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是两栖类动物,一般在山涧、河流或池塘水泡中繁殖。然而在巴西,有一种雨蛙,产卵时候会筑巢。
春天,雨蛙顺着树干爬上垂向水面的树枝,再爬到树叶上。它用后趾抓住树叶的端部,把树叶弄弯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它就在这个筒里产卵。卵上的黏液把叶端牢牢地粘在树叶上。
这样雨蛙就可以放心地松开后趾,树叶子再也不会展开了。
挂在水面上的这个树叶小巢,像摇篮一样随风摇动。下雨时,雨水流入巢内,积存起来。雨蛙的卵很快变成了小蝌蚪。这时,这个绿色的口袋,像托儿所一样。小蝌蚪要在这里长大。
长大以后,就一个接一个地跳出去,跳进河水里。
在巴西还有另外一种雨蛙。因为这种雨蛙的叫声很奇特,像打铁的声音,当地人叫它们为“铁匠”。这种雨蛙修筑的“育婴室”,很像古代的巴比伦式塔。修建这个“育婴室”的劳动是繁重的。但是干活的只是雌蛙。雄蛙在一旁观看。这种雨蛙趾的末端有吸盘,所以它的四趾就像四把铲子一样。首先它在河湾处选择一块地方,把水底的泥掏出,放在周围。这样形成一个环形地基。然后它就像瓦匠一样,一层一层地把泥砌上去,砌成高高的墙,干上两昼夜,墙可高出水面10厘米左右,看上去像一座突出于水面的巴比伦式塔。雨蛙就在这里产卵。5天以后,卵就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要在这个塔里面长大。塔像一座城堡,保护了雨蛙的后代,使它们免遭敌害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