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想做的人全集
15683700000007

第7章 大脑灵活,到处都有机会(2)

谁笑在最后谁就笑得最甜,经过十余年的激烈竞争,到1975年,木坚尾公司以高质量、低价格为手段,打败了日本的数十家计算机公司。然而,市场经济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1977年,第二次竞争浪潮再次席卷木坚尾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呈直线下降趋势。木坚尾兄弟没有改变自己的竞争思路,随即开发出“迷你卡门”微型计算机,并以物美价廉取胜,短短三个月就售出30万台。木坚尾公司在竞争中又占有了优势地位。但他们并没有停止,不断开发出新产品销往各大洲,到1984年,木坚尾公司已拥有员工2500多人,资金达1000多亿日元,年销售额近2000亿日元,真正成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

只要提到BP机和大哥大,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摩托罗拉,保罗?高尔文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和缔造者。成功后的高尔文,常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每当这时,高尔文就总会讲起自己小时候卖爆米花的故事。高尔文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户平民家庭。10岁那年,高尔文在一个名叫哈佛的小镇上念书。

哈佛镇当时是个铁路交叉点,火车一般都要停留在这儿加煤加水,于是,许多孩子便趁机到火车上卖爆米花,一个个获利颇丰。

高尔文感到在车站卖爆米花是个不错的买卖,于是,上课之余,他也加入了卖爆米花的行列。为了争夺顾客,孩子们常常会爆发一些“战事”。但每当“战火”烧到高尔文身边时,他总是能很快与对方和解,他常常告诫对方:“我们这样搞下去,谁也做不成生意了。”除了到火车上叫卖,高尔文还想了许多办法来增加销量。他搞了一个爆米花摊床,用车推到火车站或马路上叫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1910年,哈佛镇下了场大雪,几列满载乘客的火车被大雪封在了这里。高尔文就赶制了许多三明治拿到车上去卖。三明治做得并不太好,但饥饿的乘客们仍抢着购买。高尔文没有趁机敲竹杠。事后,高尔文一算账,惊喜地发现,公平的获利仍让他发了一笔小财。

夏天到来后,高尔文又创意搞了一种新产品,他设计了一个半月形的箱子,用吊带挎在肩上,在箱子中部的小空间里放上半加仑冰淇淋,箱边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后拿到火车上去卖。这种新鲜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欢迎,生意非常火爆。

在火车上做买卖很快成了一个大热门,不但镇上的孩子们纷纷加入竞争行列,而且铁路沿线其他村镇的孩子也纷纷效仿。高尔文隐隐感到这种混乱局面不会维持太久,便在赚了一笔钱后果断退出了竞争。不出所料,不久之后,车站就贴出通告,禁止一切人进入车站和火车上做买卖。

卖爆米花的经历,培养了保罗?高尔文对市场动态敏锐的把握能力,也成了他日后经营生涯中赖以制胜的性格法宝。在以后的岁月中,每当某些产品或销售进行不下去时,高尔文就会向他的同事们讲述这个“卖爆米花的故事”。

13

在冒险中获得最大的成功概率

人为什么要冒险?因为你不冒险就永远不会有胜利。每一个人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某种人物,能达到某种境界。问题出在大家坐等机会来临,机会是不会光临守株待兔的人的,只有进取的人才能抓到机会。

如果你能预知这种生活会带给你多大的快乐,相信你会迫不及待地去开始寻找。有些青年朋友喜欢无拘无束,寻欢作乐,随俗浮沉。他们认为有所不为是既迂腐又落伍的想法,而自我放纵才是自我表现。这一点令人难以苟同。只有不能自制的人才堕落得最快。一条力争上游的鱼,抵得上十条在静水中游荡、因循苟且的同类。

大多数人都喜欢走容易之路,找到捷径,这样可以节省些力气。精神与肉体都懒散的人就不喜欢改变现状,不过他们也从来没尝到过胜利的狂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突击队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受伤,地点是火线上。敌人密集的枪弹把他躺着的地方封锁得密不透风,似乎在说,看看有谁敢来救他。连长征求两名志愿者去救他。结果全连都跨步向前。少校选择了两名兵龄最长者。这两个人果然不负众望,一寸一寸地匍匐着爬到伤者身边把他拖救了出来。一个精锐的部队,队员大多数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去接受特别艰险的任务。他们认为那是一种荣誉。

一直躲在战壕里的人是一点也不够刺激的。伸出你的头看一看,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是的,只要你把头抬高一点,你的日子再也不单调乏味了。

