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人赚钱靠什么
15674700000031

第31章 富人的手段(4)

当一个人接受了人生给他的剧本角色——穷人或富人之后,他们总是要找出一些逻辑关系来使自己表现得更加自然:“因为我生在这个贫困的家庭里,所以我是穷人,这是应该的。或者说我生在这个富裕之家,因此我的命运是注定的。”殊不知,正是这一错误的逻辑推论,使他一辈子无法超越自己,战胜自己。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从来不是固定的,穷人可以变富,富人也可以变穷,是玫瑰总会开放,是金子总会闪光,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能改变你的人生。这个世界有两个转动不息的轮子。今天的富人明天就可能不是富人了,今天的穷人明天就未必是穷人了。由此可见,贫穷与富有并非上天注定,不可改变,二者之间可以自由转化,转化的时机全由你来决定。你要想富有,就必须学习富人。只有先去学习,你才会得到他们富有的经验。

有一个有钱人和一个穷人在一起。那个穷人见有钱人生活那么舒适和惬意,于是穷人对有钱人说:“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给您干活3年,我不要一分钱,只要你让我吃饱饭,并且有地方让我睡觉。”有钱人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3年后,服务期满,穷人离开了有钱人的家。又过去了10年,昔日的那个穷人已经变得非常富有了,而以前的那个有钱人相比之下,就显得很寒酸。原来那个穷人用了3年时间学到了有钱人的经验,于是他获取了很多财富,变得比那个有钱人还富有。尽管你现在很穷,但你要有意识地去接近富人,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你也会闻到财富的气息。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的,但穷可以改变,要想改变穷的状况,需要了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穷人和富人不是简单的钱和资产的悬殊,而是观念、思维方式和性格上的不同。穷人思想封闭、害怕风险、比较感性。富人思想开放、勇敢而理性。人人都想赚钱,但赚钱方式不同。穷人的钱放在银行里,而富人的钱放在投资和保险公司的账户上。穷人的钱在为政府和富人工作,富人则利用自己的钱和穷人放在银行里的钱为自己工作。穷人不能责怪富人,因为穷人自愿把钱放在银行里,而银行需要把钱借给会赚钱的富人来赢利。

你要改变贫穷的状态,先要改变自己贫穷的思维方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阶层,穷人则常常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从外表上看去更像穷人,但却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在所不辞。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他们仍宁愿挤入富人的队伍之中,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以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排在穷人之首的人则永远无法摆脱穷人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所具有的思维和感觉决定了他将来能否拥有财富。富有的思维创造财富,而贫穷的思维造成真正的贫穷。人如果太穷了,就会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他的头脑里没有了足够强烈财富野心,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条件。而一旦你对财富产生了强烈的野心,并具备了富人的思维方式,你也能迅速地改变自己经济状况,甚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要改变自己贫困的处境,你先要改变自己贫穷的思维方式。

富人的交往

富人与富人之间的交往的目的是为了结识合作伙伴,所以,富人更注重以诚相待朋友,以诚为主即可节省时间,又可给人以强烈印象,下列方法是富人多常用的:

1.初次与人交往时,多要几张名片。如果你总是向别人要两张或三张的名片……而不是一张,你的生意伙伴会觉得受宠若惊,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经常好奇地问:“你要两三张名片做什么?”此时你简单而又诚实地答道:

“我想留一张自己用,但是我认识的其他人可能会愿意跟你联系——我公司的同事、我们共同的朋友、还有生意上的伙伴,他们可能不认识你。我以前曾经遗憾自己只要了一张名片,以后决不会这样了。如果你给我两张名片,我们的会面就会事半功倍。”

2.尽量使你的名片“长寿”。在散发你的名片之前,在背后写点什么。可能是你们会面的日期、讨论的内容,或是以后你能提供的信息或服务。注意措辞要恳切,表示愿意帮忙,而不是请求帮助!

