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15669200000002

第2章 京西太平鼓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北京编号:Ⅲ-1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太平鼓又称“单鼓”,称为“猎鼓”,是京西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京郊门头沟地区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是为打发农历腊月与正月农闲时间,同时借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的一种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太平鼓最早的记载是明代,在北门头沟京西太平鼓京流传,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那时明代经济繁荣,日夜玩鼓的情形也正是此时。在清代,太平鼓日趋成熟,盛于京城内外城,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

门头沟区的太平鼓有舞蹈,有歌唱,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词,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有唱衣食住行、岁时风俗的。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真是“人随鼓,鼓缠人”。姑娘家的舞姿柔韧,轻巧,可以形容她们“扭起身驱似柳弯,扇鼓舞动肩带颤”,很有点俏劲。太平鼓的鼓点比较丰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京西太平鼓独特之处在于它边打边舞、鼓舞结合的特点。跳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部,一边以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断击鼓。每村都有不一样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编排。它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象征,是典型的北京地区汉族民间舞。

京西门头沟会打太平鼓的村子不下几十个,远至百花山下的黄塔乡、军响乡,历史上都曾有太平鼓,但最普遍、最活跃的是门城镇一带,每年春节前后,圈门里、三家店、东西辛房、大峪村等地都可见到青年妇女三五成群“斗公鸡”、“扑蝴蝶”、“走月牙”。撩腿扭腰,婀娜多姿,当姑娘时在家玩耍,出嫁后把舞技带到婆家。

每年秋收一结束,家家户户就开始拾掇太平鼓,请铁匠打鼓圈,请手艺人蒙鼓皮。每到傍晚,只要有人在村头咚咚地敲起鼓,远近的街坊邻居就会闻声而至,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一起尽情尽兴地“耍”起鼓来。打太平鼓也是一次人与人之间、邻里街坊之间、村与村之间互相交往、沟通感情、融洽关系的机会。

太平鼓在民间根植、在民间成长、在民间繁茂,深得老百姓的喜爱,老艺人对太平鼓的执着使太平鼓得以延续,得以不断发扬与创新。

多年来,门头沟区一直重视京西太平鼓的传承与弘扬,组织老艺人开班传艺,培养传承人才。“太平鼓”作为门头沟区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曾经在近自门城镇、远至妙峰山以及百花山下的黄塔、军响等地广为流传。虽然经历了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但由于深受民众喜爱,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门头沟地区。目前,在门城镇、妙峰山、琉璃渠、大峪、城子、圈门里、三家店、军庄、东辛房等地,还能寻访到太平鼓的踪影。

当地文化部门通过潜心整理、挖掘,将太平鼓这朵民间艺术奇葩,从农家庭院的自娱自乐,搬上了广场表演舞台。1984年,京西太平鼓被收入《中国十大集成——舞蹈卷》北京分卷;1990年9月,京西太平鼓表演团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团体表演;2006年,京西太平鼓走出国门,参加了北京文化周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展示巡演。他们还将新桥路中学确立为京西太平鼓艺术传承学校,把教授学习太平鼓列入学校艺术教学大纲,并制定了太平鼓发展的五年规划。

鼓在制作工艺以及在舞蹈中发挥的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的多成分作用等方面可看出,太平鼓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作为典型的北京地区汉族民间舞,对太平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北京地区民间舞蹈的弘扬。发掘、抢救和保护太平鼓,对丰富和完善北京民间文化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