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盛夏之夜,在山间的溪边山洞里:常常可以听到“哇哇”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啼哭声,颇为凄惨,这就是大鲵的叫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其实,它不是鱼,与鱼毫无亲缘关系,而是地地道道的两栖动物的巨人。大鲵体型很大,一般体长1米,也有两米的,常见的有一两千克重,也有大到几十千克重的。1971年在号称天然动植物园的湖北神农架,捕获了两条体重达60千克的大鲵,堪称大鲵之魁了。
大鲵的相貌不佳,长得扁头扁脑,上面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在宽大的嘴巴里,长着锯齿一样的小牙,腹背上面还有许多不好看的疣状突起。四肢粗短,趾间有蹼,尾短而侧扁,上下有鳍状物,这些皆有利于它在水中游泳。个体的体色变异颇大,有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背上常有深黑色的斑纹。它的体表光滑无鳞,富有皮肤腺,经常保持身体的粘滑,受刺激之后能分泌出白色浆状的粘液。
娃娃鱼喜栖息在水质清凉、水流急端及岩石孔洞多的山间溪流中,它的家多安在岩洞中,家只有一个通向小溪里的小门,进入家里却宽敞平坦。白天,娃娃鱼躲在家中酣然大睡,当夜幕降临,明月当空时,它才离家,慢吞吞地出去觅食,但它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奔波劳碌,而是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岩之中,猎物一旦经过,它便突然张开大嘴取而食之。它是肉食性动物,既吃鱼、虾、蟹,也吃蚯蚓、蛙、蛇等水生动物,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食。它的食量大,但也能挨饿,尤其在食物缺乏时,它可以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有人将娃娃鱼放在清水里,却不给食物,过了100天,不但活着,而且其体重、体长、体形没有多大变化,这是因为它的新陈代谢特别缓慢,它整天像一根木头似的躺在那里,难得动一下,所以能量的消耗非常少,吃进的食物可在胃里相当长时间还未消化。
娃娃鱼吃东西时,将整个食物吞下,但它常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胃中吐出来。另看它呆头呆脑的,性格却很残忍,人去捉它时,它敢动口咬人,到了夜晚,它们还常常互相厮咬呢!
娃娃鱼在两栖动物中,不仅个子最大,寿命也是最长的一种,人工饲养时可活50~100年左右,它的生命力之强也是惊人的,剖腹除去内脏后,竟还能爬动和咬人呢!
每年5~8月,正是娃娃鱼的繁殖期,雌娃娃鱼一次产卵达300粒,卵会互相粘连成两条软滑透明的带子,雄娃娃鱼给卵受精后便将卵带子缠绕在自己身上,安心地伏在洞中孵卵。
经过15~40天,幼娃娃鱼出世了。刚出世的幼娃娃鱼体长28~31毫米,具有3对桃红色的羽状外鳃,腹部黄色,甚为美观。幼娃娃鱼生长特别缓慢,3年才长到200毫米,体重不到100克,成活率也很低。
娃娃鱼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难得的珍肴,现在又是出口的畅销水产。娃娃鱼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用它分泌的白色浆液能治疗麻风病;其皮、胃和胆液是滋阳健胃的补品。这样一来捕捉它的人多了,野生数量日益减少,为此,它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捉。
远在2亿多年前,陆地还是连成一体的,娃娃鱼在北半球有广泛的分布,从发现的许多娃娃鱼化石就可证明,最古老的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下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后来,古陆地逐渐分离,海水相隔,娃娃鱼在不同自然环境里,经自然选择,有的遭淘汰,有的则保存了下来。
现在,世界上生活着的大娃娃鱼,除了我国的大鲵外,还有日本的大山椒鱼和美国的隐鳃鲵。它们虽然远隔重洋,却保持了“祖先”的亲缘关系。我国娃娃鱼有100多种,分布很广,遍及黄河流域以南的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