无论如何也不美。

自由体操或是艺术体操,虽不具备更多艺术内容,但运动员那拱起的脚背,那腿部外开的、清晰的线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以,一定要会伸直腿,这样学会绷脚,跳舞时不仅别人看着美,自己也会觉得舒服。

四、松弛膝盖才会蹲

“跳”舞、“跳”舞,没有蹲就没有跳。跳舞是如此,运动场上跳高也是如此。这本来是一种物理现象。

人从地面跃起时的动作过程,有些像弓箭射出时的情景。只有先把弓弦向后拉弯,箭才能向前射出。跳跃的道理也是这样,只有先蹲下来,才能再跳起来。跳起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蹲,也不会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跳。

有时见一个学生费了好大劲,就是跳不起来,或是跳起来很不好看。检查一下他的毛病,往往是由于全身哪儿都用力,唯独没有注意好好地蹲,或是蹲的时候姿态不正确。

不会蹲的学生,不能说他已经会跳舞了。

不仅跳跃中需要会蹲,就是在动作的动作中或是静止的姿态中,也常常充满了蹲。比如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交叉踏地的“踏步”动作,如果两条腿的膝盖不是有一点弯曲,而是僵直地站立在那里,只能像个“搅拌机”,不会带来任何美感。

这种膝盖的弯曲,也是一种广义上的蹲。只有使你的膝盖保持松弛,才能使身体运动起来。

五、整体配合

舞蹈与体操不同的地方,就是舞蹈最讲究动作感觉的美。如一只手伸出去了,是高的,还是低的,手心是向上,还是向下,动作是柔和的,还是有力的。视线随着看到了什么地方,是柔情地看,还是坚毅地看,等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能使人感觉到孩子们是在看花,还是在采花;是在指什么,还是在向远处眺望什么。

舞蹈中的任何一个局部动作,对于身体来讲都是一个整体。具体地讲,就是体现在手眼的配合上,上下身的随和上。

不会跳舞的孩子,往往不会手眼配合。一只手向旁打开了,可他的眼睛还在看前边。或是手向上举起了,可他的目光还在平视。看上去好像手不是长在他身上似的,所有的动作都像机器在机械地运转,哪儿还有动作的美感呢?

在儿童登台表演的舞蹈中,不难见到这种简单完成动作的情况。如一边不停地跑跳步,一边不停地在头上摆着手臂,眼睛却直视前方,就像是充了电的机器人。孩子们除了使劲记住不要跳错动作以外,大概不会有什么别的享受了。

为什么一个平时很可爱的孩子,到了舞台上就不可爱了呢?原因是在生活当中孩子们的表情很自然,一跳舞眼睛就发呆了。孩子们表演舞蹈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眼睛往下看,或是往上看,唯独不敢往前看(因为前面有观众)。

要注意对孩子们眼神的要求与训练,要引导他们从手眼配合上做起,去感受动作的美。

动作感觉的美还表现在上下身的随和之中。如果手向左摆动,身体却向右倾斜,或是直立不动,上下身就显出了不和谐。如果一个右手在头上,左手在胸前的舞姿,不仅手是向左倾的,整个身体的感觉都是向左倾的,就会产生动作谐和的美。

在跳舞中逐渐学会这种手、眼、身体相配合的方法,就会逐渐使他们的舞姿优美起来。

六、唱着歌儿跳舞

有人对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的最高评价是这么一句话:“身上充满了音乐”。可见,跳舞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使动作与音乐水乳交融。

对学生们来说,就是要求他们会听音乐,会合着音乐的节拍动作,并使身体合着音乐表达感情。要求他们能把音乐的快慢、强弱、大小、长短表现出来,要求他们理解音乐的内容,并通过动作,把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出来。比如,听一句音乐,这是表现小鸟飞,还是青蛙跳;是做游戏,还是采集标本;是高兴,还是在思索;是说话,还是在冥想,等等。只有当他们的思考能进入音乐的天地,能展开有趣味的联想,舞蹈才能在他们脚底下变得活泼起来。

这是对舞姿美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但不是不能达到的。

在儿童歌舞活动中,歌与舞常常是不可分的。唱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还能帮助表达感情。借助歌词,学生的喜怒哀乐会随着歌词内容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你至少可以知道:怎样使舞姿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