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生命化学趣谈
15659100000009

第9章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太阳,从诞生起,一刻不停地向宇宙空间散发着金色的光——一种电磁波。地球作为太阳的近邻,从而也获得了20亿分之一的太阳光。这些阳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带给整个地球孕育无限生机的能量。在无穷的变化中,有一种化学变化,发生在植物的绿叶中,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提供的能量,将无机物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质,具体过程如下:6CO2+6H2OC6H12O6+6O2。

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为自己制造食物的这一活动,直到约300年前,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17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范·海尔蒙特的医生把200磅(约90.8千克)干土放在陶盆里,用水把土浇湿后,在盆里栽上一株5磅(2.27千克)重的柳树,每天他只给柳树浇一些水。5年以后,范·海尔蒙特从盆中移出柳树,再称其重量,发现柳树已长到169磅(76.73千克),即增加了164磅(74.46千克)。而盆里的土壤干燥后,重量与200磅却相差无几。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增加重量完全依赖于他所浇的水。这一观点一直持续到18世纪70年代。

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绿色植物在白天能使由于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而变浊的空气“复原”,或变得清新。也就是说绿色植物逆转了呼吸和燃烧的化学作用,在被绿色植物更新过的空气中,蜡烛又能燃烧,动物又可呼吸。但是,普利斯特列那时还不知道氧气以及氧气在这些实验中的作用。

在同一时期,奥地利医生英根豪茨也对植物进行了研究,并证明绿色植物在夜间不能“净化”大气。绿色植物在夜里并不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也不释放氧气,而仅仅进行呼吸,即吸进氧气,把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废物排出。但他并没有认识到,植物在阳光下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要进行呼吸。

1837年发现了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研究又迈出了一大步。叶绿体因为含有叶绿素而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部分发生的。

在以后的一些年代里,科学家们更详尽地研究了绿色植物是怎样利用光、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食物和氧气的。1938年,英国化学家希尔发现,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氧来自它们所吸收的水分子。

20世纪30年代后,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色谱分析、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光合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普遍认为,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光照射在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上;②叶绿素吸收光能,并把它转化为化学能;③细胞中的水分子分解,水中的氧被释放出去;④来自水分子的氢和来自环境的二氧化碳化合后生成葡萄糖——单糖;⑤葡萄糖分子由化学能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化学能被葡萄糖分子所捕获。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据粗略的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约转化2×1011吨碳素,如果以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计算,那么整个地球上每年转化的碳素相当于4~5千亿吨有机物质。因此人们常把绿色植物比喻为巨大的合成有机物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人类乃至整个动物界的食物,如粮、油、糖、牧草、饲料等;还为某些工业提供了原料,如棉、麻、橡胶、淀粉等。也就是说,今天人类所吃的食物和某些工业原料,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成了化学能,贮藏在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这些能量,除了供给植物本身消耗外,还为人类的活动和营养提供了能量。如按绿色植物每年同化2.0×1011吨碳素算,所贮藏的太阳光能相当于3×1022焦耳的能量。

1970年全世界的能量消耗,仅仅是光合作用贮存能量的1/10!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看来,绿色植物还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器,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归根结底,都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

煤是地质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茂盛,这些植物不断地生长和死亡,遗体堆积起来,使水面变浅,慢慢变成了沼泽。植物的枯枝在浅水和沼泽中腐烂分解,转变成泥炭;在地壳逐渐下沉时,泥炭被泥沙覆盖。随着泥沙的沉积,压力逐渐变大,泥炭逐渐失去水分,再加上缺氧,腐烂作用减弱直到终止,形成了最低级的煤——褐煤;随着温度、压力的继续作用,褐煤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变化,腐殖质消失,褐煤变硬,最后形成无烟煤。

至于石油和天然气,一般公认的是“有机成因说”:早在几十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生物,在以后各个地质时代里,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据统计,总重量超过100万亿吨。特别是低等微生物,繁殖速度惊人。

例如一个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4小时就能繁殖1036个后代,总重量可达1017吨。这些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在较平静的海湾、湖泊等水域和泥沙一起沉积到水底后,因为与空气隔绝,不被氧化而保存在淤泥中,这样年复一年,沉积物越来越多,这些生物的遗体在细菌,放射性元素以及上覆沉积物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不断发生化学变化,终于形成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即石油和天然气。

在自然界中,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正好相反的是呼吸作用。微生物、植物、动物都必须经过呼吸作用,才能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在消耗氧气的同时,获得能量。

在呼吸过程中,都呼出CO2气体。同时,工业生产中燃烧煤也大量地消耗氧气,生成CO2。

据统计,全世界生物呼吸和燃烧消耗的氧气量平均为10000吨/秒,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用完。但是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得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比较稳定。光合作用每年释放的氧气大约有5.35×1011吨,大气中一部分氧会转化成臭氧(O3),在大气上层形成一个屏障,滤去太阳光线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光,使生物可在陆地上生存。从清除空气过多的CO2和补充消耗掉的O2的角度来看,绿色植物还是一个大型的自动空气净化器。但近年来由于森林的大面积破坏、人类的工业化生产大量地燃烧碳化物和其他原因,20世纪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大,1900年约为300ppm,1970年为320ppm,2000年达到375~400ppm,这种增长带来了“温室效应”等不良影响,因此,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