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书法家
15673100000011

第11章 纸

一、纸的种类

造纸的主要原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一)弱吸墨纸类

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漫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笺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笺,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于这一类。

(二)澄心堂纸

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笺。“轻、脆”,即其特性。

(三)蜀笺

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笺,自唐以来颇负盛名,如薛涛笺、谢公笺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笺”以师厚创笺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笺。“薛涛笺”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笺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

(四)藏经纸

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笺,有黄白两种。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笺、蜡笺,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笺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

(五)强吸墨纸类

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若笺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笺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

(六)宣纸与仿宣

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秆与檀木皮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

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写出别有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

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

(七)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

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已不能见到。

二、纸的选择

(一)质地柔韧厚密

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纸既容易损笔,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纸,莫不以品质见称,如澄心堂纸“密如玺”,玉板宣“柔韧、耐久”。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选择时以目测就可以知晓。

(二)色彩洁白

纸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质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纸。洁白无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为原料,蜀笺则“以浣花潭水造纸”,都是实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纯洁白,才是本性佳之纸,但染色之纸不易传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是避免使用的好。洁白不洁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这也不需要多言吧。

(三)表面光涩适中

纸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光滑固易行笔,但若过滑而笔轻拂而过,便无笔力可言,若粗涩则与之相反,易得笔力,但过涩则难于施笔,易损笔锋,所谓“细而不涩”也。这个可凭视觉与触觉分辨。

(四)吸墨适度

纸须能入墨,否则墨浮纸表,易于脱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纸类吸墨较强,笺纸则反之。吸墨太强,若运笔稍慢,则点画俱成墨团。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纸,亦非所宜。故择纸时要考虑到书体及个人运笔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纸但不成“团”为佳,选购时若店家允许,尽管用墨去试,一试便知。

(五)据碑帖择纸

临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仅要注意到笔,纸也是条件之一。择纸先辨其吸墨性,视真迹的入纸程度而定,入纸多则选用强吸墨纸,反之便选较弱者。若无法窥知入墨实况,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风俗辨之,锋芒显露,神采奕奕者,多用笺纸类;温润含蓄,风华内敛者,则可选用宣纸类。

(六)依个性择纸

当然,个人的喜好也是该考虑的,否则若买回不爱用的纸,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外,运笔急者,宜选强吸墨纸,其墨方能入纸,行笔迟缓者,则可选弱吸墨纸,不然墨团跃然纸上,可不大妙。

三、纸的使用

(一)宜平

书写时必需平放,才易于书写;若纸皱,便不易书写了。唯有人写古篆隶时,故意将纸揉皱,以求斑驳之致与古意。

(二)洁净

纸上污秽,会影响观瞻运笔与墨色,灰尘也会影响运笔,若与墨汁相杂,墨既不坚,亦乏光彩。这虽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

(三)分格

书法书法,写字最重法度,故“书”、“法”并称,尤重间架与章法,布置章法有纵行横列之分,立定间架则有九宫、田字、米字诸式。线条亦有明暗之别,凡篆隶行草楷诸体都是如此,尤其是楷书更是重要;据说唐人重“法”,丝毫不苟,看留下来的名家诸法,其法度之谨严,空前绝后,故有九宫创于唐人之说。

分格也需随书体而定,法度最严的楷书和篆隶,纵横需整齐,行列皆可划分,而行草唯有直行,不宜加横列,以免缚手缚脚,不得纵放。明线宜细,以免妨害观瞻,暗线用书宜轻,不必涂抹,以免损毁纸张。若折纸易起皱折,妨碍运笔,亦须避免。

(四)固定

书写时纸需固定,若纸随笔动,字便不能随心应手。除了以左手按纸,也可以用镇尺压在适当位置,使纸固定。

(五)垫吸水布

以笔饱蘸浓墨写字时于顿挫重按处,力透纸背,墨渗纸外,不但会玷污桌面,且笔画染开,也会破坏画面。所以需要以吸水纸或布垫在纸下,可以将渗出的墨吸干净,保持画面整齐。

(六)待干收纸

墨汁未干时收纸的下场大家都很明白吧!好好的一个字平白多了个“镜像”,有时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还有,不要自作聪明的将作品“盼干”,或是想用卫生纸吸干,这样不但会使墨易脱落,且会使墨色受损。收拾时,不要任意折叠,以免损纸,有碍观瞻。

(七)藏诸干凉处

纸受潮易腐朽,过度干燥又会破裂,因此若想使贵大作能长长久久,就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其他如虫蛀也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