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魅力
15669000000072

第72章 武当山宫观道乐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湖北编号:Ⅱ-69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十堰市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高峰林立,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

宫观道乐,简称“道乐”,又称“斋醮音乐”、“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是配合道场各种仪式活动所使用的音乐。武当山宫观道乐是我国秦巴地区优秀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宫廷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武当山宫观道乐大多数情况下是“歌、舞、乐”一体的形式。

由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乐具有传统的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它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旋律古雅,内容丰富,有祈愿吉祥的喜庆之乐,还有炼养清修的恬静旋律。听仙乐、悟仙道,可体验一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仙境趣味。武当山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于一体。体裁形式可分为“韵腔”和“牌子”两大类。根据演奏场合、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将“韵腔”分为“阳调”、“阴调”两类;“牌子”分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类。常见器乐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诵曲牌有\[普供养\]、\[斗老赞\]、\[王母赞\]等。按其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修道法事、斋醮法事和纪念法事音乐三大类。修道法事音乐乃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简称“早晚课”或“早晚坛”。斋醮法事音乐,是道教祭祀祈祷的仪式活动音乐,供斋念经超度各类孤魂野鬼或亡人,借以求福免灾。武当山的纪念法事活动主要有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半、开光等。

目前,武当山宫观中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祖师表”、“萨祖铁罐施食祭炼科范”等(全套)科仪音乐均得到及时传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武当山宫观道乐古老纯真的曲调是其他任何音乐所不可替代的,它极大地拓宽了民族音乐学科,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