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社会交往的15种礼仪
15677300000012

第12章 餐饮礼仪

“食礼”系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通称。其中,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是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

总之,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要点一:餐具的摆放

根据宴请人数和酒、菜的数量准备足够的餐具。餐具上的一切用品均要清洁卫生,桌布、餐巾都应浆洗洁白熨平。玻璃杯、酒杯、筷子、刀叉、碗碟,在宴用之前应洗净擦亮。

中餐具的摆放。中餐用筷子、盘、碗匙、小碟等。小杯放在菜盘上方。右上方放酒杯,酒杯数与所上酒的品种相同。餐巾叠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于菜盘上。我国宴请外国宾客,除筷子外,还摆上刀叉。酱油、醋、辣油等佐料,通常一桌数份。公筷、公勺应备有筷、勺座,其中一套放于主人面前。餐桌上应备有烟灰缸、牙签。

西餐具的摆放。西餐具有刀、叉、匙、盘、杯等。刀分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分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匙有汤匙、茶匙等,杯有茶杯、咖啡杯、水杯、酒杯等。桌上有几道酒,就配有几种酒杯。公用刀叉规模一般大于食用刀叉。

西餐具的摆法是:正面放食盘(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面包奶油盘在左上方。吃西餐时应右手持刀,左手握叉。先用刀将食物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嘴里。正餐中刀叉的数目与上菜的道数相等,并按上菜顺序由外至内排列,刀口向内。取用刀、叉时,亦应按照由外而内顺序,吃一道菜,换一套刀叉。撤盘时,一并撤去使用过的刀叉。

要点二:餐巾的使用方式

1.点完餐后再打开餐巾,是为了在用餐时防止衣服弄脏而准备的。各餐厅多少有些许不同,但大部分都是以没有折痕、皱褶的折法放置于桌上。在餐厅,通常是在点完料理后才将餐巾打开。在决定餐点之前,只点了开胃酒,由于没有必要担心会滴到衣服上,所以一开始就将餐巾打开是违反餐桌礼仪的。对折后放置于膝上将餐巾打开后对折,并将开口朝处置于膝上。对折的目的在于防止错拉到餐巾,而开口朝外则是方便拿起擦拭嘴巴。但是对于经常会将胸前衣服弄脏的人,也可以将一整条餐巾张开夹在衣服上。主要以不弄脏衣服为第一考虑因素。

2.一边将内侧卷入使用。餐巾除了用来擦拭嘴巴、手、手指以外,也可以在吐出鱼骨头或水果的种子时,利用餐巾擦拭嘴唇,使用范围可说是相当广泛。擦拭嘴巴时,拿起餐巾的末端顺着嘴唇轻轻压一下,弄脏的部分为了不让人看见,可往内侧卷起。将鱼骨头或水果的种子吐出时,可利用餐巾遮住嘴后,用手指拿出来或吐在叉子上后再放在餐盘上。也可以直接吐在餐巾内,再将餐巾向内侧折起。通常服务生会注意到并换上一条新的餐巾。

3.餐巾是可以弄脏的。如不想将餐巾弄脏,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纸使用,是违反用餐礼仪的。用餐时切记餐巾是可以弄脏的,不过,用来擦汗或是擦鼻涕,或是将口红整个印在餐巾上等都是不对的。涂了口红的人应在用餐前以面纸轻压,而非将口红印在餐巾上。

4.轻轻地折起放好暂时要离开座位时,轻轻地将餐巾折好,很自然地放在餐桌上或是椅子上。千万不要把餐巾挂在椅背上或是揉成一团放在桌子上。吃完甜点后,就可以将餐巾拿掉了。轻轻地折好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离席了。

要点三:用餐中使用筷子的礼节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

握筷姿势应规范,进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否则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要点四:喝汤时注意的礼节

喝汤十分容易发出声响。在中国饮食礼仪中主张喝汤时要小声,用汤匙舀汤,若入口前要吹凉汤匙里的汤,也请小声吹气。

如果汤是装在汤碗中,汤里还有料,先把料吃光,再喝汤。这时你可以拿起汤碗,直接喝碗里已经凉了的汤。不过,千万不可捧起盘子,直接从盘里喝汤。

如果是清炖肉汤,而且汤的热度已经不再滚烫,你也可以直接拿起汤碗来喝,不需用汤匙一匙一匙的喝。

要点五:使用刀叉的礼仪

参加正式宴会时,常会发现餐具摆设得令人百思不解,看起来就像作战队型,搞不清从哪儿下手才恰当,恐惧感油然而生。

甜点餐具可摆在席位最前端,或放在右手边内侧。有时服务生会连盘带叉匙端上甜点,若是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

若决定将甜点餐具水平横放在盘子前端,请在接近盘缘的地方摆叉子(叉尖朝右),再放汤匙(匙凹向左)。此外,甜点餐具不一定只包括叉子和汤匙,还可加其他辅助器具。如果有叉无匙或有匙无叉,也别担心,可拿别种餐具代替,你依然会是个称职的主人。

多数人家里的刀叉汤匙种类不多,不过总有办法临机应变,例如:

