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拔罐、刮痧、按摩全集
15671000000003

第3章 全面认识拔罐疗法(2)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4.十二经脉依次交接。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一个周而复始、衔接如环的流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内至脏腑器官,外达肌表,营养全身。其交接可见经络与脏腑的联系。

四、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源于脏腑,故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都有直接的联系。除直接联系外,还有彼此联络、上下贯注、离合出入等形式。从而在五脏之间、六腑之间,以及脏腑之间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五脏来说,如足太阴脾经的支脉流注心中,足厥阴经贯心等。以六腑之间的联系来说,胃与小肠之间,除了器质方面有直接联系外,其中亦有经脉的联系,如手太阳小肠之经脉,贯穿下膈,抵胃而属小肠。以脏腑之间来说,则其联系更具有规律性,脏脉络腑,腑脉络脏,一阴一阳,形成了脏腑相合。

至于眼、耳、口、鼻、舌、前后二阴九窍和五脏之间,都是有经络联系的;筋、骨、血脉等和内脏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经络的连缀。由于经络沟通了内外,从而使外在的组织和内在的脏腑发生相应的作用。

经络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濡养身体的作用。人体靠后天水谷精微生化气血,气血在经络中循行不息,运行内外,以营养脏腑筋骨、四肢百骸、皮毛肌肉、五官九窍等。气的温煦和血的濡养作用虽与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但主要需依靠经络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才能达到濡养全身的目的。正如《灵枢·本脏》篇中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五、经络的病理变化

经络在病理方面,与疾病的发生与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传导作用。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如果经气卫外功能失常,病邪即可沿着经络通路内传脏腑。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时出现恶寒、体痛、流涕等症状,若内传至脏腑,便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但这种转变是相对的,是否转变,要看病邪的轻重及人体正气的盛衰,并和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也有关。

风寒之邪侵入经络,气、血、痰、湿淤阻经络,均可产生抽搐、肿痛之症。如果经络久痹不通,气血失运,筋骨及肌肉无以为养,则可出现麻木不仁,甚至偏枯、痿废等症。

在诊断方面,由于经络有其一定的分布部位,根据病变的反应部位,即可知其病在何经;又因每条经络都与相应的脏腑相联系,故根据经络循行路线上某一部位的特殊感觉,即可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在经络循行的路线上或经气聚结的某些穴位上,出现压痛或异常现象,如条索状物、结节等,都可以帮助诊断。如阑尾炎常在上巨虚穴有压痛,肝病常在肝俞穴有结节或其他阳性反应物。

又如头痛一症,前额痛与阳明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后枕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与厥阴经有关等。现在临床上还有用经络测定仪测定一些特定腧穴皮肤的电阻变化,以发现病变经络和病变脏腑的方法。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脏腑络属,能反映所属各脏腑的病症。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路线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例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另外,某些疾病常反映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反映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因此,这些部位常有明显的压痛、结节等异常反应,可出现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及电阻改变等,这些现象都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按压诊察及经络电阻测定等方法来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对诊断疾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六、经络的治疗

经络为全身气血循行的通路,与脏腑各部相连,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方面也必然有其重要意义。针灸即是通过经络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l.有具体症候。

经脉和十二脏腑各有其具体的症候,因而在诊断为某脏、某腑或某经脉的病变以后,即应在该经脉上选穴,这就是按经取穴的理论依据。

2.有一定线路。

经络循行各有一定的线路,因而当本经有病时,在该经循行的某些部位上反映出来的症状,就作为按经局部取穴时的理论依据。

3.能贯通上下。

十二经脉贯通上下,因而在治疗上就作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的理论根据。例如,足少阳胆经病发生的头痛,病虽在上,但该经的足窍阴穴却在下,故可取此穴治疗。

4.有阴阳表里。

十二经脉、十二脏腑都有阴阳表里关系,就可作为异经取穴的理论依据。例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关系,故手太阴肺经病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或手阳明大肠经病取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治疗。

5.三阴三阳循行有别。

经络循行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的,因而可以采取迎随补泻法来进行治疗。

6.各有所会。

奇经八脉各有所会,所以临床上可按八脉交会取穴治疗。

7.有交叉关系。

经络有交叉的关系,因而病在左治其右,病在右治其左。例如,足阳明胃经的左右两脉在承浆穴交叉,所以当左侧口眼歪斜时,可取本经的右地仓、颊车等穴。手阳明大肠经左右两脉在人中穴交叉,所以当右侧牙痛时可取本经左侧合谷等穴。又如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同交于三阴交穴,所以该穴可治三阴经病。

