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织成一网绝妙
15667700000002

第2章 绸的原料及工艺

1.真丝:桑蚕丝(桑)、柞蚕丝(柞)、桑绢丝(桑绢)、柞绢丝(柞绢)、桑轴丝(桑轴)、柞轴丝(柞轴)、蓖麻绢丝(蓖)的总称。

2.粘胶人造丝(粘胶丝):由粘胶方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总称,是主要的人造丝,是人造丝绸的主要原料。制作工艺是:用木材、棉短绒等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纸粕,再浸于18%~25℃浓(18%上下)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再压榨到浆粕质量的2.6~2.8倍,生成碱纤维素。再经粉碎、老化、加工硫化碳黄化生成纤维素黄酸酯,再溶解于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胶。粘胶经熟成、脱泡、过滤后,在经纺丝机从喷丝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液中凝固、再生、拉伸成丝。然后将卷绕成丝饼,经水洗、脱硫、漂白、上油和干燥后成为粘胶人造丝。

3.粘胶人造棉:(学名:粘胶纤维。定名:粘纤)原料和生产方法同粘胶人造丝,只是在纺织机从喷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液中凝固、再生、拉伸形成丝,再集束拉伸后切成适当长度的短纤维,最后经脱硫漂白、上油和干燥为人造棉。再经纺纱机纺成纱。

4.铜氨人造丝(铜氨丝):用上等木浆、棉短绒浆粕为原料,溶解在由铜四氨氢氧化物组成的铜络合盐溶液的铜氨溶液中制成纺丝溶液,经混合过滤和脱泡后纺丝。以水为凝固液,水法成形是在“漏斗纺丝”。然后通过酸液将纤维素完全再生,再水洗、上油、干燥而成铜氨人造丝。

5.醋酸人造丝(醋脂丝):用纤维素为原料,一般采用高纯度甲种纤维素的精制棉绒浆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与醋酸酐作用,其分子上羟基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而生成三醋酸纤维素酯。醋酸化反映可在非均态下进行(主要用于湿防法制造纤维),也可在均态下进行直接纺丝。其光泽相似桑蚕丝。

6.涤纶丝(短丝称锦纶,长丝称锦纶丝):习称:耐纶、尼龙、卡普隆。由酰胺链与脂族基或脂环基连接的线型大分子构成。根据缩聚组分的碳分子个数来简称各相应的脂族聚酰胺纤维。如聚酰胺单体聚合成,聚酰胺66纤维是由含有6个碳原子的乙二酸缩聚而成。光泽分为半光、有光。外形似蚕丝,用其为原料的织品,称仿真丝绸。

7.涤纶丝(短丝称涤纶、长丝称涤纶丝):习称:涤纶、的确良。由元醇与二元酸或W-羟基酸等合成的聚酯线型大分子构成。用溶体纺丝法制成纤维,而后进行加工制成丝。外形似蚕丝,用其为原料的织品,称仿真丝绸。

8.维纶丝(短丝称维纶,长丝称维纶丝):习称:维尼龙、纱纶。由聚酯酸乙烯酯经皂化而成的高聚物。

9.晴纶丝(短丝称晴纶,长丝称晴纶丝):习称:奥纶、开司米纶、爱克兰。丙烯晴的聚合称。丙烯晴的聚合属自由茎型链式反应,生产中多采用溶液聚合法。根据所用溶液(介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均相溶液的溶剂有硫氰酸钠的浓水溶液、二甲基亚砜、二甲基酰胺等;非均相溶液多用水为介质,在聚合过程中高聚物不断沉淀析出。均相溶液聚合反应所得的聚合液就直接纺成晴纶丝。

10.丙纶丝(学名:聚丙烯纤维。习称:聚丙烯、帕纶。定名:短丝称丙纶,长丝称丙纶丝):(丙)由丙烯聚合而成的高聚物。

11.氯纶丝(学名:聚氯乙烯纤维。习称:无美龙、氯纶。定名:短丝称氯纶,长丝称氯纶丝):(氯)由氯乙烯经自由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2.棉纱(棉):用棉花轻纺绩成纱。

13.毛纱(毛):用羊毛纺绩成纱。

14.麻纱(麻):用苎麻、黄麻、亚麻纤维纺绩成纱,常用规格同棉纱。

15.金钱线革(铝皮):不耐高温的,用铝箔黏合在两层纤维素醋酸丁酯薄膜之间,靠透明的粘着剂粘结,铝皮色彩决定在粘着剂中所加的醋纤颜色。用于不需炼的熟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