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15668100000024

第24章 六祖与爱因斯坦的大智

(为中国佛教文化创刊号约文的修改稿,1992年2月)

六祖是一位明心见性的禅学大师,指出了人类自性问题悟证的道路。爱因斯坦是一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为研究宇宙时空的变化提供了方法。这两位巨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完全不同,怎么能并列在一起来论述呢;乍一看,确实令人费解。然而这里所谈的爱因斯坦,不是他的相对论,而是他的人生观;这是广大科学工作者所不研究的。

爱因斯坦一生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反对战争;为此,他写了数百篇文章,他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博士、教授找工作,写过大量的推荐信。从实质上来看,他是以平等心待人的。所以他推崇“宇宙宗教感情”,内心崇敬释迦牟尼、耶稣等宗教领袖。

另外,爱因斯坦一生忘我地追求科学真理,不习惯于西方科学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他的狭义相对论,纯粹是为了探索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问世后,马上启发他研究广义相对论,他直觉地坚信“特殊情况”可以推广到“一般情况”;果然他成功了。因此,西方科学界认定他是一个直觉能力很强的人,一个为学问而学问的人。他认为宇宙、大自然是如此的有秩序;他相信斯宾罗莎的上帝,他想知道这个上帝是怎样创造世界的。所以他的科学智能是超常的。

鉴于爱因斯坦的平等心,超常智能,以及对释迦牟尼的崇敬心情,所以把他与六祖并列在一起,来探索人类的自性问题;看看六祖怎样见性,爱因斯坦如何为人。尽管爱因斯坦的平等观、宗教观、科学真理观与六祖的三身四智观,完全不同,但对比看看这两位巨人的人生观,再来认识我们自己,可能是有益的。

六祖的中观论是心光悟证的殊胜成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逻辑推理的高度结晶,下面分途讨论。

(甲)六祖怎样见性

六祖的大智主要体现在他的见性成就,其代表著作则是法坛经所指示的中观论。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来看,见性者大有人在,但系统地留下经验则不很多,下面讨论六祖的悟证。

一、什么叫自性

人类自性,只能由各人自己去悟证,非文字、语言所能描述。但是六祖为了教人见性,也指出了领悟自性所应采用的方法。例如:

(1)从清净真心领悟自性

六祖第一次见到五祖,就要求见性。五祖说他是岭南人,属于未开化的野蛮民族,怎么能见自性。六祖当时回答说:“人虽有南北,自性本无南北……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因此,五祖深知六祖根器很大,但是为了防止他执著“见性”、让他去劈柴踏碓,磨炼八个多月,以便到时自然见性。既然人人都具有自性,为何常人都不能见性。六祖说:“自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神秀在当时也是禅学大师,但尚未进入无为境界,对于身心仍有执著,故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则从本源上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五祖将衣钵传于六祖。

六祖得法后,即从黄梅回到岭南。当时有惠明法师追到大庾岭,要求说法。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此时,就是当人的本来面目。类似的说法则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也就是告诫修持身心之人,应于日常生活中,见万象纷纭,而锻炼到自心不动。

六祖初到广州法性寺,与印宗法师讨论见性问题,认为通常修禅,期望见性,从观心守净入手,就有能求、所求的主观执著,即阻碍见性。真正见性的禅定应是于外离相,于内不乱,就是于念念中不离本心而不执著清净。

自性是常住真心,真心又是什么?六祖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刹土,尽同虚空……世人真心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虽然如此,但又不空,故又说:“世界虚空,能含万法,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自性是不二之性。六祖说:“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看来自性的本体是真空,由于一念思量而有变化。“思量恶事,就是地狱;思量善事,即为天堂”。自性在眼前,常人不自觉。总之,不起思量,返回自觉,这就意味指向见性。

(2)从三身四智领悟自性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三身都从一自性而生,不是各有自性。故身智圆融无碍,自然应物随形。

