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15704300000104

第104章 文化交流(1)

何谓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指彼此间在文化上的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交流主要有文化传播、文化采借和文化冲突三种形式。

什么是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一种文化特质或集丛发明出来以后,不可能为它的发明者所独有,它必然向四周扩散,使之为一群人或一个地区的人所共有,这才能成为文化。考察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除了从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外,有许多是外来文化。

何谓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采借是有选择的,选择的标准是:第一是有用性。那些本民族文化中没有的,而且又有使用价值的外来文化特质或集丛,最容易被采借,比如工具、技术、器物、建筑等最先被采借。第二是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易被采借,与本土文化差异很大或有抵触的外来文化就不容易被采借,比如音乐、舞蹈、体育、管理等容易被采借,而宗教、民族服饰等则不容易被采借。

何谓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过程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文化原本都是本民族的,是有民族个性的。文化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性格和心理气质特征。当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常常会遇到相互排斥,甚至抵制、反抗,发生冲突在所难免。文化冲突不仅表现在有组织的文化运动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文化冲突。由于外来元素的不断传入,人们对它会看不惯或不习惯,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开抬抵制,最后引发冲突。

何谓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是指一种文化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进入到另一种文化内部,对其发生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同一民族或国家不同类型文化间的渗透,如我国精神文化向物质文化渗透,行为文化向精神文化渗透等。二是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间的渗透,如美国文化向中国文化渗透,日本文化向中国文化渗透等。文化渗透是相互的和双向的,不存在独自的和单向的。比如,精神文化能向物质文化渗透,物质文化也能向精神文化渗透。文化的相互渗透是推动文化进化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就一般规律而言,主要表现为强势文化和发达文化向弱势文化和欠发达文化渗透。

什么是文化圈

文化圈的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此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独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迁移,向外迁移的不仅是整体文化的个别部分,也可能是整个文化模式。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有何功能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创建于1998年,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专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事业单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中国各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致力于对外推广中华文化精神理念,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世界各国驻中国使、领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文化团体的友情协助下,引入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艺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每年都会与百余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组织、机构合作,举办各类活动上百个,接待各地文化交流人员近千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始终视世界文化交流为己任。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是什么组织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于1986年7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接指导和支持下从事民间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全国社会团体,其宗旨是通过开展同各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繁荣人类的文化事业,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协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有关机构就人员互访,资料交换,举办多边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国际比赛和文化学术研讨等事项进行交流与合作。

协会成立以来,组织了几百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如:协会代表团访问了匈牙利、土耳其、越南、瑞典、葡萄牙和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同时也接待了匈牙利、法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已组派包括各个剧种在内的近百个艺术团赴法国、瑞士、古巴、多米尼加、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国和非洲访演;在法国和秘鲁等国举办了20余个展览。协会积极引进外国优秀文化,已邀请日本、法国、瑞士、德国和土耳其等国的近百个外国艺术团来华演出;另外,还在华举办了如“罗丹艺术大展”、“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摄影展”等50余个各类展览。协会常年举办的国际多边系列活动有北京国际手风琴比赛、中国文化夏令营、王羲之书圣文化展和俄罗斯艺术大师班等。

协会与各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热心文化交流事业的企业和民间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如葡萄牙东方基金会、越南越中文化交流中心、哥伦比亚卡利文化促进会、匈牙利匈中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协会和荷兰荷中友好交流协会等。

协会在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中坚持注重质量和社会效益,赢得了赞誉,也树立了协会特有的社会形象。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现状如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的桥梁。“十五”期间,文化部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方针,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集中力量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节”、“中华文化非洲行”等一系列大型对外文化活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整体外交,为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文化年”活动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品牌。在引进方面,注重内容与质量,举办的“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吴桥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杂技节,以及声乐、钢琴、小提琴国际艺术比赛等国际多边文化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影响日益广泛,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的国际文化活动中心。具体说来,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文化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影响力,在由我国和其他五国发起的第一届和第二届亚欧“文化与文明会议”上,在亚洲艺术节等地区性多边文化活动中,中国都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二是着力打造外宣品牌,外宣阵地布局规划得到加强,“春节品牌”、“国庆品牌”、“建交纪念日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力度,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2005年,我国共与友好国家签订了12项文化协定、16项文化协定执行计划。实施的对外文化交流往来项目共有2092个,36585人次。其中,出访项目746个,10671人次;来访项目1344个,25857人次。

