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众快乐处方
15693000000016

第16章 寿向乐中寻(1)

笑口常开,乐天长寿。人类选择了快乐,就等于选择了健康。

快乐系统遍人体

人的快乐与否,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还有生理学基础。近年来,关于神经化学药物快乐荷尔蒙和关于快乐脑神经的相继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快乐系统的存在。本文就人体快乐系统略述如下。

1.快乐系统的构成。构成快乐系统的有快乐基因、快乐器官、快乐脑神经、快乐脑电波、快乐中枢、快乐敏感点等。

快乐基因——人的快乐情绪并不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基因来决定的。由于各人的基因不同,因而其所产生的心情状况也有异,故有些人常能开心快乐,而另有些人则多愁善感。

快乐器官——凡与性事相关的器官,均是快乐感受器。如女人身上的快乐肌,再如人的口唇也是快乐器官之一。

快乐脑神经——A10神经又名快乐神经。之所以称为快乐神经,是因为受到刺激即感觉舒服。性生活的快感,食欲的满足感等,凡是能称为快感的都是这根神经的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其分支四通八达,参与运动、记忆、学习以及最具高尚风格的人的精神等各种活动,均是快乐药物内啡肽的作用。

快乐脑电波——人在兴奋时产生的一种脑电波,也称灵感波,幸运波。

快感中枢——间脑有一个下丘脑,其中包含着几十个高度分化的核,控制着身体的多种功能,例如食欲、性格、体温等。后来还发现有一个区域,刺激它能显著地给予一种强烈的快活的感觉,故此被称为快感中枢。

快乐的敏感点——从宏观上讲,人体皮肤是快乐感受器,而有明显感受的地方被称为敏感点。通过刺激敏感点,可使人加深对快乐的感受,并在快乐中分泌快乐药物。

2.快乐系统的功能。此系统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的欲望,为人体提供快乐感受,优化大脑机能,协调人体各系统的相互联系,增强人体生命活力……其药理学上的最终产物是内啡肽。

3.快乐系统与人体健康。如果一个人感到快乐,不管这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都会激发起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古人云:智者乐,乐则寿。关于长寿的秘诀,人们各有说法,但无论什么灵丹妙药,都比不上快乐来得有用。

人体快乐系统的发现,人体快乐药物的自我开发利用,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快乐拓宽新的途径。

人体自产快乐药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学会了利用自然物质来防病治病,维护肌体健康。同时也从人体自身中发现了“灵丹妙药”,用来防治疾病、调节肌体平衡,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座“药材库”。

世界上最神奇的制药厂,不是在自然界的有形之地,而是在人体内部。关于人体存在“制药厂”的观点,在今天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已经被诸多医学专家的研究所证实。

美国内分泌专家卓柏经过多年研究,推出了一项名为“量子治疗法”的保健方法。量子是物理学名词,是物质最精微的层次,也是潜在威力最大的层次。卓柏研究所得的结论是:如果能使人体生理量子的运作平衡,则人体会产生天然的“自疗”能力,使人类达到真正的医疗保健的目的。

然而,如何能使身体的量子平衡运作?卓柏认为:改善睡眠素质,控制体重,改善视力,克服神经紧张,保持身心开朗等都是最佳的方法。

如果思想出现忧虑,在生理上则会出现一颗忧愁的心和不光泽的皮肤以及消化不良的肝脏。

卓柏还认为:身心是世界上最佳的药房,它可以生产出各种药物——抗抑郁药、镇静剂、安眠药,甚至抗溃疡药等。他称:如果运用适宜,体内会准时分泌适当的自然“药物”,而且没有副作用。

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也指出:“只要心灵进行利导思维,体内‘制药厂’就会立即制造出有益于身体的药物,从而有效地防治疾病。但是,如果一念之差形成弊导思维,体内‘制药厂’就会制造出对身体有害的药物。”这个道理希望读者牢记心中。

近几年神经内分泌学说的形成,把人们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人体内源性快乐药物内啡肽、前列腺素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人体药房的存在。

快乐药物内啡肽,具有自我镇静、止痛、麻痹神经、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前列腺素具有消除体内活性氧的毒素,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冻疮等疗效。由此可知,人体自产的药物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如何打开人体的药库,最关键的一条在于情绪因素。乐观开朗的情绪,是打开人体药房的开关。如果情绪低落、生气或忧愁的话,纵有灵丹妙药在身,也难以自我开发。

人体珍宝内啡肽

关于内啡肽的记载与研究如下:

牛津大学药理学教授苏珊·格林菲尔德在其所著《人脑之谜》一书中写道:“本世纪70年代早期,人们证实脑内存在类吗啡物质:脑啡肽。这是神经科学近年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83年,英国的自然科学杂志《自然》第一次公开发表发现脑内吗啡的论文。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运用科学的眼光阐释先前不为人知的心灵的真实形态不正是一大进步吗?!”此文引自《脑内革命》一书。作者春山茂雄指出:“A10神经是十七八年前刚刚发现的神经。它的发现使人们知道β——内啡肽等脑内吗啡的存在。”

