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15707100000112

第112章 智慧好点子(15)

良好的情绪是人生机体的润滑剂,可以促进生命运动,给人以充沛精力。谁都有体验,人在情绪好时,心情轻松,竞技状态就佳。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大大提高有用功,减少无用功。因此,要努力使自己热爱事业、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目光远大。尤其是刚刚进入社会、走向生活的青年人,更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善于控制因身体、恋爱和婚姻的挫折以及对新环境不适应而引起的情绪不稳,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以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心情,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高质量的人生,切莫让忧虚、犹豫和痛苦压倒自己。这种情绪既不能挽回过去,也不能改变将来,只会贻误宝贵的现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2)劳逸结合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人的全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所以能和谐地运动,全靠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细胞活动时,消耗神经细胞内的物质,当它处于抑制状态时,能通过生化使细胞更生恢复,消化血液中带来的养分。如果兴奋状态持续下去,兴奋的物质得不到补偿,神经细胞就会死亡。因此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有一个临界强度值。如果工作持续太久,超过了这个临界强度值,就会出现效率曲线的下滑。这时就应用其他的行为方式,加以适当调节,才能保证工作的持久性和效率。因此,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显得十分重要。不能把休息仅仅理解为睡眠,休息还包括文娱体育活动、散步、旅游等有益身心的活动,锻炼身体是积极的休息。

(3)利用最佳时间

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中,精力各不相同,而不同的人又有差别。有的人早晨精力好,有的人可能晚上精力好,有的人凌晨起床后半小时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有的人喜欢把重大问题放在早饭后考虑;有的人擅长于连续思索,思绪高潮往往在连续思索开始后一小时左右出现。据统计,大约50%以上的人,其能动性在一昼夜之内有显著变化。其中17%的人早晨能动性高,33%的人在晚间能动性最高。我们把工作效率最高、能动性最强的那段时间称为最佳时间。每个人都应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尽量将高质量的“时能”提供给最重要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时间能源”。

几种充分利用时间的窍门

(1)遇事三问法

这种方法的要旨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情,从时间中节约时间。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些什么事根本不必做,有些什么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如果有些事不做,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就是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量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当然是最佳方案了。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有一次去英国考察,到一家工厂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他见工人们先用药水煮动物的血和皮,调制成“柏林蓝”的原料。然后把原料溶液放在铁锅里再煮,并用铁棍长时间搅拌,边锁边把铁锅捣得咔咔响。李比希感到很奇怪,一个工头向他解释道:“搅拌锅里的溶液时,一定要用铁棍搅,而且发出的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越好。”李比希笑道:“不需要这样搅,只要在‘柏林蓝’原料里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铁棍使劲磨蹭,无非是把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成‘柏林蓝’。这样虽然也行,但太浪费时间啦!”由此看来,遇事三问,从而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改变不科学的工作程序,实在是从时间中节约时间,从时间中找时间的妙法。

(2)定期“盘点”法

从“盘点”中找时间,为了使时间使用更趋合理,使用时间也需定期“盘点”。盘点,始于计划。

奥格曼狄诺指出:订计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漫不经心的,好像业余摄影爱好者捕捉了几个大有希望的镜头就匆忙冲洗,可结果往往使他沮丧。一种是严肃认真的,如同专业摄影师不但事前认真选择镜头,而且冲洗后还要仔细研究,经过剪接、曝光等一系列试验,从中选出几张最好的,再做加工,终于成为获奖照片。有了计划之后,就要“盘点”可以投入的时间,确定行事次序,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每隔一段时间,对计划进行重新评价和对投入的时间进行“盘点”。时间是常数,只要运用得当,便能从时间中产生巨大的精神财富。

(3)交叉轮作法

即利用农业上交叉轮作以提高产量的方法,把一天的活动内容交错进行安排,以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大脑细胞长时间接受一种信息刺激、长时间持续同一个活动内容,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如果穿插进行其他内容的活动,人体原有的兴奋产生抑制,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

如果养成了不爱惜时间的习惯怎么办?下决心改,实施根治法。奥格曼狄诺曾多次引用“支配时间专家”爱德温C布莱斯的话说:“浪费时间的活动就像癌细胞,慢慢吞噬掉你的精力,滋生出某些坏习惯。要想消除它们就得采用根治法。要是你已在做着的事情使你厌烦,妨碍你完成计划,又大大消耗着你的精力,浪费着你的时间,好就彻底摒弃它们!这一根治法同样适用于个人习惯、日常事务及一切与你工作有关的琐碎杂务。”

(4)把重要的事放在首位

时间管理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去设定事情的优先顺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重要而紧急;②重要但不紧急;③紧急但不重要;④不紧急也不重要。

重要而且紧急的工作是指事情的重要性高,而且需要立即行动。此类事情带给人们较高的压力。比如老板紧急交办的工作、重要客户来访、家人临时生病住院、不擅长的必修科目隔天要期末考试等。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对个人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可能是许久的盼望或长远的目标。通常这类事情挑战性高,困难度也高。最常见的,比如参加明年的重要考试、年底的婚礼、下星期应聘工作面试等。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其本身重要性不高,但因为时间的压力,需要赶快采取行动,例如接电话、换尿布、煮饭、处理邮件等。

不紧急而且不重要的事情,本身没有迫切完成的压力,而且重要性不高,例如打电话和老同学闲聊、唱卡拉OK、逛街、看电视、写问候信等。

通常而言我们可以先记录每周的时间流水账,然后将每周的事情依重要性与急迫性分为上列4种类型。设定事情的优先顺序很简单,重要的是要克服这种一般人常有的心理倾向:逃避压力,想要处理那些容易、快速完成的事情。

