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15669100000066

第66章 塔尔寺酥油花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美术

地区:青海编号:Ⅶ-48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类食物,是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出的黄白色油脂。塔尔寺酥油花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洁,可塑性极强。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象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塔尔寺是西北地区佛教的活动中心,距西宁25公里,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所在的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该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慈氏洲”,简称“衮本”,汉语称“塔尔寺”。寺的规模宏伟,最盛时有殿堂800多间,占地达1000亩,不但是我国六大寺院之一,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

酥油花是藏族地区民族中独有的雕塑艺术。其是用洁白细腻的酥油为主料,加上调成的各种矿物质颜料所制成,造型精妙,丽彩柔嫩,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充满吉祥喜庆的视效。藏族同胞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

塔尔寺酥油花,严格按照完整的程序进行制作。为此,寺里特设了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一个叫“杰宗曾扎”,一个叫“贡茫曾扎”,俗称“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花院相互竞争。每院有艺僧20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上、下两个花院分别有总监(称“掌尺”)主持,决定当年酥油花的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里精心制作。

由于制作酥油花的工序十分复杂,因此所制作的周期长。光准备工作的时间(从藏历十月到正月十五)就历时三个月之久。为了使酥油光滑细腻,便于操作,先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复搓洗、糅合、去杂质、增韧性,揉搓成膏状备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喇嘛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别看“酥油花”三个字的名字里有一个“花”,就以为所需要的题材和花有关,其实不然,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繁简得心应手,大布局的散点透视,局部的焦点透视,又巧妙地利用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

酥油花彩塑由于在创作时,不太受制于形式,所以在大场面方面擅长表现复杂的情节,再加上继承了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所以有的时候可以看到在一个有限空间里,经常有几十个故事情节在一个画面上以连环画的形式纵横交错穿插进行,看上去繁而不乱、浑然一体,如大型酥油花《释迦牟尼生平故事》。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大型酥油花名作《文成公主》,主要以近300个人物和长安、日月山、江河源、拉萨等地理背景构成,其中协调地配饰着奇花异草,汉藏民族和睦友好的历史场面得以逼真再现,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