1992年出版的中文版《神经生物学》(译自美国)一书的357页,有这样一段文字:“短链的5肽称为脑啡肽,长链的化合物(16~31个氨基酸)称为内啡肽。由于脑啡肽包含在内啡肽内,所以内啡肽一词可以用来表示这两种肽类。”

美国医生舍温·纽兰著《我们怎样死》(1993年版本)一书中写道:“事实上,这种自我产生的鸦片剂是存在的,它的名字叫内啡肽。这一名字的诞生才只有大约20年的历史,是由两个字联组起来的、‘内成的’——‘吗啡’类的复合物。”

美国切斯特大学的神经生理学教授戴维·菲尔顿在大脑与免疫系统的研究中发现,脑内吗啡不仅仅作为大脑的受体产生作用,体内各个地方都存在受体。最近医学杂志发表的一些论文认为:受体存在于大大超出我们想象的许多细胞里。特别是睾丸细胞里发现很多受体。

内啡肽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快乐物质”,是因为它与海洛因有着相同的化学结构,二者都会使人产生很强的快感。测试表明,内啡肽的效力比海洛因的效力要强10~100倍。

快乐健康法引导人们以快乐的思维,快乐的妙法,激活人体快乐系统,开发快乐物质内啡肽,以乐求健,相辅相成。

如何自我分泌内啡肽,请君详见下文。

神效源自内啡肽

能为人带来欣然快感的内啡肽,被人戏称为“快乐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神奇的功能。

内啡肽与大脑功能。内啡肽的产生使人体大脑内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大脑功能增强,使思维及智力得到开发,促进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

内啡肽与性功能。性功能与荷尔蒙的分泌有密切关系。内啡肽的增加,能增强性生活的快感。性高潮中人体分泌内啡肽,这是医治精神疾病的物质基础。事实上,一些大如背痛、关节痛,小如牙痛等症状,多因为常过夫妻性生活能使大脑分泌出强于吗啡止痛作用的内啡肽而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得到自我缓解与治疗。

内啡肽增强记忆能力。经常听轻松明快、舒适欢乐的乐曲,就能使人体内的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和内啡肽的释放量增加,而乙酰胆碱和内啡肽都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物,它们兼有记忆功能。所以,常听轻松优美的音乐能调节血液循环并使神经细胞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从而增强人的记忆力。

内啡肽提高免疫功能。当代生理——心理学在对“情绪与免疫功能”项目研究中发现,正常性生活能解除紧张心理,产生积极的情绪——乐趣和满足。这时,体内释放了内啡肽。它是一种天然镇痛剂,能为整个神经系统创造一种轻松无忧环境,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内啡肽减轻痛楚。情感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诸如微笑(无论是否快乐)可令身体释放免疫化学物质,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大笑能增加大脑的内啡肽水平,减轻心灵及肉体的痛楚。

妙法求得快乐多

读到此,大家早已知道:人体内储有快乐脑化学物质,学名为快乐荷乐蒙,也称内啡肽。这种内源性快乐物质,具有天然的镇痛作用,对维护身体健康和治疗疾患具有显著的功效。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与鸦片类同。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证实,采用下列方法,有助于快乐物质的产生与释放。

1.笑。笑能促使大脑释放快乐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能调节人的情绪,刺激免疫活性细胞,阻止肿瘤的滋生。故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

2.性爱。爱给相爱双方的健康带来莫大的益处,它比世上任何治疗都有效,爱的层次越高,爱的快感越强。性高潮可激活内啡肽,并通过身体的循环系统将其输送给受体部位。该物质能产生出类似鸦片物质的功效,它对多种痛感——小则牙痛,大到背痛均可起到镇静、安慰的作用。

3.分娩。对许多妇人来说,分娩是幸福的体验。现代生理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吗啡样受体,大脑的另一部分细胞在受到“爱”的滋润时,可以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天然镇痛剂——内啡肽。这种内啡肽通过细胞膜上的吗啡受体,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减轻或消除疾病给人带来的痛楚,促使病体早日康复。

4.美梦。睡眠时大脑并非完全休息,而是改善了活动方式。睡梦中大脑分泌一种快乐物质,有人称其为“消愁药”,其实是内啡肽,这种物质可起到麻痹神经的作用。有句格言:生命就是神经。人体内的全部神经如能正常地发挥机能,便不会生病。而有的久病缠身者,之所以梦后不药而愈,也是由于激活了大脑中的内啡肽的缘故。

5.听音乐。悦耳的音乐能刺激体内释放内啡肽天然鸦片制剂,可以达到松弛身心和舒缓疼痛的效果。一些专家认为,音乐对治疗老年人病症有奇效,尤其是治疗早期老年痴呆症,疗效颇佳。由此可见,音乐不仅是人们欣赏的艺术,还是医治多种疾病的“良药”。

