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安全教育高一(上)
15672100000001

第1章 校园安全

体育活动重安全

2008年4月23日下午放学后,某高中一年级的十几个男生还滞留在操场上踢足球。他们分成两队,又喊又叫,来回奔跑,汗流浃背。场边几个同伴看他们玩得痛快,早就跃跃欲试,一显身手。替换上场的许某是个文静的“白面书生”,平时不太喜欢体育运动,这次却玩兴顿发,当起守门员来。正当他摆起守门架势时,对方已攻到小禁区前,面对突然飞来的足球,许某伸手去挡,结果因为球速太快,力量又大,再加上手势不当,球虽被挡了出去,但许某的右手却酸痛难忍,弓着身子哇哇直叫。同学们赶紧围过来察看情况,扶他到场边,以为是伤筋,帮助活动一下就好。岂料,手稍一摇动,钻心之痛难以招架。于是,老师和同学直接把他送到医院。经医院诊断,许某的右手小拇指骨折错位,需要打石膏包扎固定,一个月后才能痊愈。在这期间,许某的右手不能活动,这给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第一次上场守门,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这是一起意外伤害事故。许某平时很少运动,更不用说踢球守门了。面对急速飞来的足球,接球不当,这是造成右手小拇指骨折错位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作为守门员应事先活动身子,戴防护手套,了解基本的守门技术,这样可以较好地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但由于许某缺乏基本的守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匆促上场,这是造成运动伤害事故的又一个因素。

智慧点击

足球、篮球、长跑等运动属于剧烈运动,参加这类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体能量力而行。如果平时很少参加运动,切勿一下子就参加剧烈运动;即使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运动量也要由小开始、逐步加大,使身心的承受力逐步提高。

每次运动或体育锻炼前,先要做些准备动作,热热身,使自己的身体充分活动开。而且要熟悉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动作要领,这样,才能在运动时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热身时动作不宜过大、过强。

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踢球前必须戴护腕、护膝等防护套,守门员要戴手套;冬季长跑,要戴手套,防止手被冻伤。

不要空腹锻炼,锻炼前应适当吃些东西但不宜过饱,锻炼前后均应适当饮水,天热时,饮水量宜增加。秋冬季节,运动时汗流浃背,运动后应立即穿衣,以防感冒。

选择标准合脚的运动鞋。柔软、防震性能好的运动鞋可分解来自地面的压力,减缓双脚所受的冲击,大大降低扭伤的概率。不穿钉鞋踢足球。

发生伤害事故后,应立即向老师报告,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果只是轻微酸疼,可以借热水浴或芳香疗法来减轻症状。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有舒缓肌肉疼痛的作用,如甘菊、迷迭香及油加利树等。假如疼痛程度已妨碍到肢体的正常活动,必须及时就医。

假设你是体育班长,写一篇关于体育活动安全的文章,然后念给大家听。

安全上好实验课

【案例一】晓芸(化名)是一名高中生,经常会接触到实验课,而自己的弟弟却还是一名小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验活动。于是,晓芸经常向弟弟炫耀实验是如何的有趣。终于在一次分组实验时,晓芸趁老师不注意拿走了一块钠,准备让弟弟一饱眼福。回到家后,晓芸召集弟弟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开始她的精彩表演。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蒋晓芸用了比老师规定要大些的钠,但她所用的水杯口却比烧杯口小。因为看稀奇,弟弟和几个小朋友都离水杯很近。当蒋晓芸刚将钠放入水中,马上就看见钠溶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表面产生许多气泡,小球四处游动,同时看见了火花。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见“砰”的一声,几人同时感到脸上有灼烧一样的刺痛。结果,晓芸和弟弟脸上从此留下了几颗黑麻子,晓芸的弟弟不仅留下了麻子,而且眼睛也受了严重的烧伤。

【案例二】小刚(化名)的成绩和行为习惯都挺好,是老师非常喜欢的学生。有一次分组实验——硫化氢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因小刚生病在家没有做成。小刚是一个对事很认真很执着的学生。于是他向老师提出补做实验的要求,老师答应了,但因有点事不能立即陪小刚一起去实验室,就把实验室的钥匙给了小刚。由于小刚的实验能力比较强,实验比较成功。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尾气处理,而硫化氢有剧毒。他先闻到一点气味,后来便感到头痛、头晕,甚至恶心,他以为是自己感冒还未痊愈所致,也就没有在意。不一会儿,他感到全身虚弱,最后昏迷在实验室。幸亏老师办完事及时赶到。如果不是老师及时赶到,小刚继续吸入部分硫化氢,会因昏迷过久,窒息而死。

