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曾巩散文
15685100000016

第16章 送王希序

【题解】

这是作者在知洪州任上,为相知的友人王潜之写的临别赠序。此篇重点在写作者与王潜之相互游览的欢乐,表露了孝亲、睦友及友人去后的孤独之情。作者写景物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原文】

巩庆历三年遇潜之于江西[2]。始其色接吾目,已其言接吾耳,久其行接吾心,不见其非[3]。吾爱也,从之游[4],四年间,巩于江西,三至焉。与之上滕王阁,泛东湖,酌马跑泉[5]。最数游而久乃去者[6],大梵寺秋屏阁。阁之下百步为龙沙[7],沙之涯为章水[8],水之西涯横出为西山,皆江西之胜[9]处也。江西之州中,凡游观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见。见西山最正且近者,惟此阁而已[10]。使览登之美穷[11]于此,乐乎,莫与为乐也。况龙沙、章水,水涯之陆陵[12]、人家、园林之属于山者,莫不见;可见者,不特[13]西山而已。其为乐,可胜[14]道邪?故吾与潜之游其间,虽数且久不厌[15]也。其计[16]于心曰:奚独吾游之不厌也,将奉[17]吾亲,托[18]吾家于是州,而游于是,以欢吾亲之心[19]而自慰焉。未能自致[20]也,独[21]其情,旦而作,夜而息,无顷焉忘[22]也。病不游者期月[23],而潜之又遽[24]去,其能不怃然[25]邪?

潜之之将去,以书来曰:子能不言于吾行邪?使吾道潜之之美也,岂潜之相望意也?使以言相镌切[26]邪,视吾言不足进也。视可进者,莫若道素与游之乐而惜其去,亦情之所不克[27]已也,故云尔[28]。

嗟乎!潜之之去而之京师[29],人知其将光显[30]也。光显者之心,于山水或薄,其异口肯尚从吾游于此乎?其岂使吾独也乎?六年八月日序。

【注释】

[1]王希之后原注“字潜之”三字。[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9年。江西:宋时行政区域名。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江西指此。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这里又以江西称代洪州。作者当时任洪州知州(一州的行政长官)。[3]非:错误,缺点。[4]游:交往。[5]滕王阁:江西南昌市名胜。唐朝滕王所建。文中的“东湖”、“马跑泉”、“大梵寺秋屏阁”、“西山”等,都是当时洪州的名胜,是游览者常到的地方。[6]数(s惑):屡次,多次。去:离开。[7]龙沙:泉名。[8]涯:水边。[9]胜:名胜。优美的山水或古迹。[10]惟:只。而已:罢了。[11]穷:尽,完全。[12]陆:高平之地。陵:土山。[13]特:只。[14]胜:尽。[15]厌:满足。[16]计:打算。[17]奉:奉养。亲:母亲。其父已去世。[18]托:寄托,指搬来住。[19]欢吾亲之心:使我母亲的心欢乐。欢:用为使动,“使……欢乐”的意思。[20]致:达到。[21]独:只。[22]无顷:没有一会儿。[23]期月:一整月。[24]遽(jù):急速,突然。[25]其:加强反问。怃然:茫然自失的样子。[26]镌(juān)切:深切,深刻。镌:刻。[27]克:克制。[28]云尔:句末语气词,表示语意已完。[29]之:往,到。京师:京城,首都。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市)。[30]光显:光辉显赫。指王希有升官的好运道。

【译文】

我庆历三年在江西遇王潜之。开始他的外表触及我的眼睛,接着他的言语触及我的耳朵,时间久了,他的品行触及我的内心,没有发现他的缺点。我喜欢(他),跟他交往,四年之间,我在江西,他三次到来。我和他登上滕王阁,坐船游东湖,在马跑泉边饮酒。最喜欢多次去游,而且每次游得很久才离开的,是大梵寺的秋屏阁。阁下边距百步左右是龙沙泉,泉边是章水,水的西岸横出的是西山,都是江西的名胜。在江西的洲渚中,凡是游览就可以望见的,多数是看见西山。看西山最正又最近的,只有这个秋屏阁,使登高览胜之美全集中在这里。欢乐呀,没有比游秋屏阁欢乐的了。何况龙沙、章水、水边的平地山丘、人家、园林之类,凡属西山的,没有看不见的;但是,可以看见的,不只西山而已。游览秋屏阁的欢乐,能够说尽吗?所以我和潜之游览其中,即使次数多,时间久也不满足。我在心里打算:怎么能够只是我游这儿不满足呢?我要奉养我的双亲,把我家搬到这个州来,在这里游览,使母亲的心欢乐,自己得到安慰。但是,我没有能够达到自己的设想,只是那感情,早晨起来,晚上休息,没有一会儿忘记。(又因)生病没有游览的时间,整整是一个月了,而潜之又突然要离开,我能够不茫然自失吗?

潜之将要离去,寄信来说:您能够对我离开不说话吗?假如我称赞潜之的美好,难道是他希望的意思吗?假如讲相互间深刻的理解吧,看了我的话不能够使他上进。看了可以上进的,不如讲平素和他游览的欢乐和可惜他的离去,这也是感情所不能克制的呀,所以写了这些。

啊!潜之离去而前往京城,人们都知道他将要显赫了。显赫人的心,对山水或许淡薄,他今后还肯跟我在这里游览吗?他难道会使我孤独吗?(庆历)六年八月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