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15698200000010

第10章 学习永无止境(3)

为了最科学、最正确的思考,你需要意识到你自己的偏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有力的理由来支撑你的观点。

3.自由地选择

当你的选择是真正自由时,才能转变自己。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你必须对你的选择有明确的认识,并能据此作出明智的选择。如果你认为你是真正自由的,那么,你就会以一种全新的态度重新确定你的学习。通过努力消除对你自由意志的限制,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选择的可能性和空间更多更大。自由的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带给每个人巨大的成就感。

把创造的学习,批判的思考和自由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和谐地结合起来,能使你具备走向成功学习的三个要素——明智、有创造性和果敢坚决,从而使你的学习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

“想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只有压力和勤奋是不够的,你还应该学习一些“聪明”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苦读。”

——李开复

最重要的学习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习兴趣很高,因而学习效率也很高。

无论生活常识或心理学研究都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往往会感到压抑和不快,甚至会越来越讨厌所做的事。反之,则会感觉愉快、舒心,而且还会越来越喜欢。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学校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不但可以在学习期间有愉快的心情,而且还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明确你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使我们学得最快最好。当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式,并运用它时,你学习的过程就像在顺风中行走,加快了你行进的速度,使学习的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效率也会提高。

相反,当你试图以与自己的优势不相符合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时,你就好像是在逆风中行走,非常困难。因而,有些学生会逃离课堂,有些学生会感到十分疲倦,还有些学生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笨拙的学习者。

2.自己最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只要掌握了最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等生,而最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实际生活已经有所体验,有些学生用这一种方法会学得更好,有些学生则用另外一种方法会学得好一些:有些学生喜欢独自一个人阅读,有些学生则在群体中会学得更好;有些学生喜欢躺在床上学习,有些学生则习惯于地板上学习;有些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情形下更容易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需要多一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自己决定学什么、从哪儿开始学等;有些学生在按部就班的情形下学习效果最好,他们需要老师或家长告诉他每一步该怎么做。

这些学习方法中,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答案不是绝对的,只要是你最喜欢、最适应的,就是最好的。

另外,身体的活动节奏也和学习的效果有关。学习之余,有规律地活动活动身体,听一听悦耳的音乐,可以激活大脑的敏感度,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

忠告14与实践融会贯通

读活书,活读书,书读活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

——李开复

从古到今,读书人常常犯这样一个错误: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

过去有一个秀才,那真是这方面的典型。有一天,秀才的朋友请他吃饭,秀才急急忙忙地上路了。可是走到一条不到二尺宽的小水渠旁,秀才犹豫了。他想,书上说:君子出门,应走正路。我现在遇到水渠,渠上又没桥,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在走正路呢?因为有桥就有路,这可是书上说的,现在水渠两边虽然有路,可是渠上没桥,这显然不是“正路”,我该怎么办呢?

他正思忖着,过来一位老农,秀才便向他打听“正路”。老农指着水渠对面的路说:“那不就是路吗?”秀才说:“没有桥怎么算路?”老农一听便没好气地说:“你跳过去不就可以了。”秀才一想也是。

于是秀才双脚并拢,往前一跳,结果扑通一下便跌进了水渠。老农一把将秀才拉起来,看着秀才浑身湿淋淋的狼狈样子说:“你怎么那么笨呀!这么窄的水渠一步就可过去,你怎么就过不去呢?”秀才一听不高兴了,说:“你说跳我就跳了。”老农说:“让你跳过水渠,又没让你跳进水里。”说着就给秀才做了一个示范,一步就跨过水渠了。

秀才忽然间恍然大悟地说:“老人家,这可是你不对了!书上说单脚为跨,双脚为跳,你明明是跨过去的,怎么反让我跳过去呢?”

老农一听,一把将秀才掀进水渠里,让他到水渠里去读死书了。

类似这样的读书人,在历史上还有许多。“纸上谈兵”的故事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教训:

战国时的赵奢之子赵括,只会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能指挥作战,结果招致了惨败。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欲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问赵括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任命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

结果,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40多天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战死,40万赵兵尽被坑杀。

赵括的失败,被后人当作纸上谈兵的笑料。

赵括的下场是永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些人,虽然爱读书,但平时不注意接近现实、对书本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有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很不错,却拙于实际操作,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动真格的,几乎要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找到造成读书人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读书人常常辗转三尺书斋,只一味埋头读书而疏于与实际结合,只顾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神奇世界而不愿知道屋外都发生了什么,久而久之便脱离了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而像一只蚕一样把自己紧紧地包裹了起来。

二是读书人自古有一种清高自傲的毛病,喜欢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总以精神贵族自居,而不愿与更多的普通人接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闭目塞听,孤陋寡闻,自以为是。

三是读书人往往热衷清谈,却不善动手,所谓“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作为读书人,要避免与实际脱离、不能致用的读书倾向,就要把学以致用作为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做到学以致用并不难,如果能够从下列几方面去做,就会大致避免读书与实际脱节的倾向。

(1)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要经常注意读报,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新闻,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2)要在读书的同时注意思考,尤其要重视联系实际问题,要注意读那些现实性、指导性强的书籍,把书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要经常走出书斋,同广大的普通人接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同他们打成一片。