大多数递出去的名片都会很快被丢弃。如果你的名片包含了“给予”的信息,就会幸存下来,成为孕育日后成功的种子。

3.与人交往应全神贯注——在任何新的生意场合,要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记下他所说的话,问他问题,了解他为人处事的原则。这样就等于告诉他你很重视他。

4.与人交往时要做到有来有往。在接到每封信、每个电话或者在每笔私人业务及工作接触之后的24小时之内,要给当事人一个准确的回答。

5.与人交往时顺水人情要做足。

河野一郎是日本的一位企业家,最会利用人们想念离别亲人心理。

1959年他在欧美旅行,在纽约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好友米仓近先生。两人互道近况,留下了在国内的住址和电话,知道彼此都已成了家。当晚,河野一郎回到旅馆第一件事,便挂了个长途电话给米仓近太太:“我是米仓近的老朋友,我叫河野一郎。我们在纽约遇到了,他一切都很好。”

米仓近太太感激莫名,一时热泪滂沱。米仓近后来知道了,特地专程去谢了他。

任何人总是关心着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一旦发现了别人也在关心着自己关心的人,大都会兴起一种亲近的感觉。而企业家们正是可以利用这种共同的心理倾向,使人有亲切感,增进人际关系。

富人与金融界的关系

外部资金是维持和富人扩大财富不可能缺少的条件。既然一个富人的发展和壮大依赖外部资金的程度这么高,富人会着手去解决外部资金问题,取得外部资金,那必须通过银行信贷而获得信贷资金。富人会不可避免地要与金融界打交道,想办法取得金融界的有力支持,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这样,富人的事业才能正常运转,富人的事业才能更好地壮大起来。如果富人与金融界的交道打不好的话,对自己发展所起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与金融界打交道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恪守信誉

不仅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的其他一些国家,讲究信誉对金融界来讲也是重要的。富人在与金融界打交道中,在恪守信誉这一问题一千万含糊不得,稍微含糊,会使你在此之前所付出的任何努力都将成为徒劳。因此,富人在向银行贷款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按期偿还能力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因素作充分的估计,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做到“恪守信誉”。如果对于金融界来说,富人因种种原因多次失信,那么金融界将会失去与富人往来的基本信心与兴趣。相反,如果富人能够坚持做到恪守信誉,事情就不会出现那么令人消极的一面,富人与金融界的关系将会变得更融洽。因为金融界不会不清楚,自己只有把钱贷出去才能获取利润。自然金融界只想把钱贷放到安全可靠的地方。如果它面对的是一个恪守信誉的富人,那么该人是很容易获得其所需资金的,而且还能够享受到种种优惠。由此可以看出,富人与金融界打交道时,恪守信誉很重要!

2.让金融单位有安全感

金融界也是经济实体,它是很讲究实惠的。当富人向银行提出有关贷款申请时,一定把这笔钱用到哪里,将来会产生怎么样的经济效益向金融界讲明白。在这样做时,要特别注意方法问题,能让金融界切实认识到你的投入定能得到很好的回报,由此认为,偿还贷款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3.经常与金融界保持联系

当富人得到了金融界的贷款之后,应该经常、及时地向金融界有关方面通报信息,定期向他们汇报产业项目的进展情况、资金周转情况。当他们来到企业检查有关情况时,千万要热情周到地接待,主动呈报,公布所有有关资料,积极配合他们完成检查。富人只有这样做,才能长期而且有效地与金融界保持联系,而金融界也会更有兴趣与信心和企业合作。但有一些富人却不这样做,当他得到了贷款后,马上由笑脸转变成冷漠的脸,认为现在是金融界求他了。这样做无非是断了自己的后路。

富人的借势

穷人靠自己的力量赚钱,富人借助别人的力量赚钱。富人借势,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赚钱。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同样一件事,彼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此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的人即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当然,我们更应清楚,在诸多因素中,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我们“乘势”的灵魂,这就犹如我们平常发表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件事做一个决策的看法一样。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与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场的行事中,即使你是一个身份显赫、举足轻重的人物,即使是你的意见很富有科学性、意见绝对正确、决策十分果断准确,如果你想让你的意见或决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响,你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乘“势”而发。否则,做早了没用,做迟了徒然自误;做的场合不佳,效果不大,甚者带来负作用。这就是“势”的作用。

