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火灾的扑救
2007年2月15日,某县一居民小区一户民房发生火灾,导致该居民家中财物受损。
当晚21时18分,该县消防大队接到指令,称位于某小区1幢401室内有电器着火,现场浓烟较大,火势猛烈。该县消防大队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8名消防官兵前往扑救。到场后经火情侦察发现,该住宅四楼正面两个窗户浓烟滚滚、有火焰向上蔓延,室内无被困人员。在查明情况后指挥员当即下达命令,几名消防员立即带着空气呼吸器,从正门拿出一支水枪攻入火场,驱散浓烟消灭明火,深入火场搜寻厨房的液化气罐,并打开所有窗户进行排烟。经过1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完全被扑灭。
后经调查,火灾系该户居民外出,家用电器未断电而引起的电器火灾。
引起火灾的原因往往都比较多,家用电器使用不当、煤气泄漏、点蜡烛不注意等等都可以引起火灾。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
如何扑救几种常见的火灾
1.油锅着火。可直接盖上锅盖,使火焰窒息熄灭,切勿用水浇油火扑救。
2.电器着火。首先应关闭电源开关,然后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湿毛毯等将火扑灭,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电视机着火时应从侧面扑救,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3.煤气、液化气灶着火。首先关闭进气阀门,然后用湿布、湿围裙或湿毛毯压住火苗,并迅速移开气瓶、油瓶等易燃易爆物,然后通知有关单位修理。
4.衣服、织物及小件家具着火。可迅速将着火物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较为安全的用水浇灭,不要在家里乱扑乱打,以免将其他可燃物引燃。
5.固定家具着火。先用水盆接水扑救,如火势得不到控制,则利用楼梯间或走道上的消防栓进行扑救,同时迅速挪开固定家具旁边的可燃物质。
6.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质着火。切勿用水浇,只能用灭火器、细沙、湿毛毯等扑救。
7.身上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千万不要胡乱奔跑。
8.电线冒火花。不可盲目靠近,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再进行扑救。
9.密闭房间内着火。扑救房间内火灾时不要急于开启门窗,以防止新鲜空气进入后加大火势。
扑救实验室化学品火灾要注意哪些事项
危险化学品引起火灾后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中毒、灼伤。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从事化学实验的教工和学生,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迅速组织人员安全疏散。
2.防止易燃液体外流。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其他危险品。
3.针对不同的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使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安全地控制火势。一般使用干粉式灭火剂扑灭化学溶剂火灾,但在有仪器的场所需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剂。
4.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5.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绝不可盲目行动,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待消防队到达后配合扑救。
6.灭火后人员不得立刻进入火场,以免化学药品蒸汽危害人体。
1.家中怎样防火灾
家中发生的火灾一般是由于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家中防火需要注意哪些情况?下面是几名同学认为的家中防火的一些注意事项。
甲同学: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
乙同学:人走开时,一定要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丙同学:没熄灭的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引燃物体起火。
丁同学: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家用电器,烤衣物不要离人。
其实家中防火应注意的安全因素有很多方面,甲乙丙丁四同学只讲了其中一部分,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你对家中如何防火的补充
例如: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2.我问你答
下面几个家庭防火的消防安全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并答答看,即使答错了也没关系,这不正从侧面说明了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吗?
A.就地打滚
B.尽快撕脱衣服
C.向身上泼水或用厚棉衣往身上盖
你的答案:,简单理由:
A.用水浇
B.用锅盖盖灭
C.赶快去端油锅
你的答案:简单理由:
A.手电筒
B.油灯
C.蜡烛
你的答案:,简单理由:煤气着火的预防与扑救2008年1月5日,广州海珠区某村某旅社发生一起煤气着火事件,一名贵州籍男子郭某全身75%的面积烧伤。事后,伤者被旅社老板紧急送医院抢救,郭某的情况非常严重。
据了解,起火的原因是由于郭某没把煤气关紧,自己抽烟时,打火机的火花碰到了煤气罐散出的煤气,从而引发火灾。
水火无情。在意外遇险后,一定要冷静,尽量用已经掌握的科学避险知识来化解危险。
如何安全使用煤气
1.使用煤气应先点火,后打开煤气开关。
2.选用合格的煤气用具。
3.使用煤气,必须有人照看。
4.使用后、临睡前或外出时,要关闭所有开关。
5.装有煤气的场所不能当卧室。
6.不准私自接装,改装煤气设备。
7.定期检查煤气软管、接头,防止老化、松动。
8.煤气管道不要挂重物,不准接地线。
9.不要在煤气设备周围堆放易燃物品,使用场所通风良好。
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
1.配置液化气罐及其配件时,购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2.使用液化气灶具时,先点火后开关。更换液化气罐时,应按顺序检查减压阀密封的橡皮垫、减压阀、橡胶软管,然后连接灶具,最后打开钢瓶角阀。