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

多年来,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版权贸易是其中的重点,被引用率最高的“版权贸易逆差”指标即版权贸易进出口之比达到了10∶1。而2005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一政策当年就获得了成效。在第5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总共达成版权贸易1496种,其中版权输出为615种,版权输出和引进比由原来的1∶10上升至1∶143,为扭转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逆差开创了新局面。2006年9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输出版权1096项,引入891项,取得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一个月后,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展团推出展品3600多种、4000余册,达成版权输出或签约意向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继续推进了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的逆转。

2006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走出去”成功案例是出人意料的。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组团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在该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与此同时,郭竞雄还签约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太阳出版社,创作根据《封神榜》等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漫画,报酬高达百万美元。郭竞雄也由此成为在欧洲获得版税最高的华人漫画家。同时,组织参展的机构是我国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说明产业振兴基地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已经开始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有作用。

我国演艺产品走出国门闯市场情况怎样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演艺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大成绩。如2005年,在引进国外文化特别是演艺产品和演艺团体的方面,文化交流往来项目达到2092个,而其中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为222个,仅占106%,近90%的项目是非政府项目;与此同时,中国演艺产品到2007年底之前,还未形成真正稳定的国际市场。

让中国演艺产品走进国际文化市场,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家文化主管部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搭桥铺路”的积极措施:一是每年均发布《国家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精心挑选一批优秀演艺团体赴国外执行官方交流任务;二是要求我驻外使、领馆文化处在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和重要国际文化舞台上宣传推广国内优质演艺产品,千方百计为国内优秀演出团体搭建国际商演平台;三是批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和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四家国有、民营演艺机构为“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四是与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合作,选派国内演艺从业人员赴美、日接受文化产业和艺术管理方面的培训。

几年对外演出的情况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高的赞誉,提高了我国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我国的著名艺术团体在国际演出市场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发挥了独特的和平外交作用。

2007年我国主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哪些

2007年,中外文化交流的热度继续升温。中国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无需走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新年伊始,诸多文化交流项目拉开帷幕,令人目不暇接。

3月12日晚,日本驻华使馆举行“2007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招待会,中日两国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了酒会。13日晚在北京北展剧场举行的“中日歌星超级演唱会in北京”活动,揭开了“2007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序幕。

中法在2003年、2005年互办文化年活动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2007年热度不减。3月13日,法国驻华使馆举办招待会,宣布2007年“中法文化交流之春”从4月12日至6月1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4个中国城市举行,给各地观众奉献100场文化节目。法国驻华使馆称,这又是一次两种文化汇合的盛会。

继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中国合作举办“国家年”活动后,2007年是“西班牙文化年”,整个活动也在3月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启动。“西班牙文化年”计划在3月24日由“激情钢琴探戈”——西班牙钢琴大师大卫·戈麦斯独奏音乐会揭开帷幕,他演奏的地点选在了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

近年中韩文化交流迅猛发展。2007年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年”,各项活动更是丰富多彩。韩国在中国举办韩国传统饮食文化展、韩国电影展等,中韩联合举办了中韩大学生饮食文化交流展、中韩歌会、中韩文化交流研讨会、韩国唱剧与中国京剧交流演出、中韩传统服饰展、中韩著名画家交流展等多项文化活动。

在让中国观众欣赏到来自各国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各项交流活动也把中华文化继续带向世界。1月9日,昆曲《长生殿》首次亮相比利时的瓦隆皇家歌剧院。1月10日,“和谐中国:追求与梦想”摄影图片展在布鲁塞尔开幕。1月15日,四川“三星堆特展”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隆重亮相。1月26日至28日,新疆国际大巴扎歌舞团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武吉查里体育馆为马来西亚人民首次呈现中国最新、最大型的新疆民族歌舞,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歌舞之乡的无穷魅力。2月2日至3月11日,兰州歌舞剧院的《大梦敦煌》在西班牙全国巡演,受到热烈欢迎。3月3日,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完全是一片中国文化的海洋,以“体验北京、走近奥运”为主题的“北京风情舞动洛杉矶”大型花车盛装游行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老北京的庙会也走出了国门,由北京市文化局组织的“厂甸庙会”艺术团2月23日和24日在开罗国际会议中心为当地观众献上了两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许多埃及官员和普通观众跃跃欲试,希望上台和中国演员们一起互动表演。

3月16日,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正式上课。当日,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与津巴布韦大学(简称津大)共同建立的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津大校园内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津大孔子学院是津巴布韦的第一所正规汉语教学机构,也是中国国家汉办在世界不同国家建立的第85所孔子学院。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共有50名学员,其中包括一些学者、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