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15704300000002

第2章 文化政策(1)

什么是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为促进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关规定和政策原则。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当前我国的文化政策包括哪些方面

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政策主要有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和文化科技政策。我国以往比较注重的文化政策,包括运用文化税收、价格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建立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和有关筹资机制政策以及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政策,这些都属于物质保障内的文化经济政策。

当前我国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集力,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次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再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何谓文化公共政策

文化公共政策是国家和地区在宣传文化领域实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的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通过文化公共政策实行政府对文化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督和指导,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文化管理行为。为加强文化行政管理,国务院发布了若干行政法规,如《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等。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将先进文化的建设目标和国家21世纪初的中长期发展总体目标相结合,积极实施精品生产、人才培养、体制创新、形象工程和产业发展主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在尽快制定并落实各地区、各部门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奋起直追,加速文化现代化的步伐,尽快将我国建成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球前列的现代化国家。

如何具体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目标

在文化发展宏观战略既定的基础上,要壮大我国文化发展力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法制化。为了应对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我们必须加快文化的立法进程,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依法治文”,保障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产业化。产业化将构成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重要标志。三是民族化。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要保护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四是现代化。要建设国内一流的先进文化,必须要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指标,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加快文化事业硬件和软件现代化的建设。

你知道《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及其内容吗?

《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是文化部于2006年9月30日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对今后五年我国文化建设作出部署和安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专项规划。该《规划》主要列举了“十五”时期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五”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国家“十一五”规划重要性的论述、指导方针、“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文化艺术创新机制、扶持代表国家水平和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团体、打造品牌文化艺术活动、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积累、提高文化艺术科研成果的质量、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文化发展目标是什么

到2010年,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文化发展既要全面发展,也要有重点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三是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四是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五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六是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如何理解“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第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第三,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坚持什么方针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下方针原则: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四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五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六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七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快速发展。八要坚持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投入,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和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我国民族文化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