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书法家
15673100000007

第7章 写好字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一、写好字的重要性

写好字对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请看一个小学生对写好字重要性地看法:写好字的重要

以前,徐老师总是教育我们,字一定要写好,到时候真要用了,就来不及了。可是,我总是听不进去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今天真碰上“写字”这大用场了。我们很荣幸的应邀去参加万人签名大会。

那儿人山人海,连电视台的叔叔也来了,我总不能出丑吧!于是,我找了个位子,刚想写,可又一想:签名的字写得难看,电视拍出来多丢人呀!字写的好的,人家看了那不是很光荣吗?

签吧,别再磨蹭了。不知是地面凹凸不平,还是我太紧张的缘故,签出来的名弯弯曲曲,像一条蛇卧在地上似的,真丢人呀!当时,我恨不得挖个洞,好钻进去呀,不过这也没办法,该怨谁?还不是自己?有了!我大步一迈,躲到同学后面去,这下总没人晓得“柴芳燕”是谁了!哈哈哈……

快走时,我不巧看到了“宋莉”的名字。这不是六(三)班的班长吗?听说她在青少年宫学书法呢!你看,字写得多漂亮!刚强有力、笔锋十足……唉,我真羡慕!

啊!写的一手好字确实重要!

据《大河报》报道,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但随着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在对一些小学生调查中了解到,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已经占多数。现在的小孩子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输入法,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

前不久,媒体还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些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

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被普遍看成是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却使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不仅中小学生,就连家长和老师大都也认为字写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一位小学教导主任对曾说,现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升学率上,学生写字好坏对升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

写字真的“没用”了吗?

其实,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

较之字母文字,汉字要复杂得多。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要把它们写得好看,就必须先把那些奇形怪状的笔画写好,并合理地进行组织。粗细、俯仰、呼应、避让、顾盼、疏密……美学中的很多基本原理,就蕴含在每一个汉字中。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触类旁通,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所以,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修好的一门课。在科举中,仅仅因为书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受“破格”待遇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书法中往往含有很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鸿儒巨子,大都书艺卓绝。“书圣”王羲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首先是文学作品,苏东坡的书名并不亚于他的文名……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字的,但在临池中,他们的修养和各方面才艺却与书艺相互促进并一起得到升华。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书法艺术不可分割。因为文化的流传依赖于文字这个载体,而中国汉字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书法的历史。书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实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不可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国的大街小巷,触目皆为呆板的印刷体汉字,那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

针对中小学普遍不重视写字教育的状况,教育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切实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绝不能把“写字”这门课完全荒废。

二、写好字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汉字是中国人的杰作,它的书写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应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今日很多中国人字却写得不好。翻开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斜斜,犹如“草上飞”,甚至缺胳膊少腿,错别字成堆。看部分学生作业犹如看天书,难以辨认,对学生字迹整洁的要求已如同虚设。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的社会,现代化的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使人们忽略了一些传统文化。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字写得好坏无所谓的情况,“字如其人”,字的好坏可以反映写字人的精神面貌。“心正则笔正”,书以德贵。通过让学生学习写字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热爱祖国的思想及民族自豪感。所以加强写字训练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

相对学校课程而言,写字教学主要是开发人的右脑,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碑贴的临摹和对字的结构、章法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维能力。写字与语文有密切联系。写字可以巩固识字,辨别字形,了解字义。写字是书法的基础、入门。中国的书法又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同。从趣味性、知识性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

中国的书法十分独特,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写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增长知识,这正符合了国家对美育所提出的要求。写字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字的笔画本身就是美的造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的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现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过春节时也已不满足于买印刷品,而希望得到书法墨宝。这正是因为除了追求美的享受之外,书法也是一种审美的引导。

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较孤僻。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要全身心的投入,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学生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重点的选择历代名家作品给学生以直接赏析指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

写字不仅能启发智力,而且与各学科学习有密切关系。写字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写字就是写修养、写气质、写格调、写境界。学生写好汉字利己利人,所以应加强写字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