借势经营就是乘势而行在创富活动中的运用。许多人富人创业与经营中都运用了借势经营这一创富理念。著名华商林建中就是借势经营的一代富商。

林建中,1950年出生于广东,1961年他还在读小学时,随父亲迁到香港谋生。由于家境较差,他只好在父亲开设的皮包厂里帮忙,那时他年仅12岁,负责厂里的接待客人和接单工作。在工作中稍有空闲,他就看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1969年,林氏父子卖掉了香港的小工厂。举家移居美国纽约。初到美国时,他们什么资本也没有,只好寄居在亲戚家里。经过一番寻找后,林建中在纽约华埠一家成衣厂找到一份杂工,月薪只有95美元。长期住在亲戚家总不是办法,林氏父子到纽约几个月后,自租了一个地方居住。由于他们收入甚少,经济拮据,所租的地方是在布鲁克林(Brooklyn)的黑人区,那里的租金是最便宜的。但是,那里是纽约市最脏最乱的地方,他家住在那里常常受到别人的欺侮和白眼。林建中是个从小就有壮志的人,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更激发了他的奋斗决心。

怎样奋发图强呢?从少年时期就涉足商场的林建中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他想,勤奋是起码的条件,巧干是一条捷径。他曾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硫化橡胶发明者查理斯·魏道亚勤奋创业的过程。这位青年从小就有自己的抱负,要在科学发明上干出一番事业。他选择了硫化橡胶这个攻克目标。他整整花了8年时间阅读各种有关书籍和进行科学试验,忍饥挨冻,受尽了亲戚朋友的冷嘲热讽。他不惜举债搞试验,结果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入狱。但他在监狱里仍在研究这项目。出狱后,他又全力投入研究试验中,后来他终于成功了。硫化橡胶的发明不仅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查理斯·魏道亚也因此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这显然是勤奋栽出的劳动成果。

林建中认为,仅有勤奋还不够,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必须实干加巧干,才能获得迅速而显著的效果,这就是“事半功倍”的含义。所谓巧干,在科学发明上是靠知识和技术,在经商上则靠谋略。他想,自己没有发明创造的基础,但却有勤奋的思想和经商的经验,只要将这二者再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成功的机会一定会来临。

林建中本着这种认识和信心,默默地在华埠成衣厂工作。在做好杂工的同时,他时刻注意着工厂的经营动作和成衣市场的情况。

3年后,他不但学会了成衣的剪裁缝及设计,而且掌握了营销的规律。1972年,他用自己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钱(这包括他所有星期六、星期天加班的费用),及向姐姐筹借的一点资金,办起一间只有20多个车位的小型制衣厂。由于他经营得法,制衣厂迅速扩展。到1980年,他的制衣厂已有1000多工人,傲视纽约同行。

林建中早就注重抓产品质量和树立名牌形象。他深知犹太人是经商高手,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他不惜重金聘请了大批犹太人当公司成衣的推销员,还聘请了一些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为其设计。结果,他的产品全部打入了美国的高级商店和大型百货公司,像SilkClub等10多种名牌礼服、丝巾在美国市场已广为流行。到1980年,他的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

林建中的巧干主要表现在他的乘时借势策略。他乘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中美经济贸易的发展,从中国大陆大量进口丝绸织物回美国加工,后来干脆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加工,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劳动力及厂房,把加工后的成衣运回美国销售,所赚的利润远比在美国高,其财富因而迅速增多。

随着资本的增多,林建中乘前苏联于1989年严重缺粮之机,组织向该国出口粮食及饼干等,帮助解决前苏联之急,因此获得了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给的美元自由买卖专利。林建中抓住这一时机,获得了较大的经营成功。

1991年,前苏联政局发生剧变,林建中认为叶利钦胜数较大,他再向独联体供应粮食及医药等,结果当地政府给予林建中不少优惠,为其在俄罗斯投资和贸易往来大开方便之门。如他在1993年获得俄罗斯全国飞行及降落优惠权,他乘时乘势成立了“航空发展公司”,承包当地货运及客运业务,获得了较好的利润。林建中正计划把该航空公司的业务拓展至独联体各成员国及亚洲一些地区,林氏已成为独联体内最活跃的美国商人之一。

经过20来年的借势经营,林建中的实力大大增强。目前他拥有14家制衣厂、2家成衣公司、4个时装展览厅,并拥有数幢商业大厦及大东银行的主要股权,是曼哈顿最大的制衣厂商。据《福布斯》杂志资料估计,林氏夫妇现有财富已超亿美元。

富人的意识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