4.准确取穴有妙法

人体腧穴的位置不同,准确地取穴是应用拔罐法治疗疾病的前提。肌肉和骨节是腧穴体表定位的主要标志,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便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定取穴位。常用的取穴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

一、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各部位主要的骨节为重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短、大小,并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常用骨度分寸表

二、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是根据人体体表自然标志取穴的一种方法,包括体表固定标志法和体表活动标志法2种。

1.体表固定标志法。

所谓的固定标志,是指直接在体表能看到或能触及到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手指甲和脚趾甲、乳头、肚脐、骨节凸起或凹陷处、肌肉隆起部位等,利用这些标志可直接选定腧穴。如鼻尖高点取素骱穴,眉毛的中央取鱼腰穴,两眉中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取膻中穴,脐中取神阙穴等。

2.体表活动标志法。

所谓的活动标志,是指进行一定的活动使组织、器官处于特定的位置后,在体表看到或触及的标志,可利用这些标志取腧穴。如进行咀嚼动作时,在咬肌隆起的高点处可取颊车穴等。

三、手指同身寸法

指寸定位法又名手指比量法、指寸定位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先确定手指一定部位的长度,再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用这种方法取穴时,须用患者自身的手指作为标准,所以称为“同身寸”。常用的有3种:

1.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以中指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本法适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及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伸直时,以拇指指间关节横纹的宽度作为1寸。本法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

3.横指同身寸法。

又称“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本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

运用指寸定位法时,应注意不同的指寸有其不同的运用范围,不能以一种指寸遍用于周身。其次,必须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运用指寸法,当两者出现抵触时,应以骨度分寸法为准。

四、简便取穴法

这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快捷的取穴方法,是古今医家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取百会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另一手腕后高骨正中,在该食指尖处取列缺穴;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当中指尖抵达处取风市穴等。

5.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

一、头面颈项部

穴位:(1)阳白

定位:眉上l寸,直对瞳孔。主治:头痛,目痛,眩晕,面瘫。经络:胆经。

穴位:(2)风池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约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鼻炎,鼻出血,感冒,中风,面瘫,高血压,癫痫,荨麻疹。经络:胆经。

穴位:(3)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主治:目赤痛痒,口眼歪斜,眼睑跳动,头痛,眩晕。经络:胃经。

穴位:(4)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处。主治:口眼歪斜,唇缓不收,流涎,齿痛颊肿,眼险跳动。经络:胃经。

穴位:(5)下关

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齿痛,口噤,口眼歪斜。经络:胃经。

穴位:(6)颊车

定位:下颌角前下1.3寸,咬肌附着部的前缘。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颊肿,齿痛,失声,颈项强痛。经络:胃经。

穴位:(7)额中

定位:头额部正中线,眉间直上1寸处。主治:目赤红肿,面神经痛,头痛,眩晕,呕吐。经络:奇穴。

穴位:(8)印堂

定位:两眉之间。主治:头痛头重,鼻出血,鼻炎,小儿惊风,产妇血晕,腰痛。经络:奇穴。

穴位:(9)太阳

定位: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面瘫。经络:奇穴。

穴位:(10)牵正

定位:耳垂前0.5~1寸处。主治:面瘫,口腔溃疡,下牙痛。经络:奇穴。

穴位:(11)新设

定位:第4颈椎横突尖端,斜方肌外缘。主治:枕神经痛,颈肌痉挛及扭伤,颈部及肩胛部疼痛,喘息,咳嗽,淋巴结肿大。经络:奇穴。

二、胸腹肋部

穴位:(1)中府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咽喉痛。经络:肺经。

穴位:(2)库房

定位: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胸肋胀痛,咳嗽气逆,咳唾脓血。经络:胃经。

穴位:(3)膺窗

定位: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经络:胃经。

穴位:(4)乳根

定位:第5肋间隙,乳头直下。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呃逆,乳痈,乳汁少。经络:胃经。

穴位:(5)胸乡

定位: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主治:胸肋胀满,胸背痛,卧难转侧。经络:脾经。

穴位:(6)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