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探索新能源
15662200000008

第8章 我国的核能发电

我国1995年共有9个核电机组运行,总净功率698.4万千瓦,在世界上列第12位,其中3个机组在内地(另6个在台湾岛)。秦山核电站一期的一个机组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大亚湾核电站为2套90万千瓦机组,均采用国际上技术最为成熟的压水式反应堆。

秦山核电站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是我国建造核动力潜艇后在核动力利用方面又一重大突破,其1995年的发电量占浙江省的6%。这种型号的电站还曾出口巴基斯坦,1999年已经建成发电。大亚湾核电站是引进法国技术与香港合资建设的,我国人员参加了建设,参与了管理。该电站1995年的发电量约占广东省的20%左右,其中70%售给香港。这两个电站的建成发电,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国能源的资源和消费的分布很不均衡。煤炭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不丰富且又大部分在三北。而经济发达、耗能较多的华东、中南等省份能源资源十分贫乏,其所需能源有近一半要从外地调入,铁路运煤不堪重负。同时烧煤还引起SO2、NO2和粉尘的污染,以及CO2的温室效应。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严重。因此在我国东部省份发展核电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举措。“九五”期间开工的有秦山二期(2×60万千瓦),秦山三期(2×70万千瓦,从加拿大引进压力式重水堆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2×100万千瓦)和江苏核电站一期(2×100万千瓦,从俄罗斯引进),八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60万千瓦,以于近几年内建成发电。此外,福建、山东、辽宁、江西等省的核电项目已通过了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审查,提出了首选厂址,正在申请立项中,湖南、武汉等省市正在进行前期准备。根据各方面专家的预测和建议,我国以热中子堆为主的核电装机容量到2010年将达到2000万千瓦,2020年到4000万千瓦,相当于当时所需发电能力的3.4%及5%,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加速核电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国大规模建设核电必须走自主设计和设备国产化的道路,这是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和完全能够做到的。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姑且不说其他问题,即使想利用外资引进设备,其要价也会居高不下(如大亚湾核电站花40亿美元,每千瓦装机合2000美元)。因而我国必须在核电科技、设备生产、核燃料供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与足够的投入,使之配套协调发展,还要为核电站的建设资金创造良好的筹集机制。由此可见,上述预测的指标是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的。

但是,以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每人1000瓦装机计,21世纪30~40年代我国的发电能力应达到15亿千瓦,即使那时充分开发了水电(约3亿千瓦)风能(2亿千瓦)等可再生能源,并继续增加传统的火力发电,仍可能有上亿千瓦乃至更多的电力缺口指望核能来弥补,这有赖于核电科技与工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