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15678900000002

第2章 高血压是怎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高血压病不是突然间发生的,它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有精神及环境方面的因素,而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则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健全的心理状态。下面,我们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引起高血压的常见因素。

1.遗传因素

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与基因遗传有很大关系,同一家庭高血压患者出现较为集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遗传基因。

2.体重因素

“一胖百病生”,肥胖容易导致诸多危害健康的疾病。高血压和肥胖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形影不离。高血压患者中约有一半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医学研究和临床调查表明,无论从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体重指数偏高,都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要想预防高血压,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防止肥胖,保持理想的体重。什么是理想的体重呢?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指出,中国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分割点为:

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千克/米2)为19~24.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体重指数≥24为超重,体重指数≥28为肥胖。当超重时就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减肥了。

3.饮食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压力巨大,工作繁忙,使得很多人的饮食也随之变得不科学、无计划。比如,钠盐摄入过量,膳食中过多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或是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4.吸烟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吸烟就被确认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烟草中所含的剧毒物质——尼古丁,能刺激机体释放出儿茶酚胺等收缩血管的物质,使血压升高并加重心脏的负担。研究发现,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0~30毫米汞柱;同时,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进而在组织供氧减少的情况下,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

此外,吸烟对血脂代谢也有影响,可使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从而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吸烟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血栓、脑卒中及冠心病的概率也较高,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3倍。并且,临床观察证实,吸烟还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5.缺乏锻炼

缺乏锻炼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压状况,还能有效改善主要器官的功能,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无论是体重正常还是超重的人,坚持定期的体育锻炼,都有利于控制体重指数、腰臀比,这对防治高血压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精神及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忌妒、抑郁、沮丧、长期高度紧张、脾气暴躁等,都是心理状态不健全的表现,也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高血压患者在外因刺激下,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可导致血压升高。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压力及长期从事紧张程度高,又缺乏锻炼的职业人群,其高血压患病率普遍都比较高。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产生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同时,很容易“招惹”上高血压等疾病。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并不是在一夜间血压陡增而爆发出来的疾病,它是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演变生成的。

可见,只要我们弄清了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就不会谈血压而色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的到来是一种善意的警告,它提醒忙碌的现代人:赶快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吧,你以往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