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感受红色格言
15672300000008

第8章 知识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

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

——毛泽东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唯以求真的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

——陶行知

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唯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徐特立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茅盾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鲁迅

唯对于书,不能忘情。

我之于书,爱护备至。

污者净之,折者平之。

阅前沐手,阅后安置。

温公惜书,不过如斯。

勿作书蠹,勿为书痴。

勿拘泥之,勿尽倍之。

——孙犁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蔡元培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苏步青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

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的小溪、小涧的流水,一座几千米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原作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个湖泊;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

——秦牧

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

——邓拓

自然界、机器和一切工作,对待没有知识的人,对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气的,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残酷的;但是它们对待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对待健壮的和勇敢的人,则是非常驯服的,承认你是主人,情愿为你服务。

——宋庆龄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的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生在现今的时代,才拿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鲁迅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舒婷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读书要四到:一是眼到,二是口到,三是心到,四是手到。

——胡适

读书要从薄到厚,在从厚到薄。

——华罗庚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区思想才行。

——茅盾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要痊愈的病人不辞热痛的针灸,要上进的读者也决不怕要恶辣的书。

——鲁迅

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

——鲁迅

读书是至乐的事。

——林语堂

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无相干的,也要泛览。

——鲁迅

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鲁迅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华罗庚

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全读不可能也无此必要,但是选读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张广厚

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郭沫若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时间过得越长,情谊也就越深厚。

——臧克家

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邓拓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

——鲁迅

看书的目的,在把书变成我所有。

——谢觉哉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叶圣陶

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忘记。

——徐特立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鲁迅

读书不可以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林语堂

我们和十个人相交,未必有两三位可以成为朋友;从书中所得到的友谊温情,比例却比较高。

——李霁野

读思想的书如听讼,要读者去判分事理的曲直;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道的清浊。

——周作人

“必读书要多,案头书要少。”我以为案头只能摆两本书,一本是精读的;另一本是泛读的,作为调剂。

——夏承焘

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随便读到一部作品就全盘接受,因为他头脑空空,装得下许多东西。

——巴金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

书本是获得知识的阶梯,一个人不愿学习是可怕的。

——杨得志

书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张念宏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一切书都是为着帮助你思想,而不是为着代替你思想而写的。

——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