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书法家
15673100000018

第18章 硬笔书法学习

一、硬笔书法的基本概念

硬笔书法是用硬笔(包括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书写工具,按照书法艺术的表现技巧和造型规律来塑造美的汉字的一门艺术。它同毛笔一样,也讲究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风格美。也同样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其艺术风格也有端庄工整、典雅秀丽、雄强豪放、洒脱飘逸等。

硬笔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不仅要求要把字写来正确、规范、易识,能够表达意思、交流思想、传达信息,而且还要把字写得美观,给人以美感。硬笔书法是汉字书写在硬笔字的基础上的一种美的升华。

二、学习硬笔要讲究“法”

任何艺术都有它自身的创造规律和严格、系统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要讲语法、学琴要讲指法、弓法。硬笔书法也同样如此。写字讲究书写姿势,这叫“身法”;执笔讲究要领,这叫“执笔法”;如何书写基本笔画这叫“笔法”;将点画按照汉字结构规律进行组合,这叫“字法”;一个字的书写从首画落笔“起”,到最后一笔的“收”,整个书写过程又叫“运笔法”;将许多字按照不同的形式要求进行分行布局,组合成篇,这叫“章法”等等。而在许许多多的“法”中,就初学而言,重要的是“身法”和“执笔法”。就书法而言,其核心则是“笔法”。

三、学习硬笔书法,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硬笔书法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方法对头,应当是很容易的。但由于许多同学一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必然影响学习硬笔书法的进度,甚至无法深入,原地踏步。因此,要把字写好,就必须纠正过去不良的书写习惯。具体讲,就是一开始学习硬笔书法,就要端正写字的姿势,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当然,开始你可能不习惯,但慢慢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时间一长,习惯就成自然了。

四、执笔法

硬笔书写一般采取“三指虎口执笔法”,即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的指头左右两边夹住笔杆,用中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交接处托住笔杆的下部,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依次靠拢,同时掌心自然弯曲。这样,直接控制笔杆活动的实际是一、二、三指,小指轻轻抵住纸面,(不能压死)。笔杆前倾,斜度约45度。笔尖指向前方。其要领是“指实、掌虚、杆斜、腕活”。

五、姿势

身要坐直,头要端正,身体自然前倾,两腿平放与肩宽。做到眼睛离纸一尺左右,笔尖离指一寸左右,胸脯离桌沿一个拳头左右。整个书写姿势要保持轻松自然。

六、基本笔法概念

1.提和按指笔尖在书写过程中的上下动作;2.轻和重指笔尖在纸上运动过程中,与纸面摩擦的力度变化;3.快和慢指硬笔在书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4.起、行、收指书写每个笔画所应遵守的三个步骤。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以上四种基本笔法并非各自独立,截然分开,而是交替运用,水乳交融,也就是说,书写任何一个笔画,(甚至一“点”),都应当包含上述笔法;在书写整个字、整篇字的过程中,更是应当充分体现上述笔法。

七、关于笔顺和笔数

在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对一个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和笔数的计算是相当严格的,目的是便于记忆,达到统一与规范。而作为书法来讲,则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考虑,(书法是艺术教学而非识字教学),对“笔顺”和“笔数”相对弱化。如,“方”字的笔顺,识字教学中“横折钩”是作为最后一笔,而在书法教学中则可以作为第三笔,撇画作为最后一笔;又如识字教学的“一”就是一笔,“横折”也是一笔。而在书法教学中是通常说的“一笔不是一笔,一画不是一画”,即便是最简单的“一”书写,也都包含了“起、行、收”三个动作,“横折”自然不能作为一画来书写。因此,学习硬笔书法对这一点应当有所认识,不能机械地将两者简单等同。

八、多临、多看、多思、多记、多用

1.多临就是对照好的范本进行学习。历史上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在长期的临摹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临帖,就是继承中国书法的精华,就是用美的字取代自己原有的字,书法上叫“脱胎换骨”、“吐故纳新”;2.多看即平时要留心,注意观察,无论走在街上或外出旅游,或是看见老师或同学等写得好的字,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多方借鉴,全面吸收;3.多思就是动脑筋。有些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字的用笔方法、结构规律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等等;4.多记就是将美的字记下来。身上随时装一支笔,一个本子,尤其是自己写不好的字,更要多记;5.多用就是把自己学到的好的字,要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无论是平时做作业或给同学、亲友写信,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把字当成书法来写。怎样既能巩固学到的知识,又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

学习应当讲求科学的方法,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真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本身的特点,确定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学习书法也是如此。由于硬笔书法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种类不过才二十余年的历史,因此,其理论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多照搬传统的毛笔书法的理论。传统的毛笔书法理论固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因书写工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其不能完全指导硬笔书法的学习与创作。硬笔书法若要发展、繁荣,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吸收传统书法理论的营养,确立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就书法的入门途径来讲,传统的书法理论讲求从笔画入手,然后为间架结构,再次为章法。硬笔书法的入门方法许多教材也大都遵循这一途径,笔者认为硬笔书法的学习应有别于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应逆向而进,先讲章法,再学结构,最后细究笔画。章法、结构、笔画三者相对而言,章法的讲授难度最低,学习者也易于接受。对于初学者,应先令其知晓在白纸、条格纸、方格纸上整篇字的正确布局,天头地脚应该怎么留,行距、字距又怎么把握。这些应该不难掌握。之后学习字形结构。传统书法有“八法”、“三十六法”、“七十二法”、“八十四法”之论,对书法结构方面讲得比较详尽,但由于所列名目较繁,不适合初学者学习。后人从字形构图上将汉字结构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又将“合体字”归纳为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等六种结构形式。再从这六种“结构形式”中,找出其上下左右,宽窄高低等相互之间“搭配比例”的规律,按照其比例规律,进行书写,方法就简,效果良好。章法问题解决后,应培养初学者逐步具备分辨汉字结构形式的能力和部件搭配的美感,知道一个字其部件在整字中较佳的位置和比例。到此,虽然笔画“毫无长进”,但书写的作品已具备了整体布局合理、整洁美观、字体间架匀称端庄等基本要求,已有脱胎换骨之感,书写者也会油然而生一定的成就感,入门难一关已破,定会兴趣大增,这样再深究笔画也不会轻易地知难而退了。退一步讲,如果就此止步,在公众交际之中,其书写能力也不会“难以见人”了。

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提出这一论点,笔者有着如下的考虑:首先,从硬笔书法的特点来看,硬笔书法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其书写工具与毛笔的特点截然相反,笔尖弹性小,笔画变化少且远不如毛笔书法明显。在书写格式上,硬笔书法不仅包括了毛笔书法的所有格式,而且还有着毛笔书法少有的横写格式。硬笔书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硬笔书法不能照搬毛笔书法的学习理论,应走一条符合硬笔书法规律的新路。关于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关系,至今仍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从书写工具、书写感觉和欣赏角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只能参考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

其次,书法的学习有着枯燥、重复、入门难、提高更难的特点,而学有所得的愉悦感却大大抵过先前所付出的艰辛,这种愉悦感如果书写水平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从硬笔书法的学习目的来讲,因为硬笔是人们的常用书写工具,所以大多数人只是要求能够写一笔整洁流畅的硬笔字,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更讲求“速效”。如果一味要求从一笔一画练起,人们耐心有限,很难坚持下去。从人们的认知规律来讲,人们喜欢简便易学,见效快,能够学以致用的方法。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综上所述,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学用结合,能够很快有所收获,品尝到学习书法的乐趣,自然地解决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坚持下去定然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