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15678900000042

第42章 在生活中掌握科学的用药原则

采用药物降压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措施,病情一旦被确诊,绝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然而,在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服药后,仍无法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因为降压药不管用,而是因为患者忽略了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比如服用什么药、服用多少、服用方式等。因此,只有对症服药,服对药,才能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1.常用的有效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种类很多,再加上一种药物往往有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等,常常容易使患者在购买或服用时混淆。因此,患者购药时,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弄清药物的种类,服药一定要遵医嘱。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七大类:

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患者及家人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初次用一种药物时。需要说明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就拒绝服药治疗,其实,所有抗高压药均有潜在的副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服药的患者都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即使出现副作用,其轻重程度也会因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医生在患者配药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承受能力,所以,患者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2.对症选药才能安全降压

不少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肾病等。这类患者在选药时,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选择,综合平衡治疗,即所服的降压药不可加重其他病的病情,而治疗其他病的药物也不要引起血压升高。

美国关于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JNC),对高血压药物选择提出了以下建议:

此外,伴有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β-受体阻滞剂;伴有痛风的患者不宜使用利尿剂;合并妊娠的患者不宜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用药的复杂性,尤其是合并有各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因人、因病而异,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选择降压药物,才有助于平稳降压,稳定病情。

3.生活中科学用药的注意事项

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高血压患者在新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用药事项:

(1)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患者在服用药物降压时,最大的误区就是血压高时服药,正常时就自行停药。其实,在治疗期间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意味着病情治愈了,盲目停药,往往过不了多久,血压就又会反弹升高,甚至还会出现“反跳”现象,即停药后血压甚至超过以前的水平。因此,患者要养成按时、长期坚持用药习惯。

(2)科学地调整用药时间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会使患者在早晨或夜间发生脑出血等意外。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大多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往往使清晨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血压常偏低。效果比较好的现在的服药方法是,每天清晨醒后一次性服药,可有效防止早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因此效果较好。生活中,患者还应坚持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自己血压变动的规律,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调整用药时间。

(3)用药剂量要控制

降压药物应先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血压降不下来或控制不到目标血压,可考虑加大剂量或两种药物联合服用;当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后,应坚持平稳一段时间,以两个月左右为宜,其间血压始终保持平稳,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小剂量或是减掉一种药物,做到用“最小剂量”的降压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4)坚持综合疗法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辅之以坚持饮食、运动等非药物的疗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降压”,巩固降压成果,实行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清淡少盐、情绪乐观等科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