如果我们在因地修持,念念不离自性,就能将第六、七两识分别转为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到果位时,又能将前五识及第八识,分别转为成所作智与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彻法界一切事理,如同大圆镜中呈现一切形相;故又名一切种智,代表法身,相当于自性真空实体。平等性智对动植万类,不起分别,一味平等;故代表报身,相当于真空处处平等,无一毫差别。妙观察智对诸法性相能观察入微,深知本体为空,又能观察因缘作用的变化无常。成所作智则乘愿力,通权达变,利人利物,成全所作。后二智代表化身,相当于真空理体之大用。

三身四智并非虚构,根据六祖亲身修持的经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念念清净,自然生出最高层次的智慧,回到群众中兴起大用。

(3)从涅檠寂照领悟自性

通常我们说涅檠,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涅檠。六祖说:“涅檠常乐是: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则是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相,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有不受者。”这就说明了:涅槃的真实意义是自心清净,不起生灭之相,实际上与自性相关;另外,无上大涅檠就是大圆镜智的寂照。所以六祖又说:

无上大涅檠,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4)从实相隐喻领悟自性

自性是不可说、不可道的隐序状态;如果说得出、道得出,那就不是自性。虽然如此,但自性却又是一个实体。例如数学上的无穷大是说不出、道不出的;如果说得出,道得出,那就不是无穷大。但无穷大是存在的,不过只能靠人的智能去领会;自性也是如此。

自性这个实体虽然无法用语言文字说明,但六祖与诸大禅师对话,也不言而喻地涉及到自性的实质。例如怀让禅师从嵩山南来,参见六祖。他问怀让来干什么。让答:“说似一物即不中。”祖问此不可说之物能否修证?让答:“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由此,六祖深知怀让已得自性旨趣,就留他侍候左右15年。后来怀让禅师往南岳,大阐禅宗。

永嘉禅师为了开明心地,前来参见六祖;一见面绕祖三圈,乃持锡杖而立。祖问嘉为何如此傲慢。嘉答道:生死事大,无常讯速,来不及礼拜。祖启示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当时悟到“无生”之意,立即回答:“体既无生,了本无速。”六祖称赞说:“如是,如是。”然后永嘉才具威仪,进行礼拜,旋即告辞。六祖说:“返太速乎。”永嘉答:“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六祖问:“谁知非动。”永嘉答:“仁者自生分别心。”至此,六祖即印证说:“汝甚得无生之意。”永嘉答:“无生岂有意耶。”六祖问:“无意谁当分别。”永嘉答:“(开悟后的)分别亦非意。”六祖说“善哉,少留一宿。”这就是禅宗历史上有名的“一宿觉”武则天曾派侍官薛简请六祖上朝廷说法,祖称疾辞谢。简问六祖:“如何以智慧破烦恼,而脱离生死。”祖答日:“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破烦恼,此是二乘见解。”简问如何是大乘见解。祖回答说:“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日道。”

六祖所谓的不生不灭是:本自无生,今亦不灭。心法的要旨是:见到一切善恶诸法,都不执著,久之真心就会自然显露出来。所谓万缘歇尽,一性圆明。

六祖并告诫门人重视《心经》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但不要执著;认识自性能含万法,十八界都从自性起“用”。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二、怎样见自性

要见自性,在于勤修戒定慧,而不执著于见性。修一切戒,莫大乎无相;故修戒必须以无相为体,意味法身德。修一切定,莫大乎无念;故修定必须以无念为宗,意味解脱德。修一切慧,莫大乎无住;故修慧必须以无住为本,意味般若德。

(1)修无相:相是事物的相状,表于外而印于心者;事物所依的根本为体;体之本来面目、不生不灭者为性。人人都从演化过程中来,其自心无始状态本为真空;欲念生起,可以想象是此’真空受了扰动而激发出的混态,此混态产生后,原来的纯态真空并未减少;此混态平息后,纯态也不增加。但在此过程中,纯态却产生了映照功能。这样的真空映照,我们用来比作自性。所有经典及历史都指出,诸佛与圣贤无一不从修持身心中得来。因此,六祖教人从世间法修起,认识世法生灭无常,应修无相;不断反省,检查自己过失。所以说:“常见自己过,即与道相当。自性在自心,不离世间觉。”

