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15678900000033

第33章 中医中药与高血压的辩证治疗

目前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亦各有局限。西药治疗高血压,往往能很快使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但在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上效果欠佳;中医中药降压虽然慢一些,但它以辨证施治为基础,强调整体治疗,症状改善相对比较理想,治疗成果容易巩固。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医治疗高血压不单着眼于血压的下降,更着眼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我们主张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

1.正确认识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通常从患者的具体病症出发,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以中药复方、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整体调理为主要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医治疗是着眼于整体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小。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有一些有特色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理疗、推拿等,这些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具有相当好的疗效,不论单独运用还是配合药物治疗,都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夸大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作用,以下两点,是我们必须要牢记的。

首先,迄今为止,和西医一样,中医药还不能根治高血压,单纯使用中药而完全排除西药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患者切不可盲目迷信广告宣传的所谓中药偏方、民间秘方可根治高血压,且永不反弹的说法。

其次,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只是比西药小而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手段,而不能仅仅依赖于药疗,哪怕是使用中药。

2.用有降压作用的常见中草药

(1)杜仲

药理:味甘性温,含有杜仲胶、生物碱、树脂等有助于血管扩张、平稳降压、降血脂的物质成分。若与枸杞等配伍使用,降压效果会更好。

用法:适用于眩晕伴腰酸腿软的患者,常用量为10~15克,用水煎服。阴虚火旺者慎用。

(2)银杏叶

药理:含有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等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单用,从药店购买经过加工、处理后的银杏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常用量每日5~10克。

(3)黄连

药理:内含的黄连素可直接扩张血管、抗。肾上腺素、抑制升压反应和血管运动中枢而降压;同时还可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量、抗高血压、降低血糖,对伴有心身疾病、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黄连碱4克每天分3次口服,14天为一个疗程,脾虚便溏者慎用。

(4)葛根

药理:内含葛根素,可起到降压、改善脑血流量及基底动脉循环、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冠心病及脑血流供应不足的患者,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

用法:葛根20克,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30天为1个疗程。对改善高血压颈项强痛、头晕头痛、耳鸣、肢麻有很好的疗效。

(5)野菊花

药理:味苦辛,性微寒。含有多种挥发油,油中含有樟脑、樟烯、当归酸酯,可通过对抗肾上腺素,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用法:常用量为10~15克,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等症。

(6)钩藤

药理:内含具有降压作用的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等成分,与西药中的钙离子及抗降压药物相似,但无不良反应。

用法:取钩藤30克,用水100毫升煎10分钟,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

(7)石决明

药理:内含碳酸钙、氨基酸、胆素及壳角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通过镇静、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利尿、调节钙代谢等途径发挥降压作用。

用法:常规用量15~30克,用水100毫升煎10分钟,早晚分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昏目眩、目赤、便秘、烦躁者,可与菊花、钩藤、生地等配伍。

(8)丹参

药理: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铜、丹参酚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等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和降低血压。

用法:常用量为5~15克,煎服或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适用于胸闷、头痛、舌暗等有淤血阻滞症状的患者。

3.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气血逆乱所致。治疗时通常分以下几种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1)肝阳上亢型

症状: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涨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辨证施治: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法。

对症验方:

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6克,黄芩6克,钩藤9克,茯神9克,益母草9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菊花12克,夜交藤12克,石决明20克。

用法:用1000毫升水先煎石决明约20分钟,再煎煮其他药,最后煎煮钩藤5分钟,取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决明海带汤

组成:草决明30克,泡发海带200克。

用法:用400毫升水煎煮,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2)阴虚阳亢型

症状: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心悸失眠,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辨证施治: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

对症验方:

玄参天冬汤

组成:白芍12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牛膝15克,茵陈15克,槐花15克,茺蔚子15克,生地18克,丹参18克,代赭石25克,夜交藤25克,牡蛎30克。

用法:用1500毫升水先煎煮代赭石、牡蛎10分钟,再煎煮其他药,煎成45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枸杞白果饮

组成:枸杞18克,白果7粒。

用法:加适量清水小火煮20分钟左右,每日临睡前服下。

(3)阴阳两虚型

症状:以血压升高兼见头痛,眩晕耳鸣,精神委靡,健忘少寐,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红或肿胖,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辨证施治:宜用滋阴助阳法。

对症验方:

玉竹黄芪汤

组成:枸杞12克,玉竹、黄芪、山药、杜仲、牛膝、山萸肉、鹿角胶(烊化)、益智仁、巴戟天各15克,龟板胶(烊化)、熟地黄、桑寄生各20克。

用法:用1500毫升水煎煮,取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4)痰浊中阻型

症状: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涨、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

辨证施治: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

对症验方:

白术甘草汤

组成:白术15克,甘草12克,天麻10克,半夏15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生姜3片,红枣4枚。

用法:用1000毫升水煎煮,取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八味降压汤

组成:怀牛膝15克,丹皮15克,刺蒺藜15克,钩藤15克,夏枯草30克,紫丹参30克,马兜铃3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