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出一个顺序表来。这样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5)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

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金善于利用零散时间的方法颇值得借鉴。

他写道:在我大约14岁时,对于卡尔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

卡尔华尔德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比如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字不曾动笔,我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才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我的话。到了下一个时期,我就把他的话实验起来。

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意料之外,在那个星期的终了,我竟积累了相当多的稿子。

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一天繁重一天,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利用短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5分钟的时间给你写作,你切不可把4分钟消磨在咬你的铅笔尾巴上。思想上事前要有所准备,到工作时间届临的时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脑力,幸而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我承认我并不是故意想使5分钟10分钟不要随便过去,但是人类是可以从这些短短的闲歇闲余中获得一些成就的。卡尔华尔德对于我的一生有极重大的影响。由于他,我发现了极短的时间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加以利用,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

平时,我们常想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一部想像力丰富的科幻小说、一篇说服力强的文章的作者从哪里搜集这么多的资料呢?其实这绝非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辛勤劳动的结晶。没有平日的艰苦努力,企图在一个早晨突然成为世界上智力超凡的人物,那只能是空想。

时间像水珠,一颗颗水珠分散开来,可以晒化,变成烟雾飘走;集中起来,可以变成溪流,变成江河。集中的方法之一是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整块的东西,做到点滴积累,系统提高。

做善于挤时间的能手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时间属于登攀不息的人。那些徘徊在知识宝库门外的“散兵游勇”,白白消磨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那些走到知识宝库的门口,轻轻地叩一下门或伸进头去看一眼,就自以为登堂入室,而不肯不断攀登的人,也只能白白浪费大好光阴。就是在科学上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也还要不断攀登,否则也会白白消磨时间,半途而废。

时间有很特别之处,它“有时过得慢一些,有时过得快一些,有时它停了下来,呆住不动了。有的时候,特别敏锐地感到时间的步伐,这时,时间飞驰而去,快得只来得及让人惊呼一声,连回顾一下都来不及。而有时,时间却踯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样,简直叫人难受。它突然拉长了,几分钟的时间拉成一条望不到头的线。”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善于挤时间的能手。巴尔扎克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0多部作品,塑造了200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12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

然后从中午到4点

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5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有时手指写得麻木了,两眼开始流泪,太阳穴在激烈跳动,他喝一杯咖啡,又继续写。有时,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曾经一夜写完《鲁日里的秘密》,3个通宵写好《老小姐》,3天写出《幻灭》的50页开头。有一次,他写作了十几个小时,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跑到朋友家,一头栽倒在沙发上,请朋友1小时后叫醒他。后来,因误了时间,气得他大发脾气。巴尔扎克说,写作是“一种累人的战斗”,就好像向堡垒冲击的士兵,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些传记家介绍说:“每3天他的墨水瓶必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10个笔头。”和巴尔扎克一样珍惜时间的牛顿、居里、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一些连坐车、散步、等人、理发时间都用于思考问题的挤时间的专家。

提起“挤”时间学习,有的人总是摇头叹气地说,一天工作8小时,有时还有其他活动,每天排得满满的,怎么挤?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汇涓涓细流以成大海,积点滴时间以成大业。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点滴”的时间看起来很不显眼,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却大有用场。史书上记载了陶宗仪积叶成书的故事。陶宗仪是元末明初人。他在江苏松江做乡村教师时,亲自耕田种地,休息时,常把自己的治学心得、诗作、所见所闻,随手写在摘下来的叶子上,放进一个瓮里。满了就埋在树下,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装满了10多瓮。后来,他将这些瓮挖出来,将叶子上的文字摘录、整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共有30卷的《辍耕录》。

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快生活节奏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余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定的意志,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事实上,往往是越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

时间包括3个部分,“过去”是已经逝去的时间;“未来”是尚未到来的时间;“现在”是现实的时间。应该说,“现在”这个部分的时间最宝贵、最重要。因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是“现在”发展的基础,“现在”又是向“将来”发展的起点,现在把握不住,将来更无从谈起。谁放弃了现在,便为葬送将来开了先例。“现在”的重要性还在于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倍觉它可贵。俄国文学家赫尔岑认为,时间中没有过去和将来,只有现实的现在。一个现在过去了,另一个现在立即来到。时间也可以说是许多个现在的整体集合。只有抓住了一个一个的现在,才可以积成一天、一月、一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是成就万事的里程碑。人,只有抓住现在,才能有辉煌的过去和灿烂的未来。

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到不了任何地方。治疗失败最好的方法是——再试一下。赶快行动,否则今日很快就会变成昨日。身体力行还是胜过高谈阔论。若想欣赏远山的美景,至少得爬上山顶。生命中的每个行动,都是日后扣人心弦的回忆。如果不想悔恨,就赶快行动。

行动是打击焦虑的最佳妙方。行动派的人从来不知道烦恼为何物。老天给了小麦,但烤成面包就得靠自己。此时此刻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佳时刻。如果想在一切就绪后才行动,你永远成不了大事。有机会不去行动,就像有汽车不去加油,永远动不了。有意义的人生,不在于有什么,而是做什么。经验是知识加上行动的成果;能者默默耕耘,无能者光说不练。

立即开始行动吧!你还在等什么?

别人的鼓励和支持会使你充满信心,自我激励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