六祖特别指出: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看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就能一念开明。为了修无相,并告诫门人,要自心谦下普行恭敬,才能见性。

(2)修无念:什么叫无念?六祖说:“于诸境上,心不杂染,称为无念。”反之,若百物不思,使心念断绝,即是法缚,也不是真无念。所以具体说来,要求行者但净本心,使六识出门,于六尘中丝毫不染,来去自由,通达无碍。这也就是于诸境中不生混杰,让纯态自然开显。

事实上,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执著有所得,即为妄想,就不能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以无念为宗的理由。由于意识惯性作用,通常是念生念灭,辗转不休。

总之,必须在尘劳诸境上,平息妄心,让真如自性之心生起。六根虽有见闻知觉,但不染一尘;这才是真定,真无念。不然,只是闭门坐禅,守心看净,仍是妄念,有碍见性。

(3)修无住:六祖说:“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则心不被法缚。”所谓法就是有形、无形、真实、虚妄、有为、无为等一切事物。“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道则窒息”。

大道流通,表明定慧一体。所以六祖指出:“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入定之时,就是慧的寂照,慧照之时,就是定的体现。定慧是无为法,二者并无先后分别。若认为定慧有先后,则法有二相,就变成有为法。若住于此,亦不能见性。

为了修无住,六祖教育门人勤修般若行,研习《金刚经》。此经的要旨就是教人不住于法,而生清净之心。一旦不为法转,心境自然开悟。这实际上是六祖修无住生心的体会。为此,太虚大师曾说: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六祖并无文化,勤修三无;不住六尘,智慧大开;终于见性,说法无碍。由此实例说明:人类的自性是一个终极实体;这个实体是可以见到的,并非虚妄。

(4)修功德:梁武帝大兴寺庙,布施设斋,问达摩这是不是功德。达摩说,这是福报,不是功德。外修事功,只是有漏善行,属于人、天福德;必须内证自性,开显无漏智慧,才是功德。

六祖更明确指出:“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大用,名为功德。”所以真正的功德不是单靠布施所能求得的。

三、六祖涅檠情况

六祖在圆寂前一年,命门下弟子建塔,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祖对弟子说,八月将离世间。当时大家涕泣,惟有神会无泪。祖即称赞神会,毁誉不动,哀乐不生;批评余人,尚未超凡脱俗,在山中数年,竟修何道。

到八月初三,召集门徒说:“汝等各依定位,吾与汝别。”并明确指出:“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自性。必须识自心众生,见自心自性。欲求见性,但识众生。”这就告诫门人必须从世法修持,才能见性。

最后六祖特别嘱咐:他灭度后,大家不要悲泣,不要穿孝服,不要人来悼唁;应该是无动无静。不然,就不是他的弟子,也不是正法。又说下面四句话: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说偈完了,端坐到三更,奄然迁化;春秋七十有六。

六祖的籍贯是河北,他的父亲原作小官,因故降职,下放到岭南,不久死去。他与老母迁移到南海,生活贫苦,靠他卖柴为生。年二十四,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而悟道。于是到黄梅刻苦修持,终于见性。然后接五祖衣钵,说法三十七年,完成渡生任务而去。

(乙)爱因斯坦如何为人

今天绝大多数人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的人生观。他很重视人性、人伦、人道主义。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罗素说:“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人。”

今天很多物理学家,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运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把亚原子加速到成为接近光速的粒子,而求得巨大的能量。另一方面,为了探索宇宙世界的奥秘,借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研究恒星如何从黑洞演化到类星体。这两方面的研究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能量(物质)与宇宙(星体)生灭无常的过程。仅就这一点来说,相对论托出了佛学哲理的基本精神。相对论既能用来说明物质世界的情况,那么是否也能用来研究意识世界的生灭无常呢?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大问题。

