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民文化消费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和旅游。城市居民选择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与目前旅游的地区有较大差别。在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中,各个城市居民选择省外及海外的比例,基本都高于目前旅游地区中省外及海外的比例,这反映了城市居民对远距离旅游的较高期望。城市居民储蓄目的中,“为了将来孩子上学用”在所有城市中都排在第二位,在近一半的城市,比例接近排在第一位的“以备意外的急用”。这既说明城市居民对教育的重视,也预示着教育消费市场的潜力无限。
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逐年增长,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扩大的现状,逐渐由“被动接受”变为“文化生产的引导力量”。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转移,不仅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康复、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解决好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就成为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市场的关键。
如何鼓励和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
鼓励和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要面向群众,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具备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政府补贴方式,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提高国民的阅读意识和文化消费意识,拓展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加强文化产品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什么说我国可能实现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现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自身发展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为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物质消费可通过提供食物、住房等满足人的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但无法满足人们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文化消费可通过文化产品提供人们在物质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如优秀高尚的影片可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满足人们对爱和归属的需要,通过教育消费可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等。人类对自身的完善和进步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人类知识层次的提高,对文化层次的追求也会不断提高,为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2)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为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将极大地推动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文化消费发展的空间日益广阔。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消费主体。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潜在主体也在不断增加。
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有哪些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众多不利于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宏观角度来说,政府应从主体、客体和市场三个方面克服不利于文化消费发展的因素,为文化消费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如下方面。
(1)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文化消费主体。培养符合要求的文化消费主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居民受教育的水平,增加居民的知识储备。为提高居民受教育的水平,应从宏观上确立教育产业的发展战略,推进教育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对教育产业的经济规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种形式的办学,开拓多种教育形式,加快成人教育的发展等;同时,由于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必须担负教育投资的主要职责。我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有待于增加,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第二,应提高居民对各层次文化消费产品的鉴赏水平。要实现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的鉴赏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除了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教育之外,政府还应积极普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艺术修养及鉴赏水平。第三,应提高居民分辨文化产品精华与糟粕的能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应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高尚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监督文化产业的发展,抵制不良文化消费品进入市场,并对形成不良影响的文化消费品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杜绝低级庸俗、不健康的伪劣文化商品。(2)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反对地方保护和垄断,加快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抓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试点,把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国有文化单位布局结构调整;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经营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尽快形成大文化发展新格局,尽快形成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主体力量;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培养一批拥有著名文化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3)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培育文化消费市场良性发展机制。为促进文化消费的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关的制度,规范文化消费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对于文化市场来说,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维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也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文化产品维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维权制度建设必须在与我国国情磨合的过程中,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高其针对性和对现实的适应性,注意政策、法规、制度的配合,提高相关维权制度的整体合力。第二,要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在消费知识化条件下,某些消费者权益受损造成的危害可能比以往更深,这些问题也日益全球化,因而世界各国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协调,这无疑对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发展文化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要建立和健全文化产品维权机构的建设,加强文化产品的维权力度,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使之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第四,应加强信息透明度,降低文化产品消费的交易成本。(4)增加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创造物质基础。文化产品的消费也需要依托于文化消费基础设施来实现,如音乐厅、图书馆等。因此,应加大财政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资,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吸引外资参与文化产品经营及文化场所的建设和经营。
为什么说媒介传播对消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渗透在媒介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消费文化的日益增长。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质符号体系,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核心是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操纵,以便使他们淹没于通过媒体特别是电视创造的“符号”和“形象”之中。其目的是使大众生活脱离现实的“模拟”世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媒体使消费者养成消极和顺从的态度。更具体地说,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坐在电视机前从电视节目里寻找安慰时,他们逐步地成为消费的机器。由于他们的消费被生产商品的大公司所引导和操纵,他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现象的产生有何原因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是外因作用下的结果。首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是消费文化现象产生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市场规律,进一步解放生产关系,生产结构多元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国际市场,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中国经济打造得更为成熟和完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的增长,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造铺天盖地,无处不在。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人们接触媒体的频率增加了,对媒体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媒介传播中就体现出了消费文化的要求。其次,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扩张与全球化,是消费文化现象产生的外在因素。全球化是以物为核心的全球化,也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一种进程。然而,确保这种进程顺利完成的条件之一,便是消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形成。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西欧已进入了消费社会,并且盛行消费主义。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他们把眼光放在了发展中国家,希望能找到商机。于是跨国公司首先出击,他们进入的同时大张旗鼓地通过媒介(包括中国本土的)介绍他们的消费主张和生活方式,为对中国进行文化和商品渗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现象有哪些表现
在媒介传播的影响下,消费文化现象的发展更为迅速。首先,娱乐、休闲的内容在媒体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媒介铺天盖地,竞争日益激烈,而受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媒体为寻找有效的途径占据这个市场中的优胜位置,开始放弃一味坚持的严肃报道。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传媒的报道内容逐步实现重点转移,倾向于增加报道娱乐休闲内容的比重,而事实上,受众也对这类新鲜、时尚和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其次,反映消费文化诉求的新的节目、栏目的开辟。这种“生活方式报道”的核心乃是社会的消费行为,包括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化妆、烹饪美食等内容,同时还包括大量的生活消费的行情、趋势、热点、时尚与流行等。只要我们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扩版潮,各种新创办的都市报、生活报和一些专业广播电视台及其栏目,就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方式报道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最后,广告扮演了消费文化意见领袖的角色,为在消费社会弘扬消费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广告业成为消费体系中充满生机而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告巨大的贡献就在于它使人们沉浸在一个无止境的新产品潮流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促成了大众行为与欲望——形成了消费经济的生力军。广告的大众传播功能,本质上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它履行了指导消费行为的职能。此外,广告可以预示流行、时尚或者成为象征某种社会阶层的标志,它可以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它传达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都属于消费文化的范畴。
如何控制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的弊端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增长的现象是伴随经济发展而自然产生的,没有必要引起太大的恐慌,相反的,合理地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引导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由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受到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影响,因此对它的成长状况也不能放松。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利弊,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增长也有一定的弊端。
一是大众传媒是一种单向的(传媒制作人——受众)的情感支持方式。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它也是一种市场化制度。大众传媒不但向受众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向受众传播为社会所接受的价值、理想和情感。因此,受众在消费文化传媒的同时,也在消费某种情感,重温某种价值。这种市场化的情感社会支持方式的出现,是现实社会中人际情感关系淡化的产物,它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人际情感关系的淡化。二是由于它是通过媒介这个相同的统一的途径对受众进行的传播,而一般说来每个受众接受的信息是相同的,这可能导致消费行为的单一性和从众心理的滋生,而扼杀了个体消费的个性特征,甚至会误导造成盲目消费。三是媒介传播的消费文化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扩张与全球化。不能排除跨国公司和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对中国进行消费文化的灌输是有其商业的或者是思想上的预谋的,因此我们在接受消费文化的同时要警惕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侵略。
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怎样
据国内有关文化产业研究专家称,随着城乡百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支出和所占比例皆在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尤其是休闲娱乐消费)趋于时尚化,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要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外,还需要有关部门搞好产品“定位”,掌握其发展的速度、规模、效应,更要顾及市场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平衡”。这就存在一个市场调查问题,尤其要注重城乡经济发展差别问题,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实际需求;不能盲目搞“引进”,不能放弃自己的特色,也不能为求大而搞那些“洋玩意儿”,需找准自己的位置,打出能代表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