同学们在上实验、操作课时,普遍存在急于动手的心理,往往忽略教师的上述教学环节,这不仅对学习知识、技能非常不利,而且容易埋下不安全隐患。所以,在动手操作之前,一定要静下心来,严肃、认真、仔细地听取教师的指导。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特别是不能用手随意触摸、擦拭电器,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上,以防触电事故。第一次上这类课时,应特别注意了解电源匹配系统,掌握仪器设备以及试剂的规格、品类、性能和使用、操作方法,切忌盲目乱动乱拧;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的开关旋钮,尤其不可乱动;实验中如发现仪器运作不正常,或者发生其他事故,都应立即切断电源、火源,停止操作,报告教师来检查处理。对于实验、操作课使用的电气设备,学校总务处每学期都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不留安全隐患。

智慧点击

实验课是大多数同学所喜欢的课程,因为在实验课上,可以从“玩”的过程中学会好多东西。但是上实验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否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

当在实验室发生酒精着火时,千万不要用水去泼,最好用湿的衣服捂盖,或用细沙掩埋。

上实验课注意穿戴简单。

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按老师讲的操作程序去做,切不可儿戏,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易爆物品要注意安全使用:使用易爆物品时,要远离火源,也不能与高温物体接近;不能点燃易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易爆物体如炸药、硝酸铵、TNT不能受重压、撞击或点燃等等。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一定要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否则,就会发生事故。

千万不要将实验室里的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更不能随意去别的地方自行做实验,这样会出现危险。

如果出现其他小意外,不要乱动,一切听从老师指挥。

在实验课上,化学药品溅到同学的眼睛里,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查找相关资料,写下来。

拥挤踩踏太危险

【案例一】2007年8月28日,云南某县小学的一些男生下课后,到教学楼二楼上厕所。突然,一名学生大叫“我的鞋子掉到厕所里了”,导致其余在场学生惊慌失措,纷纷向厕所外跑。在相互推搡中,一些学生被挤倒在地,发生踩踏。当时的踩踏事件令17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伤势较重。受伤的学生大多是低年级学生。

【案例二】2006年11月18日晚,江西某县一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其中11名伤势较重。

当时该校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时,带班老师集中在办公室批改期中考试试卷。

踩踏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成立了医疗救助、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小组,医疗部门对受伤学生及时进行了医疗救治。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现象多发生在举办大型比赛、演出、促销等活动的现场。人员相对集中的商场、影院、展销会、庙会等处是拥挤伤人事件的易发地。但在校园内发生因拥挤而伤人的事故则往往易被人所忽视。在校园内,当学生听到下课铃声,从教室涌向操场、卫生间时,在窄小的楼梯和走廊里最易发生不测,照明条件不好时,危险性更大。拥挤往往可造成人员伤亡,轻者可造成被压挤人员皮肤、软组织的挫裂伤,重者可造成骨折、窒息等,有时甚至造成死亡。

智慧点击

上下楼梯要靠右,不要贪快抢先,更不要在楼梯上奔跑打闹。

很多同学聚集时,一定不可拥挤,当遇上狭窄地段时,应排队缓行。

如果出现拥挤情况,首先要镇定,克服慌张心理。

前面的同学要向后边的同学传话慢行。班干部应积极、冷静地维持秩序,疏导人流。

出现拥挤时,应伸出双手,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不要将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最危险的姿势是双手插在口袋里。

如果有同学被挤伤或出现重大事故,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把受伤同学送往医院抢救。

不论在任何地方,在突然被大多数人裹挟向一个方向行动时,不要因为任何原因逆向行动,也许人流前进方向与你要去的目的地背道而驰,也不要做逆流而动的尝试,以免被众人挤伤。

在拥挤的人流中,不要俯身捡拾东西或提鞋、系鞋带等,防止被挤倒在地而被踩伤。

你们学校发生过拥挤踩踏的情况吗?根据你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写一篇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报告给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