相对论的体系建立以后,爱因斯坦又想到:宇宙之大,粒子之细,万象纷纭,变动不居,无非都是各种力量的不同作用;因而建立了四种力场的体系。那么是否还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呢?这就涉及到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宇宙当初诞生的情况。这一设想激励了很多物理学家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现在认识到:宇宙今天运行的情况,决定于它当初一瞬间诞生的情况。这类似于花瓣决定于初生的花芽。

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探索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那么人类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他虽然未去研究,如果看看他如何为人,他怎样对待自己生命的结束,也许会知道他在不知不觉地探索人的自性。

一、推崇伦理,讲究道德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开创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具有献身精神的人道主义者。他所写的关于伦理与道德的文章,可以说与科学论文一样多。他一再指出:

“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过着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对我来说,人类固然要感谢有创造性的人,但更应该感谢像释迦牟尼佛和耶稣那样的人。

爱因斯坦认为:像斯宾诺莎等人那样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领袖,具有一种共同的“宇宙宗教感情”;把这种感情激发出来,并使之蓬勃发展,正是艺术和科学的最重要功能。所谓宇宙的宗教感情就是:“对宇宙动植万类都一视同仁”。这实际上涉及到人性与人类自性问题。

以上的论点说明了,爱因斯坦是把伦理与道德置于科学与艺术之上的。远在1917年,他就说:“我们所赞美的技术进步,甚至我们的文明,都像病态罪犯手中的斧头。”

罗素曾经起草一份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宣言,其中谈到:“如果要我们作出抉择,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幸福、知识和智慧的不断增进。难道我们由于忘不了争吵,竟然要舍此而选择死亡吗?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记住你们的人性,而忘掉其余。”人性意味着人的伦理与道德,以及智慧与悟性。这两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命脉,所以爱因斯坦看了这份宣言后,马上签名。

二、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爱因斯坦从始到终,爱好和平。他写过数百篇文章,其主题就是和平;把战争称为“野峦时代的残酷,而是非人的遗物”。他在临终前数小时,他的老朋友奥托·那坦去看他,他所谈的是公民的权利问题。

他认为:应该制止世界范围的军备竞赛;军事的保密不仅窒息科学的发展,而且加强战争的恐怖。只有建立一个维护国际安全的世界政府,以及一个超国家的军事权威机构,才能控制进攻性的军事武器。但他又问自己:“难道我不害怕世界政府变成一种暴力统治吗?我当然害怕;但我更害怕再一次战争。”

这一段话是他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写下的。那时候世界上只有两三枚核武器;今天却有5万枚核武器,它们的毁灭力量相当于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准备了4吨硝酸氨炸药。

爱因斯坦的和平主义,招到一些政治家的反对。杜鲁门总统的副国务卿韦尔斯宣称:爱因斯坦关于世界政府的建议是不可能的。密西西比州的议员约翰·蓝金在众议院叫喊:请求法院让爱因斯坦这个人沉默下来。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所畏惧,继续发表他自己的和平言论。

三、终极实体,代表上帝

爱因斯坦是以十分微妙的方式笃信宗教的。他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那是在所有事物的秩序与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对于斯宾诺莎与爱因斯坦来说,上帝就是大自然。他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尚未完全理解的真正实体的局部。这就会使一个有思想的人,为一种谦恭的感情所征服。这是一种真正的感情,与任何神秘主义毫不相干。”

他更明确地说:“我的宗教在于:对至高无上的精神,怀有一种谦恭的赞美;这种精神,在我们理解现实的事务中,可以部分地显示出来。我想知道上帝是怎样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了解它的思想,其余都是次要的。”在他看来,科学永远不能取代“上帝”,但可以通向这个上帝。

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似乎是一个无物不包、无所不在、永远存在的一个整体秩序。人类发展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工程技术等等,无非是对这个整体秩序的局部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六祖关于佛法不离世法的看法。当然爱因斯坦的上帝观,不是六祖的中观论。但他的悟性也是很高的,似乎在追求一个终极实体,这就涉及到人类的自性问题。