(4)要注意养成经常动手的习惯,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补充和完善知识,使其化为实际工作效果。

(5)要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读书学习,是否紧扣实际需要,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防止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

总之,要防止成为只会读书不会运用的书呆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读书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

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灌输知识花的时间较多,而启迪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实际训练,让学生将一些基本知识弄清、弄透、弄深,鼓励他们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以拓宽视界、激活思维等方面显得薄弱。作为学生,在弄通课本知识的同时,更侧重实际的训练和锻炼。多参加解决一两个实际课题,或是模拟性的实际课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内知识,这样才能应用知识。

知识来源于实践

“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

——李开复

当人类还处在原始而懵懂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们庄稼怎么种,肉要怎么做熟了吃味道会更鲜美,牲畜要怎么养。但慢慢地,他们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学会了。他们创造的奇迹甚至到现在我们都无法解释。

可见,知识的源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而我们如今虽然可以对以前的知识“不劳而获”,但还需要将现有的知识还原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学习,因为实践才是知识的源头。

读书与致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为的就是更好地致用。在这里我们不妨以魏源为师。

清末的进步思想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文学家魏源,是中国最早提出要向西方学习的革新派。他勤奋好学,15岁时便考中了秀才,17岁时就已在故乡邵阳颇有名气。魏源21岁时随父亲来到了北京,拜刘逢禄为师,开始对《公羊春秋》进行学习,这时的学习奠定了他以今文经学议论时政的基础。

魏源在京读书时结识了与之思想一致的进步人士龚自珍,他们经常共同研究问题。在当时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并实行高压政策,知识分子们都死钻纸堆搞考据的情况之下,魏源却提倡“经世致用”的读书方法,号召知识界放开自己的眼界对现实进行观察,抨击时政,寻求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胆识。

魏源虽在29岁时就中了举人,但是由于他不按封建的文风读书应试作文,所以他三次考进士都未中。从此,魏源就下决心把时间和精力都转到“经世致用”的学术研究与读书写作上。在他32岁时,江苏的布政使贺长龄听说他非常有学问,就聘请他对《皇朝经世文编》进行编辑。

魏源应聘以后,对清王朝开国以来的有关文献档案进行了大量的阅读,魏源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被人称赞为“数十年来,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矱,几乎家存其书”的巨著完成了。

魏源根据林则徐的嘱托,在1842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以让人惊叹的毅力开始读域外之书,他仍然用“经世致用”的方法搜集材料,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海国图志》共50卷,后来又扩充到了100卷。这部书集中反映了魏源富国强兵的治国之道,他主张对内要进行政治改革,对外要学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而且,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海国图志》也起过积极作用。

魏源“经世致用”的读书治学方法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就是在今天,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知识来源于实践”,那些给你知识、使你更聪明的书,并不会直接地生产出知识来,它之所以能够给你知识,就是因为它是人类反复实践后的一个科学性的概括,是一个总结性记载。被世人称为“魔术师”的发明家爱迪生,进行创造发明的过程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家境贫穷的爱迪生,只在小学时读过3个月的书。但是他却从小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他很热爱科学,尤其是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在他当报务员期间,他发明了一架改进的自动收报机,并获得了4万美元报酬,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辞去了工作,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为此,他常常每天都要工作20小时,只在打瞌睡时才略做休息。他从来不肯闲着,每当解决一个问题以后,他便会去研究另一个问题。正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获得了许多知识,为他的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每项发明,都需要多次实验。例如: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及精力,选择一种既能发光又不会很快就被氧化烧掉的灯丝材料,试验的物质达1600多种。1879年10月他发明了“白炽发光的电灯”,使“世界之光”电灯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当时他年仅32岁。爱迪生在他84年的生命中,发明了数不胜数的重大发明,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他先后对电报、电话进行改进,发明了油印机、蜡纸、留声机、电车、电影等。他的发明,不但改变了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并且受到了世人的崇敬。

科学在不断发展,所以人们将有层出不穷的疑问需要进行探索、进行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更多的精神财富。

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读书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因之一。读书如果脱离了实际,那么人们对书中学来的知识就不容易深刻理解,就难以真正地掌握,也不会有真正的用处。

忠告15谦虚使人进步

看似“自满”,实为“不满”

“不懂得谦虚谨慎的人也许可以取得暂时的成功,但却无法不断进步,达到卓越的境界。”

——李开复

有一个徒弟跟随师傅学艺多年,自己感到把师傅的本事都学到了,就去见师傅:“我已经把你的手艺全学会了,可以出师了吧?”师傅望着得意洋洋的弟子问:“什么是全部学会了呢?”徒弟答道:“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师傅说:“请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徒弟答道。师傅抓来一把沙子,渗入碗里,却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答道。师傅又到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没等师傅继续问下去,徒弟已经恍然大悟:艺无止境,“自满”其实是“不满”的表现呀!

自满是进步的最大敌人。学习如长跑者在烈日下独自苦跑,自满的人的路是短的,因为当别人还在继续向前跑的时候,他却以为已经到达终点了。

耶鲁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大四的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够征服外面的世界。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携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是要求考试的时候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看到试卷上只有5个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