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15668700000033

第33章 拉仁布与吉门索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青海编号:Ⅰ-29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在我国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有一个民间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它被称为土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是土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优秀民间叙事诗。这部叙事诗长达300多行,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它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土族风情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感人的诗句,道出了拉仁布与吉门索纯贞的爱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传说美丽善良的土族姑娘吉门索,爱上了给她哥哥放羊的长工拉仁布。他俩在共同放牧的劳动生活中建立了爱情。两人在山上摄土为香,拜天地结为夫妻。吉门索的哥嫂是一对财迷心窍的恶棍,当他们知道这件事后,百般阻挠,对吉门索进行打骂,并把她锁在家里,不准她和拉仁布见面,为了断绝吉门索的想念,她的哥哥穿上吉门索的衣服,暗藏尖刀悄悄跑到吉门索他们的帐房里,晚上拉仁布放牧回来,刚进帐房就被吉门索的哥哥刺死。

当庄子上的人按照土族习惯火化拉仁布时,烧了三天三夜也没烧着。吉门索听到消息后挣扎着到了火葬场,她把自己的耳环、手锡等一一扔到火中,可尸体仍旧烧不着。吉门索忽然醒悟,她悲愤地唱道:“你不着来我知道,盼我和你一块烧;五尺身子舍给你,一块烧到天荒和地老。”唱完,跳入火中,火立即烧了起来,尸体很快化为灰烬。狠心的哥哥把他俩的骨灰分别埋在沙河的两岸,三年后两岸各长出一棵合欢树。狠心的哥哥又将树劈成柴烧,火点燃后化为一道彩虹,从烟囱里飞出一对美丽的鸳鸯,鸳鸯扑向狠毒的哥哥,啄瞎了他的眼,然后比翼双飞,飞到了当年放牧的山林里。此作品表达了土族人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的向往。1983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工团将它改编成歌剧上演,受到土族和其他民族的欢迎。

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族群众最喜欢演唱的一首叙事情歌,在不同的流传地区有不同的风格。在演唱方式上,拉仁布与吉门索以男女对唱为主,但不同于一般问答式对唱。演唱的曲调独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拉仁布与吉门索》完全用土语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区,又生长和发展于土族地区,植根于土族传统文化之中,为当地土汉两族民众所喜闻乐见。故事中拉仁布、吉门索、哥哥、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民族学、语言学和土族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另外,《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土族从游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