爱因斯坦在很小的时候,就为赞美上帝作了一首诗,经常在去学校的途中,歌唱这首诗。他所看到的上帝,是用问题多于答案打扮起来的上帝。他告诉他的助手施特劳斯:“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上帝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是否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在他的人格中,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观念。例如,他说:“我们之所以有最美好的经历,是由于一种神奇力量,它是位于真正艺术与科学摇篮旁边的基本感情。任何一个不知道这一点的人,实际上相当于死了,而且他的眼睛也是很模糊的……对事实的直接观察,总是对我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这些话表明了,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并不是西方宗教中的上帝,可能是一种永恒秩序。

虽然爱因斯坦是一位直觉能力很强的科学家,但他也是一个锲而不舍的坚强人。狭义相对论基本上是他直觉的产物,而不是靠复杂的数学方法推证出来的结果。狭义相对论是从匀速运动出发的,他坚信能推广到加速运动的情况。他一直思考下去,一直论证下去,大约在8年之后的某一个瞬间,抓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要害;因而广义相对论问世了。后来广义相对论能用来说明宇宙的膨胀与引力波的存在,都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

四、孤独沉思,热情友好

爱因斯坦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他一生中没有几个亲密的朋友。他曾经多次说:“奇怪的是,我是如此有名,却又是如此孤独。”有人问他,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什么是理想的生活。他回答说:“看守灯塔”,这说明了他的孤独性。有一次,爱因斯坦乘坐纽约的地下火车,他被欢呼的人群包围起来,结果他就在第一站下了火车。

他的家庭观念是很淡薄的,他记不住自己孩子的生日。他经常在自己家中的门厅里站着,他的夫人爱尔莎多次叫他穿上大衣,他却心不在焉,而在那里沉思。

科学上的沉思,也导致他性格上的孤独。有一次,他出席一个宴会,他却一直坐在那里忙于写他的数学方程式。当宴会结束时,大家鼓掌向他致意,他都不知道。他没有普及自己思想的天赋,他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给同学们讲课。讲课时两眼不是瞧着同学,而是面向黑板;学生说他自言自语地给自己讲课。没有一个人在他的指导下得到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虽然如此孤独,但却又非常热情。他以同样友好而谦逊的方式对待门房传达、国家元首、大学生、电影明星……有一个人患偏执症,没有任何方法治疗。病人的家属找到爱因斯坦,他却与这个病人谈了几个小时。

他完全有条件躲进他的书斋里,可是他又选择了一条使自己陷于世俗事务的道路。他说:“一个人必须把他们的时间在政治与科学之间进行分配。”他经常为以色列筹集基金而演奏小提琴,为很多学生与同事找工作而写推荐信。他收到数干封来信,大部分都是自己写回信。他还帮助一些孩子们做家庭作业,告诉他们不要因作业困难而烦恼。

五、不计名利,反对铺张

爱因斯坦在70岁时对于自己的情况写道:“由于莫明其妙的理由,被给与超过限度的估价。人类需要一些虚构的偶像,用来作为世界上单调场所的光斑。我已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光斑。”

1921年爱因斯坦得了诺贝尔奖金,可是对此他并不关心,在填写很多重要表格过程中,他竟忘记填写他自己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932年,他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院领导问他要多少工资;他说每年只要三千美元,并说他可用更少的钱来生活。院方答复,每年给他一万五千美元,可是他只花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有一次院方不想继续聘任一位研究员,爱因斯坦提议由他的工资来支付。

他对于为名人、伟人举行盛大的庆祝会,是很不感兴趣的。有一次日内瓦大学,为了庆祝该校创始人加尔文建校350周年举行盛大宴会。爱因斯坦被邀请参加,他对坐在旁边的一位绅士说:

“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做什么……他会因为我们这样过分铺张而讲排场,而把我们全都烧死。”

六、对于生死,置之度外

爱因斯坦由于一生勤劳用脑研究科学,呼吁和平,他最后患上脑动脉硬化症,住在普林斯顿医院里。大夫准备给他作外科手术;他说:“人为的延长生命是令人乏味的;我已经用完了我自己的一份,到该走的时候了。”

