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15669900000038

第38章 经济利益与对外交往

国与国之间交往,“永恒的只有利益”,决非陈词滥调,利益是永恒的主题,谁在强烈地、高效地争取自身利益,谁就能处于主动。经济利益也是如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坎昆会议上,美国代表佐立克诙谐地形容其贸易政策时说:“走路不耽误嚼口香糖”。他表示坎昆谈判失败,美国将在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如鱼得水。日本在同俄罗斯石油谈判中,全力以赴,甚至不择手段,都是只为本国利益。经济利益驱动性强弱,其效果可见一斑。对外交往,经济利益不可掉以轻心。它反映了文明交往中的自觉程度。

世贸组织是全球化交往的重要组织。在其中的成员不论是发达国家和被发达国家,都有个根本利益问题。这个成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组织的一系列规则或决议,对所有成员来说,整体上都是有益的。也正是这样,几代人,花去巨大资源建立了国际贸易体系。但会议的成功总比失败困难得多。各方成员在经济交往中,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其次要考虑其他成员的利益,最终要通过谈判寻找所有成员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利益在先,话语权在后,实质利益在先,谁得多、谁得少的各自话语权在后。如农业补贴的不公平,是现实存在,但各方僵持不下,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品补贴照样保持,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市场照样封闭,损失最大的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谈判不是说“不”的声音响亮起来,就能解决经济交往的问题。共同的利益只能体现在“协商一致”原则下协议条款的制定和执行中。

经济的对外交往,对待利益需要有大智慧,过去建立“第三世界”理论基础上的交往模式已不能简单套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很多领域有共同语言,但利益却不完全相同;而与发达国家利益在很多方面不同,但却有着巨大相互利益。我们已有一万多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占世界第五贸易地位,吸收外资名列前茅,而且国内市场庞大、产业结构层次多,产品有多样化竞争力,具有长久国际竞争优势,因此不属任何集团。利益多元化不能受集团思维限制。以开放促发展,还要据此利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根本利益自身决定取舍态度,采取交往内容、方式和策略。这是大智慧,是全球交往文明的大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