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15668700000002

第2章 苗族古歌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贵州编号:Ⅰ-1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苗族是我国西南数省一个重要的民族。就语言来划分,可以分为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滇黔方言区。苗族古歌我国苗族的最大聚居区是在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主要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其中,台江县有“苗疆腹地”之称。 苗族古歌就是在广大的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的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苗族古歌》是民间口传文学作品,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之所以说《苗族古歌》是民间口传文学作品,那是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口相传。古歌大多在一些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节日等民俗活动中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通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几天几夜地连续表演。演唱苗族古歌的歌手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古歌一直被“雪藏”着,虽然在苗岭深山代代相传了几千年,却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新中国成立后,田兵、唐春芳、今旦、马学良等民俗学家经过反复搜集、整理,于上世纪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古歌的苗文文本,有节选本,也有全本。

古歌保存着完整的苗族活态文化体系,表现了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与广大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歌传唱实际具有传承民族历史的功能。因此,演唱古歌时有较严格的禁忌,一般都是在重大场合时演唱。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演唱时,分客主双方对坐,采用盘歌形式问答,一唱就是几天几夜甚至十天半月,调子雄壮而苍凉。传承古歌的方式也较严谨,有祖先传授、家庭传授、师徒传授、自学等几种。苗族的古歌古词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今天,这些古歌古词神话还在民间流传唱诵。苗族古歌是苗族流传最久的最完整的史诗,它分为四部分:《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铸日造月》提到冶金技术,反映青铜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枫香树》描写里老断案,展现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管理机制……整部史诗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全诗属五言体结构,押苗韵,长达15000余行,塑造了10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并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苗族古歌用的主要乐器为箫筒、芒筒、板凳。箫筒是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30厘米~40厘米,竹管上开有5到7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箫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箫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芦笙筒”,也有写作“莽筒”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200厘米左右,小的有40厘米左右。芒筒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板凳是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长20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一个,互相碰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目前只有200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在世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