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15678900000026

第26章 疏通情志,打开无忧的心灵大门

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与环境、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外,还与一个人的生活情志有关。中医理论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所谓“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毒;“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饮食劳伤”,则是指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变。可见,情志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防病治病不能不调养自己的情志。

1.情志与疾病

什么是情志呢?在中医里,情志是对七情、五志的简称,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七情中的喜、怒、忧、思、恐五种情绪又被称为五志。情志活动与脏腑、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在正常情况下,情志活动平和,就会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不会致病,但七情太过,则往往是诱发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所谓七情太过,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它往往能在短时间里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等,这样的情况一样可以致病,我们通常所说的忧郁成疾,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情志不调的致病机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气机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常,以及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故《黄帝内经》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2.不良情志容易引发高血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不良心态、恶劣情绪引起的,尤其是不良情志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由于暴怒、恐惧、紧张或过于激动而引发心血管病,甚至导致死亡。

有学者观察到,在医院里,医务人员一句不慎的话,甚至某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造成患者的血压波动。我国有医学工作者曾对3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发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74.5%。

实验研究还证明,在愤怒的情绪下,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导致舒张压显著增高;在恐惧的情绪下,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可引起收缩压的上升。人在暴怒、激动时,血压可急升4千帕(30毫米汞柱)左右。长期、反复、强烈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会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进而丧失对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

由此可见,无论是现代西方医学,还是古代中医学都认为,要防治高血压病,必须要注重情志保养。

3.疏通情志,是血压的稳定之道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然而,在当今“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完好的状态,远离高血压的威胁呢?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静以养神

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养静为摄生首务。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可以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都非常重视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通过清静的状态达到心、神平安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静养,让自己静下来,像绘画、书法、练静养功等,都可以使人情绪稳定,心思安宁,患者不妨涉足这方面的爱好,这对于康复或控制病情大有裨益。

(2)懂得宽容

患者血压骤然升高、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突发症,大多数都与心理因素有关。人到中年,动脉逐渐硬化,每年管腔狭窄1%~3%,按这个进度,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堵塞。但是,若出现暴怒、着急、生气等现象,可以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而在一分钟内完全闭塞,平时需要几十年才能形成的,却在一分钟内就彻底堵塞了,可见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类疾病的防治是多么的不利。所以,凡事要想开些,对人处世要学会宽容,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宽容是个宝。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就能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因此,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工作、生活。

(3)要善于释放压力

“高压力”生活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危害性极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少人工作压力过大,特别是背负了很多家庭、社会责任的中年人。有调查显示,在33~46岁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的增长率高达63%~76%,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长期处于交感神经激活状态的白领、中高层管理者。因此,防治高血压,首先就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如何减压呢?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面对压力,不要逃避,要找出产生压力的原因,从根源上消除它。

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不要为自己设计过高的目标,尽量将大的、艰巨的任务分割,变成易于控制和执行的分步骤,分阶段完成。

学会倾诉,使周围的家人、朋友理解自己,并善于主动寻求和接受他人的帮助。

对于由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要通过合适的渠道及时宣泄,善于运用趣味、嗜好释放压力。

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坚持体育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

(4)乐观心态

乐观的心态是维持人体生命力的强有力因素。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调剂精神,清除不利于人体的精神情志因素,调和血气,使机体充满活力,从而祛除病痛。因此,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调适自己的情志,保持乐观的心态,控制病情,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