1955年4月18日凌晨1点45分,爱因斯坦对一个值夜班的护士,讲了最后的几句话,就与世长辞了。可能就是这几句话,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他的遗体被火化,没有举行仪式,骨灰被撒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以致他没有墓地,没有纪念碑,人们无法去朝拜他。

爱因斯坦于1879年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城,他是一个犹太人。他出身后一年,他父亲到慕尼黑去开电气化工厂;所以他少年时代的教育在慕尼黑。他在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在中学读书,特别喜欢几何学。他感觉到:在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中,居然还有一个秩序井然的实体存在。因此,几何物理与古典音乐成为他的终生伴侣。1901年,他从瑞士的高等工业学校毕业了,由于不是瑞士人,找不到一个工作位置。后来由一个同学把他介绍到发明局去做一个检验员;就在这个位置上,竟于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那时年仅26岁。

1979年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举行庆祝会,纪念爱因斯坦诞生100周年。卡特总统的科学顾问普赖斯说:“假如爱因斯坦今天还和我们在一起,他会为此感到吃惊,现在世界上每年用于军备的费用,已超过3500亿美元。”

今天,全世界的军备开支并没有减少。爱因斯坦深知,真正的和平也许要等很久才能来临。早在1936年,他写了一张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纸条:

亲爱的后世人们:

如果你们未来不能变得比我们现在(或过去)更正直、更和平,并且一般说来,更合乎理性,那么就死去罢!

以全部的敬意,向你致以这一最虔诚的祝愿

爱因斯坦

(以上爱因斯坦的材料选自英国杂志“Science 83”1983年10月号)

(丙)问题讨论

上面两位巨人的光辉,引导我们讨论下列问题。

一、六祖指出:平等是德,是修持身心的根本;由此才能开显正智与大智。爱因斯坦崇敬释迦牟尼佛,尊重宇宙宗教感情,把道德与伦理置于科学与艺术之上,以平等之心待人。作为一个科学家,一般只是致力于自己的研究,很少关心人类的命运;爱因斯坦则不然。正因为如此,他的心胸开朗,思路旷达,想别人之不能想,作别人之不能作。看来平等之德,不论是为人修持,还是研究科学,都应该放在首位。

二、六祖明心见性,说明了自性寂光开显,这是无住生心的自然成就。爱因斯坦抓住了物质辐射之光,通过奇妙的构思与时空联系起来,建立了相对论,揭开了宇宙、原子的奥秘。这两种光能截然不同,从佛法不离世间法来说,毕竟是一纸之隔。前者高度地体现了出世间智慧,后者的研究集中代表了世间智慧;两者一隐一显都是人类的灯塔,是互补而相通的。

三、六祖的中观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前者超越时空而又不离时空,并认为四禅八定的意识世界,也受相对时空的控制。后者虽然论证的是物理时空,实际上爱因斯坦也曾联系到意识世界。他认为:当我们思想愉快的时候,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思路敏捷,意识距离缩短;反之,则觉得时间很长,空间很远。看来相对论自发地涉及佛学禅定哲理;这并非用科学去证明佛学,也不是把佛学拉向科学。从爱因斯坦的人生观来看,他研究相对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功利,而是探索宇宙的永恒秩序。当然,这个秩序不是六祖的实相观,但他似乎不自觉地在探索这个方向。

四、六祖24岁闻经开悟,即进入实相永恒境界;以后一直说法渡生,世寿76.圆寂前,告诫门人,在他涅架后,不要哭泣,不要哀悼,应若无其事。爱因斯坦26岁发表相对论,以后一直探索永恒秩序,为人类倡导和平;认为已经用完了自己的一份,应该回去,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延长自己的寿命。临终前,告诉护士,把骨灰撒在无人知道的地方。这两位巨人为什么这样安排自己生命的归宿,值得我们及后世人深思。

由于以上四点理由,故把这两位巨人放在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