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雕琢一方玉洁
15643400000005

第5章 商代玉器的贵族化倾向

公元前19、20世纪,青铜器的发明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这时,石器也完全从实用领域退出来,早先纪念曾为人类造福的石器而制作的玉器中,又有一些品种,如圭、璋、戈等,演变为仪仗用器、礼器。

仪仗器主要是氏族社会中运行的概念,礼器则伴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中国最初的国家——奴隶主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时代,史学家称此为“三代”。“三代”玉器中,供政府使用的就称为礼器,其中包括祭祀器具。其实,从现在发展的玉器来看,属于夏朝的极少,而且难以断定。所以,学术界向有“三代不断夏”的说法。而到了商朝,由于青铜器工艺的兴旺,带动了一系列文化制作工艺的发展,玉雕工艺也成了一个专业,并且展现出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不同内容与风格。早期以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琮、璜、圭、玉刀、玉柄形器、玉龟为代表,距今约3500~4000年;中期以郑州二里岗出土的玉戈、佩饰玉为代表;晚期则以河安阳殷墟出土的1200多件玉器为代表。

玉瑁(商)

殷墟,尤其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众多玉器则我们进一步认识商代玉雕艺术的丰富宝藏。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都殷,到商灭亡,这二百多年时间里,殷是繁华的都市。1976年在殷墟中发掘出“妇好墓”。妇好作为商朝第二十四代王武丁的妻子,又是为武西东征西讨的一员女将,生前地位显赫,死后下葬也隆重豪华,仅随妇好入土的玉器就达755件。数目之大,品种之精都令人惊叹。这七百多件玉器中,玉龙、玉凤、玉跪坐人、玉圭等佩饰件,纹饰华美;礼器璧、琮、圭、瑗、璜、盘等受青铜器艺术风格影响,形制独特,不仅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玉材高贵,都用岫岩玉、南阳玉或和田玉琢制而成。

商时,由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人们的选玉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石之美者”并非玉,这从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可以看出。而且,据史料记载,当时商王室还向千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地区征玉,说明商代玉雕已打破就地取材的界限,玉器也一变而成为贵重的器物。这时,玉稀少而美好,帝王在分封诸侯时,就以此赐作享有权力的标记;玉器很贵重,王公贵族也往往以此来炫耀自己财富丰足。妇好墓中那么多玉器,就是“生者之心为死者虑”,是武丁企望妇好虽死,财势犹存。这就充分反映:玉器从商代开始,就出现了贵族化的倾向。在商代玉器中,玉“跪坐人”和“鹰攫人首”玉佩很值得引起重视,玉“跪坐人”反映当时社会残酷的人祭制度。我们知道,商代到了后期,祭祖先时不仅用牺牲,而且用活人进行祭祀。被用的活人就是战俘、外族人构成的奴隶。“鹰攫人首”反映秃鹰的利爪攫取被惩处的奴隶的头部,也非常残酷。这两种玉器都是当时奴隶主阶层用以炫耀权势的,在今天则成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见证。商代的玉器除了用以祭祀和象征权力、财富之外,佩挂、避邪是大量的。然而,这些玉器中的绝大多数也为王公贵族所拥有,平民阶层有一些,但奴隶们却无一敢问津。

中国的玉雕艺术发展到商代,也很有一些特点:1.它开创了浅线阴刻与剪影式裁割相结合的玉雕艺术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表现动物形象的垂饰玉片。这些饰片中,凡与当时人类生活比较接近的飞禽走兽、鱼鸟昆虫、如牛、羊、马、猴、鸡、鸭、鹰、雁,乃至熊、象、虎、鹿、蚕、等等,几乎都有反映。玉匠们用正面或侧面剪影的方法,按照表现对象的外轮廓线,先在玉片上裁出外形,然后用阴刻简要地勾勒出身体各个部位的线条,于是动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这批饰片之所以难能可贵,首先就在于它无论正面、侧面、坐姿、卧姿,造型都非常准确,表现生动优美,说明商代艺匠对动物形状的外部轮廓掌握非常熟练,同时也反映商代人的生活起居与大自然非常贴近。现在我们看到这此垂饰玉片,它的工艺似乎很简单,但是,玉的硬度很高,用钢凿都琢不动,及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玉雕艺匠们仍用一种特殊的砂轮进行琢刻,又何况那是三千多年前生产力很落后的殷商时代。2.玉器的部分纹饰仿青铜器的几何形纹,它以点、线、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要素,构成弦纹、云雷纹、涡纹等,一般都琢刻在玉质礼器上。3.色泽瑰丽。这是因为商代玉器用料品种比较多,从色彩上看就有青玉、碧玉、白玉和黄玉。且不少为新疆所出产,还有相当一产分属于南阳玉、岫岩玉、大理石、红玛瑙和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