1.沙拉叉子可用来吃鱼、沙拉或甜点。

2.午餐叉子(比晚餐叉子小一号)用途也很广,可充作沙拉叉。

3.水果刀可当作乳酪或甜点刀。

4.牛排刀可用作甜点刀。

5.茶匙可充作甜点汤匙。

事实上,刀叉使用方法错误,很可能是服务生没放对位置,也可能是客人自己的疏失。

刀叉汤匙使用的通则,其次序是由外而内,也就是说,第一道菜用最外侧的餐具,然后顺序向内推移,直到每件都用过为止。

要点六:夹菜的礼仪

一道菜上桌后,通常须等主人或长者动手后再去取食。若需使用公筷或公用调羹的菜,应先用公筷将菜肴夹到自己的碟盘中,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夹菜时,要等到菜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不可抢在邻座前面。夹菜一次不宜过多,不要刚夹一样菜放于盘中,紧跟着又夹另一道菜;也不要把夹起的菜放回菜盘中,又伸筷夹另一道菜。夹菜偶尔掉下一些在桌上,切不可将其放回菜盘内。遇邻座夹菜要避让,谨防筷子打架。若同桌有外宾,对他不要反复劝菜,也不要为其夹菜,因为外宾一般没有这个习惯。

要点七:吃水果的礼仪

在许多国家,水果有时就当作甜点,有时则预告吃完水果后,接下来就是甜点上桌。现在国内宴请,也往往在正餐之后,由服务小姐送上一盘水果,下面讲一讲吃几种水果时的礼仪要点:

苹果。如果你只吃削过皮的苹果,那么用主人提供的水果刀把苹果削皮。最简单的方式是先把苹果分切成四等分,然后用刀子将每一等分削皮,去果核。欧洲人吃苹果时常常用刀叉将一个苹果分切成许多块,不过,如果你用手拿切成四等分的苹果来吃,也无不可。

香蕉。在沙滩上用餐或野餐时,你只要将香蕉剥皮,然后吃下它。不过,在别人做东的餐宴上,则应该将香蕉剥皮后,放在盘子边,再用刀将香蕉切成若干小块,以筷子吃。

葡萄。在宴席客人之间传递装葡萄的大碗里,通常会有一把用来剪断葡萄藤的剪刀。用这把剪刀剪下一串葡萄放在盘子上。如果没有剪刀,用手小心摘下几个。吃完把葡萄核先吐在手中,然后以最自然,不引人注意的方式移放到盘子里。事实上,如果主人能提供无籽葡萄,将会更理想。如果有人问你要如何剥葡萄皮,建议你最好回答你不剥葡萄皮。

芒果。有两种吃法。可以切开为两半,用勺子掏着吃;也可以纵长切开四片,把每片芒果肉朝下平放在盘子里,用手指把皮撕下,然后用刀子把芒果肉切成小块,用叉子叉起来吃。

西瓜。如果西瓜是切成一大块的,可以用勺子吃;如果是小瓜球或者小块瓜,则用叉子叉着吃。最好事先用叉子尽量把瓜子剔除后再吃。其他甜瓜也是类似的吃法。

桃子。切成两半,挖掉桃核,用手拿起来吃。

柿子。把柿子带梗的一面朝下放在盘子上,切开四块,一块一块削下皮然后吃。也可以拦腰切成两半,用勺子挖着吃。

菠萝。一般都是削好了皮的,可以用刀子和叉子吃。有时连皮一起端上来,但已把肉同皮分离开,同样可以用刀、叉吃。如果不是这样,可以叫服务员拿去替你切开。

草莓。用手拿起一个来,沾点白糖或奶油或酸奶然后放进嘴里。如果是带汁的,就用勺子吃。

柠檬。如果是在肉或鱼的旁边放一片柠檬,那是装饰用的,不要拿起来吃。如果放的是一块柠檬,可以拿起来把汁挤在菜上,或者用叉子的尖把它压出汁来。挤时要用手挡住,防止柠檬汁喷射到别人身上。如果是喝柠檬茶,可以把柠檬片放进茶杯里,但放了柠檬就不能再放牛奶。

橄榄。一般情况,是把橄榄放在搁黄油的碟子上或沙拉盘子上。如果没有这种碟子或盘子,可以放在菜盘上。大个而有核的橄榄,可以分两、三口吃;小个而无核的,可一口把整个吃掉。但是,不能像吃花生米或吃玉米花那样一颗接着一颗频繁地吃橄榄。

有一点需要提一下,在削水果皮的时候,要把刀刃朝自已而不能向外朝着别人,这个规矩一定得遵守。

1.打嗝。在席间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以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若仍无效,则最好去洗手间打个够,等废气消了之后再返回座位。

2.打喷嚏。若只是暂时性之喷嚏当然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是喷嚏不断则最好离席至它处处理,若真的无法处理则不妨先行离席,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

3.补妆。女性同胞有不少均不知此项礼仪。

补妆应该在洗手间或是人较少之处为之。公开场合补妆就好比是在梳头发,穿衣服等一般是不妥的。

4.吸烟。几乎所有的餐厅均以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为了避免其他人吸“二手烟”,瘾君子最好尽力克制烟瘾,如果真的烟瘾太大则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场人士已开始用甜点、咖啡时再离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雾,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妨害别人健康。

5.剔牙。剔牙也要注意,剔出的杂物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千万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签与人交谈,看似流氓无赖状,非常难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叼着牙签到处地走动,那更是离谱的举止了。

6.刀叉掉落。进餐时若刀叉不小心掉落地面,此时只需要告之服务人员换一干净的即可,不自行清理掉地的刀叉,更不可以用餐巾擦拭过再继续使用。

7.其他。

(1)挖鼻孔。

(2)抓头皮。

(3)整理服装。

(4)打哈欠。

简单的说,凡是会给他人不佳感觉的事情在餐桌上都最好别做。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当众上香: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疑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0.交叉十字: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