6.适当的压力。人所以对压力有不同的承受能力,其原因在于一种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就是加速人体兴奋系统的运转,并使快乐物质内啡肽不致太快地分解。人在紧张的时候,去甲肾上腺素不仅使人集中精力,还能使人变得乐观。当心跳加快时,体内产生内啡肽化学物质,可使人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快感。

7.打通中脉。中脉在传统医学中属奇经八脉,人在先天状态(胎儿状态)中,该脉还参与生命活动;当人处于后天状态时,该脉几乎处于封闭状态。一旦打开中脉,可获神行遍体、飘飘欲仙的美妙感受。故有“中脉一通,百病不生”之说。

8.刺激敏感点。无论男女,每个人身上有许多敏感部位。通过轻轻刺激敏感部位可使对方感受到快乐的体验,致使体内释放出快乐物质。

9.调整好情绪。美国切斯特大学神经生理学教授戴维·菲尔顿在大脑与免疫的研究中发现:人们的心理情绪直接影响着脑内吗啡(主要是β-内啡肽)的分泌量,而脑内吗啡的多少又直接影响着体内NK细胞的总数和其活力。结论是:人不论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只要采取积极向前看的态度,脑内就会自然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荷尔蒙。事事都用微笑施以开朗乐观的态度,脑内就会对本体分泌出源源不断的脑内吗啡,就能保持健康的体质和旺盛的精神。

10。利导思维。凡事往好的方面想,所思所为都能做到心情舒畅。这样不仅能使脑细胞活性化,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有意思的是,当感觉心情愉快的时候,脑内就分泌出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的β-内啡肽。

11.适当运动。适当的跑步、散步等健身运动,可使血液中的红血球比一般人多得多,血液循环量也比一般人高出2倍。新增的红血球和血液循环量能够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运动会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质。通过运动后,脑后的核糖核酸会增加10%~20%。核糖核酸能促进脑垂体分泌神经激素——多肽组成的新的蛋白质分子(有人称之为“记忆分子”),这对促进记忆具有良好的作用。

12.极限运动。使身体达到某种极限程度,如极限越野赛跑,极限爬山,极限攀岩……人达到极限状态后,脑内就会分泌内啡肽物质。在马拉松比赛中,当运动员出现累得再也跑不动了的痛苦感觉时,内啡肽就会大量分泌,反而会使人情绪高涨。这是由内啡肽的快感作用引起的。

13.置冷处哩。冷处理是德国人近来发明的一种颇具功效的减轻病痛和压力的方法,进入人工制冷的“冷冻室”待上一会儿,既可减轻病痛,又能让精力充沛。最先倡导这种疗法的慕尼黑物理治疗师韦伯女士说:“寒冷会诱使大脑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使人产生良好的感觉。”“进入里面一次,可以补充精力3~4小时之久。”

快乐基因情可控

基因影响着人类的生老病死与喜怒哀乐。人体内存在快乐基因,这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然而,基因的开启却受个人心情的支配。

基因可分为处在开启状态对人体有利的基因和处于关闭状态对人体有利的基因。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让不良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而让好的基因呈现开启状态。做到这点,其中的秘诀就是要将事物往好的方面想,也就是要正面思考问题。

国际著名的生物技术专家,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村上和雄在其《生命的暗号》一书中写道:“体内基因分秒不停地工作,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才对。达到这种目的的秘诀,还是需要我们能够拥有一种乐观、向前、积极的处世态度。我想,这样才可以带动体内良性基因的积极活动。”此后,作者继续写道:“当我们以积极向上的想法作正面思考的时候,我们身体中好的基因往往处于开启状态。其结果,在大脑里就产生出有益于身体的荷尔蒙。”

十分常见的是,某些人天天吃药,可是病情并不见得好转;然而,有的病人不怎么依赖药物,一段时间后,却莫名其妙地不药而愈。实际上,这是体内的基因在起作用。

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经由基因的活动而产生的。基因在正常开启状态时,人当然不会发生疾病,但一旦发生了基因异常,异常的基因活动便会以疾病的方式在人体中表现出来。实际上,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

天生就容易患某种特殊疾病的人,由于环境因素较好而不发病的事情也有。这种情况下,一般认为是其本来应该致使发病的基因无法形成开启状态的缘故。

请不要以为心情的喜怒哀乐是一时的情绪冲动,没什么说道。其实不然,它直接关系到基因开启,关系到人的健康得失。

保持乐观情绪,可以使人益寿延年。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有言:“欲寿,唯其乐。”这种朴素的医学哲理,在今天,应当上升到基因医学的高度上来认识。总之,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基因优化开启。快乐地生活着,人类就拥有健康,使远离疾病成为现实。

幽默必与人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