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轼散文
15685400000026

第26章 范文正公集叙

【题解】这篇文章写于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二十一日,当时,苏轼从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任杭州知州,即将离京。

这篇文章前面是叙述对范仲淹的景慕之情,中间是通过范公所上万言书,以及尔后为将,为执政等事业功勋,赞美他预见的正确性,也就是赞美范公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文末才概说这本文集的内容和价值。文章叙事业整,情文并茂。文末引用孔子的“有德者必言”,给这个集子作了准确而崇高的评价。

【原文】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1],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2]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3]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4]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5],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6]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7]。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8]。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儒同僚于徐[9]。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10],乃克为之。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11]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12]。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13]。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14]。至用为将[15],擢为执政[16],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17]。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18]。”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

【注释】

[1]总角入乡校:《东坡志林》卷二:“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2]石守道:《宋史·石介传》:“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庆历中,宰相吕夷简以疾罢归第,而杜衍代夏竦为枢密史,又命范仲淹、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余靖、蔡襄同时为谏官。介于是喜曰:‘此盛事也,歌颂吾职,其可已乎。’”作《庆历圣德诗》。[3]所颂十一人者:即杜衍、章得象、晏殊、贾昌朝、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4]墓碑:欧阳修作《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富弼作《墓志铭》。[5]十有五年:庆历三年(1043年)至嘉祐二年(1057年)相距十五年。[6]国士:是一国中的杰出之人。[7]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服母丧毕自蜀返京,过许(今河南省许昌),遇到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有四个儿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8]始见其叔彝叟京师:治平二年(1065年)苏轼罢凤翔签判至京师任职,遇到范仲淹第三子范纯礼,字彝叟。[9]与其季德儒同僚于徐: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自密州改知徐州,时范仲淹的第四子(幼子)范纯粹,字德孺,知滕县,属徐州,故称同僚。[10]又十三年:自熙宁十年至元祐四年,为十三年。[11]伊尹、太公:见《留侯论》注。管仲:名夷吾,佐齐桓公,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霸主。乐毅:燕国名将,燕昭王任为亚卿,大胜齐军,连下七十余城。畎亩:田地中间的沟。这里是田间的意思。[12]无一不酬者:《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初见刘邦,向他献策,说:“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而“大王(刘邦)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齐邦采纳其策,举兵定了三秦。[13]终身不易其言:指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建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先取荆州、益州为根据地。钱东湖说:“以文正公配淮阴侯、诸葛武侯,言其平生经略素定,非偶然得勦取者,见此集为有用之书。”[14]天下传诵:《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于天圣时“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后在庆历新政时,又上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事。[15]至用为将:康定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庆历二年改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16]擢为执政:庆历三年春范仲淹任枢密副使,秋改任参知政事。[17]无出此书者:《容斋续笔》卷三《一定之计》:“人臣之遇明主,于始见之际,图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计,据以为决,然后终身不易其言,则史策书之,足为不朽。东坡序范文正公之文,盖论之矣。……”[18]有德者必有言:语出《论语·宪问》。

【译文】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我刚刚结着两个小发髻到小学去念书,有个从京城来的读书人,拿山东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小学老师看。我也在旁边悄悄地看这首诗,并且能够把它背诵出来,我问老师诗里面赞颂的十一个人是哪些人呢?老师说:“小孩子不必知道这些。”我说:“倘若他们是天上的神仙,我就不必知道;如果他们也是人,为什么我不可以知道呢?”老师对我的话感到奇特,也就把十一个人的姓名全告诉了我,并且还说:“这十一个人当中的韩琦、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四个,是最杰出的人哩!”当时我虽然并不完全了解先生所说的意思,但我已称是私下认识他们了。

嘉祐二年(1057年)我才考取进士,去到京城时,范仲淹先生已经逝世、安葬,读到欧阳修先生写的《范公神道碑铭》,和富弼先生写的《墓志铭》

,我忍不住流出了眼泪,说:“我知道先生的道德文章已有十五年,但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岂不是命运在捉弄人么?”就在那一年,我被取中进士,才被欧阳公认识,通过欧阳先生认识了韩琦先生和富弼先生,他们都把我看成一个杰出人物,说:“可惜你没有能够见到范文正公。”在这之后三年,我服完母丧从蜀中回京城,经过许城(今河南许昌),才认识了范先生的二公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我在凤翔签判任满回京师时,才见到三公子范彝叟。再隔了十一年,我从密州改任徐州知州,就同当时任滕县知县的四公子范德孺同事了。我同他们都是一见面就像老朋友那样亲近,并且嘱托我给范文正公的遗稿写叙。然而却又过了十三年,我才写成了这篇叙文。

啊!先生的功勋和德行当然不是要等这篇文章来宣扬,他的文章也不是要等这篇叙言才能传世。但我不敢推辞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从八岁起就知道敬爱的范先生,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韩琦、富弼和欧阳修三位杰出人物都得到同范先生交游的机会,而范先生就独不认识我,我把这看成是这一生的遗憾;如果能获得在范先生的文稿上挂上我的名字,使我能寄名学范公的学生行列的末尾,这岂不就是我过去的一贯愿望么。

古时候的贤臣名将如商汤之伊尹,周武王时的姜太公,齐桓公时的管仲,以及燕昭王昭王时的亚卿乐毅等人,他们辅佐贤君实现其登王位称霸主的大政方略,都是他们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谋划好了的,并不是当上大臣以后才学会的。淮阴侯韩信在汉中初次见到汉高祖刘邦,谈论刘邦同项羽各自所具备的长处和短处,出谋画策夺取三秦,就像对自己的指头和手掌那样清楚,后来辅佐汉高祖平定天下,他在汉中所分析的情况,拟定的策略没有一件不实现的。诸葛亮住在隆中的茅屋里,同刘备议论天下大势,分析了曹操和孙权各自具有的优势,策划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的益州,倚仗蜀中的资源,同曹魏和孙吴争夺天下,诸葛亮坚定不移地为这个目标奋斗了一生。这岂能够是听到别人的建议就去试着做,企图凭侥幸而获得成功的么?范文正公在天圣五年为太夫人居丧期间,本着忧天下、致太平的意愿,写了万言书送给宰相,全国为之轰动。到范公累任陕西安抚招讨使,后来又升任枢密副使,再迁参知政事,考察范公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超出这份万言书所包容的范围。范文正公这部集子共二十卷,其中有诗赋二百六十八首,文章一百六十五篇。这些诗文的内容,以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就像又饿又渴的人需要吃食饮水那样,想暂时忘记一会儿也办不到。像火是炽热的,水是潮温的,任何事物的自然属性都是改变不了的。范文正公即使在笔下有几句玩笑话,文章即使写得直率随意些,但最后必然归结在仁义礼乐、忠信孝悌这个基本思想上,因此人们都信服他的诚挚,争着尊敬他为老师。孔子在《论语》中说:“有道德的人一定会著书立说。”并不是非要著书立说,是因为道德是需要阐述的。孔子又在《礼记》中说:“我每次辩论都能胜,祭祀也能得到福祐。”并不是非要比个高下不可,是因为有道德的人总是表现出强盛的气势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