3.液化气罐绝对不能用开水加热、火烤及日晒,也不能横放、自行倒残液。
4.不要摇晃和碰撞钢瓶。搬运钢瓶要小心,以免掉在地上发生事故。
5.不要将钢瓶靠近火炉、暖气片等高温处,或将钢瓶放在卧室内。钢瓶放置的地方应保持干燥。
6.不要将木柴、木炭、棉花、纸张等易燃品堆放在钢瓶四周,防止发生火灾。
7.不要在同一房间内使用煤炉和液化气灶;不要将门窗关闭后使用液化气灶。
8.液化气灶如果有泄漏,能很快闻到一股类似汽油或敌敌畏的气味,可用肥皂水涂抹灶具各连接处,不要用明火查漏。
发生漏气怎么办
1.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2.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气用具。
3.用肥皂液涂抹的方法,检查漏气部位。
4.查出漏气部位,可暂用胶布包扎并立即关闭煤气开关或液化气钢瓶阀门。
煤气或液化气失火怎样扑救
1.用湿布扑打或覆盖着火点。
2.在扑救的同时,要及时向“119”报警。
3.不要使用室内电话报警。因为电话机内的线圈会产生高压,引起话机叉簧处发出电火花,遇可燃气体就会发生爆炸。
讨论会
张涛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他试着自己做饭。突然,不知怎么回事,煤气罐着火了,他慌忙把煤气罐从窗户扔了出去,幸好楼下没人,所以才没酿成大祸。说一说,张涛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张涛的做法
你会:
游泳安全
2007年6月27日,福建省闽侯县三个小学生意外溺水,永远地告别了学校和亲人。
人们看到这一不幸事件报道后,多数人除轻叹一声表示痛惜外,已难有更多的反应,因为类似消息,当地媒体已多次报道,每次不过是换了儿童的名字和出事地点。通过网络搜索可以看到农村儿童意外溺水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一个名叫“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的国际性非盈利调查组织,近期发布了“2000——2005年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报告,报告中称中国儿童意外事故中,溺水占近六成,每年有三万左右的中国儿童会死于溺水事故,其中农村儿童溺水而亡的是城市儿童的五倍。
有的同学喜欢选择一些天然游泳场所进行游泳,对水中环境一无所知,水的透明度、能见度又差,当同学们专注于游玩时,并不会留心危险的存在。再加上又无安全设施、无救生员等诸多因素,难免发生溺水事故。
溺水在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构成比例中占40%左右,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在海滨浴场、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方游泳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谈话。请你也参与进来,谈谈你的见解,并和班上同学讨论看是否有道理。
甲同学:外出游泳时应先经父母同意,同时一定要结伴游泳,以便互相照顾,或出现险情能及时报信和呼救。
乙同学:一定要带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甚至篮球都可以。因为游泳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运动,我们虽然还比较年轻,但是体力可能不济。
丙同学:对海滨浴场、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方地形不熟悉,或水比较深的地方都不要跳水玩,这样很容易触到不明岩石,陷入漩涡,被水草缠住,或者因深水处水温低而发生抽筋。
丁同学:我赞成乙同学的意见,所以游泳时不要离岸太远,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戊同学:如果你感觉身体不适或心情不好时,如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好,都不要去海滨浴场、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方游泳或戏水。
其实,在海滨浴场、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方游泳,应注意的安全因素还有很多方面,以上五名同学只讲了其中的一部分,请你想想看,他们还有什么安全因素没有讲到,说说你的补充并和大家交流一下。
河中游泳的注意事项
如果看见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救人,要大声呼救。尤其是不怎么会游泳的同学,千万不能逞英雄,因为你是未成年人。
你的补充
游泳时遇到意外怎么办
游泳时最容易遇到的意外有抽筋、陷入漩涡、被水草缠住等。万一发生了这些情况,应当采取下列自救方法:
1.遇到意外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应当一面呼唤他人相助,一面设法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来达到自救求生、以待救援的目的。
2.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最少的体力,而在水中维持最长的时间。”为达到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
3.游泳发生抽筋时,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泳姿势,仰浮在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靠岸。
4.游泳遇到水草,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游回。万一被水草缠住,不要乱蹦乱蹬,应仰浮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水草,然后仰泳从原路游回。
5.游泳时陷入漩涡,可以吸气后潜入水下,并用力向外游,待游出漩涡中心再浮出水面。
6.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上。反之,不断地挣扎,就会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的机会。
1.讨论与交流
(1)青少年、儿童对游泳及在水中嬉戏一般都有着极大的兴趣。说说你对游泳的看法。
(2)同学们在节假日游泳,一般是独自去还是结伴前往?是去游泳池,还是江河、湖泊?
(人数)选择去游泳池游泳选择海滨、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方去游泳喜欢偶尔没有独自结伴家人独自结伴家人2.画一画请你设计一幅提醒人们注意游泳安全的宣传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