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15669100000053

第53章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美术

地区:四川编号:Ⅶ-39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色达县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其中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色达县位于四川的西北部,那里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现主要流传于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一带。其中以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格萨尔彩绘石刻制作时,采取先选石料、构图、刻制、上色等工序流程,工艺较为复杂。

由于色达境内有丰富的天然页岩资源,艺人一般就地采选相对坚硬、板体形状好的天然板石作刻石原材料即可。

一般把构图分两个步骤:一是根据板材的大小和人物构思,进行画面定位,这个步骤只需用铁凿在板材上勾勒出画面大致轮廓即可;二是用描笔依照已经勾勒出的画面大致轮廓,进行准确的线描。一幅作品的好坏,线描是一道至关重要的环节。然后就是艺人采取立刻、刮刻等手段,依照精描的构图进行雕刻。这是整个石刻中最细致、最重要的工序。

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已刻制完毕的刻石画面刷一道白色颜料,称之为基色。基色干定后,开始着彩,该道工序有两大特点。首先是遵循藏族绘画的基本规范,多使用红、黄、蓝、白、黑、绿六种色,一般不使用中间色,以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是根据《格萨尔》中对画面人物、战马、武器等的具体描述进行着色。着彩完毕后,为了有效保护彩绘石刻的色泽,需要在刻石画面上涂一层保护层。个别情况下可使用“巩砾水”,而多数情况下则刷一道清漆。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

格萨尔彩绘石刻,作为藏族民间美术中的一门创新艺术,不仅使得格萨尔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而且也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格萨尔石刻,刀法精细,取材考究,在采用凿刻、直刻、斜刻刀法的同时,注重磨刻、磨划技术效果,使石刻画构图和谐。在石刻画上采用了彩绘工艺,这样既增加了画面视觉的艺术感和光泽度,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藏族地区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之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以及相应的传承标准,实为我国藏族民间美术工艺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