美国青年创业训练营每年都要招训成千渴望成为领导人物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时时接受这样一句忠告:“接受困难,勇于冒险。”

训练营中经常弥漫着一股尖锐的杀伐之气。这些青少年在种种场合中个个都想出人头地,崭露头角。棒球赛、跳水比赛、爬杆比赛,就像上心理课程一样,紧张刺激而全神贯注。老师们把课程排得非常紧凑而有趣。每一周都举行余兴节目,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如何表现自己,怎样使他们感到快乐,把握自己的个性使它能吸引众人。一定争取最能够领导而又最能影响别人的机会与地位。在这样一个自励过程中,所有青年都在尽心尽力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来这里受训的学员能体验到生命的各个方面都充满趣味。还有什么地方更能让男孩子或女孩子体会到生命的新境界呢?训练营的格言是:“随时随地,表现自我,倾尽心力!”随着训练项目,他们尽其所能地生活着,光荣地完成训练。

对一个奉献自己的人来讲,生活是一种光荣的冒险事业。一早从床上跳下来就充满着战斗力,面对可能使你沮丧的人或环境,那你是走在胜利的路上了。因为只要你肯于对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你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只要你使出更大的心力,胜利就会提早来临。

你也许会问,如何冒险?第一点是你要承认积极进取的生活可以改变人生整个的面貌。大多数人都是忧虑、恐惧的牺牲者:怕生病、怕过苦日子、怕失去现有职业、怕失败。但你必须了解勇气之中就含有忧虑和恐惧成分,主要重点在于如何去克服它。当你敢于向忧虑和恐惧进攻,那就说明你已经控制了忧虑和恐惧,不再为其所控制了。

人为什么要冒险?因为你不冒险就永远不会有胜利。每一个人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某种人物,能达到某种境界。问题出在大家坐等机会来临,机会是不会光临守株待兔的人的,只有进取的人才能抓到机会。

或许你现在坐在椅子上阅读本章时会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的环境不同,不允许我去冒险。”这种观念也就是你最大的敌人。你在这种情形之下,更应当冒更大的险,愈是平平庸庸的人生愈需要冒险。你的弱点要靠坚强的行动来治疗它。不妨做出出人意料的事,必要时破窗而出。现在就开始!

冒险首先要求的是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险。成功者首要的是目的明确,在目标召唤下勇敢地去做、冒险地去做。

要求永远不犯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改掉的是一整套的习惯。首先,遇到有小事要决定的时候,练习“快动作”。譬如说,决定看哪一部电影,写什么信,要不要买某一件外套。电影只用五分钟决定,信用一小时,外套大约二三小时。

强制自己在某一时限内做决定,决定好了就不要改变,(不要写了信又撕掉,买了外套又退回店里)。或许会觉得做这件事太莽撞,太不顾虑后果,这种想法正是问题真正所在。事情过了几天,说不定会意想不到地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

当然比较重大长远的事不能如法炮制,不要在有限的多少小时或分钟之内迅速决定婚姻、生子、投资之类的问题。不过,平时多采用快动作,可培养面临重大事项时的决断力。

许多画家就是以这个方法给自己实现求新及犯错的机会,譬如画一张平面立体感的画,三分钟内完成,假如效果好,自然很不错;假如不好,也可免得自以为完美无缺。要求永远不犯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就好像一封信始终不写因为还没想到恰当的措辞,万一永远想不起来,不是永远也写不成了吗?

有一次,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制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她道:

“三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十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的库存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

“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五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在这里应当说,冒险精神不是探险行动,但探险家的行动必须拥有足够的冒险精神。所以,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都具备人类最伟大的冒险精神。没有这一点,成功与他们无缘。

然而,划时代的探险行为不是时时发生,也不是每一个冒险家都会碰到的机遇。正因为这样,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军事行动及工商活动等所要的冒险精神更有普遍意义,更值得人们思考、体验。

美国人哈默18岁接管父亲的制药厂,22岁就成为环球瞩目的大亨,其成功奥秘之一就是具有足够的冒险精神。像他和前苏联做生意,当时是1921年,苏联刚打完仗,接着年成不好闹饥荒。哈默听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当时西方世界对这个红色国家充满魔鬼般的恐惧,没人敢问津,但哈默却跃跃欲试。他先和列宁做粮食生意,觉得列宁挺好,各取所需,哈默赚了一笔。后来他又果敢地在苏联投资办企业。哈默一生商业成就为人称赞,而他在前苏联的冒险成功尤其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